第三章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和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和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6—1957):探索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第二阶段(1958—1961):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和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第三阶段(1961—1966):国民经济的调整、恢复和发展两条线索: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发展二是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开始一、毛泽东《十大关系》(一)《论十大关系》提出的背景(1956年4月)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1953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已经有三年多的实践经验。对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我们也初步有所了解。以苏联为借鉴,总结我国自己的建设经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已经提到全党的面前。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二)十大关系的主题1、主题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为借鉴,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从而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任务。2、内容:前五个讲经济领域的关系;后五个政治和中外等关系(三)提出的意义参考文献: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历史背景党的八大,是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也就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即将到来的情况下召开的。它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为党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1、国家和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2、党的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3、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二)八大的召开及其主要议程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上致开幕辞9月15日——9月27日闭幕,大会历时13天。刘少奇向大会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周恩来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报告》。大会充分发扬民主,代表们畅所欲言,经过认真讨论,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最后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参考文献: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三)大会的主要内容1、大会正确的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和国家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指出: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革命的急风暴雨时期已经过去,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的经济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个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参考文献: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2、在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基础上,八大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3、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提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开展反对官僚主义斗争,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4、大会根据党的地位的变化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重提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5、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四)八大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性1、八大的历史意义首先,八大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指出了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就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第二,这次大会提出要反对个人崇拜、反对官僚主义、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任务,从而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迈出了可贵的一步。第三,大会在充分酝酿选举的基础上经民主选举产生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领导机构绝大多数是经受住历史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在以后的历次斗争中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以及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站在了最前列,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八大的历史局限性邓小平曾经说:“八大路线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的意见没有能够坚持下去。”“思想准备不足”意思是说,在八大召开的时候,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形势发展迅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来得很快,全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缺乏研究和思想准备,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认识还很不够。因此,才出现了反复。比如,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八大指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但它并没有明确指出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及它的具体表现和规律。三、毛泽东关于两类社会矛盾的理论(一)发表的历史背景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时期。这时,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人民内部矛盾上升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1、国际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第一,苏联国内政治局势变化。第二,波兰和匈牙利事件的发生2、国内的情况革命时期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人民内部矛盾逐渐突出,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且占主要地位的矛盾,上升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又如何去区分和处理这两类矛盾?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去研究、认识和解决。学习参考书:《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主要内容1、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毛泽东首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非对抗性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运行特点:既适应又不适应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2、毛泽东阐明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毛泽东对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等各种矛盾作了科学的分析,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矛盾。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从而规定了处理着两种不同性质矛盾的方法。①两类社会矛盾是什么②性质③区分的方法④解决的方法3、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从而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方针和政策。参考文献: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三)两类社会矛盾理论发表的重大意义1、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行特点,明确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方法。这是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一大贡献。2、两类社会矛盾理论的提出,坚持和发展了八大路线,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这是一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性文献的。3、这个理论的提出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参考文献: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四、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一)整风运动1、必要性党员在思想认识上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有的人仍习惯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甚至有人滥用党的威信,单靠行政命令办事,官僚主义严重,宗派主义、主观主义有了新的滋长2、经过5月份开始,全国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将开始。这次整风运动,8月份以前,主要是在省市以上的党政机关、大专院校、民主党派、新闻出版、科技、文艺和医疗卫生界开展。8月份以后,逐步向工人、农民、工商、中小学开展,军队也同时展开。遗憾是整风运动被反右派斗争所中断。参考书目:《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卷(二)反右派斗争(1)整风运动为什么转化成反右派斗争邓小平指出的:“这个时期出来了一股思潮,核心是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党的领导。”虽然这些右派分子人数虽少,但他们能量很大,上蹿下跳,唯恐天下不乱,影响十分恶劣。(2)反右派斗争的简单经过1957年5月15日毛泽东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5月25日,给毛泽东在接见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郑重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一切离开社会主义的言论行动是完全错误的。6月8日,毛泽东起草了《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对反右派斗争作了部署参考书目:《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卷7月1日,毛泽东为《人民日报》撰写了题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的社论,尖锐地批评了民盟中央主席罗隆基,《光明日报》社社长章伯钧,总编辑储安平,《文汇报》驻京办事处负责人浦熙修,是“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毛泽东认为“罗隆基——浦熙修——文汇报编辑部”结成了一个民盟右派系统。1957年7月又写了《1957年夏季的形势》:“这一次批判资产阶级右派的意义,不要估计小了。这是一个在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单有一九五六年在经济战线上(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够的,并且是不巩固的。匈牙利事件就是证明。必须还有一个政治战线和一个思想战线上的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个斗争,从现在起,可能还要延长十年至十五年之久”1957年8月,中央向农村和企业发出指示,开展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大辩论,实际上形成了对一部分工农群众的批判和斗争。到1958年上半年整风反右运动基本结束。参考书目:《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卷(3)反右派斗争的严重后果第一,反右派斗争犯了严重的扩大化错误,一大批革命的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员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统计,全国划定右派分子552877人。第二,直接导致了对知识分子的不信任和重用。第三,破坏了生成活泼的政治局面,中断了法制建设进程。第四,反右派斗争的错误实践,成为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形成的基础,导致了八大政治路线的改变。一是轻率地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二是错误地提出了“必须还有一个人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一次批判资产阶级的意义,不要估计小了。这是一个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图片3、4、5)(4)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原因第一,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的基本国情认识不够清醒第二,对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运行规律缺乏研究和掌握第三,毛泽东对右派进攻的形势估计严重脱离实际第四,执政党在胜利面前骄傲自满,不谨慎了,把善意的批评当成了恶意的攻击。第五,采取了错误的斗争策略第六,受波兰、匈牙利事件的影响。第七,没有及时地制定和下达划分右派的标准。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揭开了反右派斗争序幕7月1日,毛泽东为《人民日报》撰写了题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的社论•尖锐地批评了民盟中央主席罗隆基,《光明日报》社社长章伯钧,总编辑储安平,《文汇报》驻京办事处负责人浦熙修,是“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毛泽东认为“罗隆基——浦熙修——文汇报编辑部”结成了一个民盟右派系统。并且认为,民盟和农工民主党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有路线的反党反社会主义。整个春季,中国天空突然黑云乱翻,其源盖出于“章罗同盟”。而“文汇报在春季里执行了民盟中央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方针,向无产阶级举行猖狂进攻”,“其方针是整垮共产党,造成天下大乱,以便取而代之”。学习参考书毛泽东《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第二节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一)批判反冒进、经济建设上“左”倾错误的逐步发展1、中国共产党八届三中全会(19571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