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演讲口才艺术你有在众人面前讲话的欲望吗“倘若你对某项结果足够关心,你自然一定会完成。如果你希望做好,你就会做好。若你期望致富,你便会致富。若是你想博学,你就会博学。只有那样,你才会真正地期盼这些事情,并一心一意地去做,而不会费许多心神再去胡思乱想其它不相干的杂事。”-------威廉·詹姆斯(哈佛)导入新课: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全球大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您认为在未来十年中最有竞争力,最有希望成功的人应具备哪些素质?”令人惊奇的是,有26位商界巨子无一例外的选择了交际能力、交流能力、公关能力等等与口才密切相关的词汇。由此看来,一个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能言善辩的人,在融入社会时越来越显示其独特的优势。有人把当今社会称之为“全面公共关系时代”。可见演讲与口才已经成为衡量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那么,什么是“演讲”呢?第一节演讲概述一、演讲的概念演讲是以宣传鼓动为目的,带有艺术性的严肃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演讲者面对听众,以有声语言为主要表达形式,以态势语言为辅助形式,系统、鲜明的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演讲是演与讲的有机结合。它是一种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演讲者凭借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语言,郑重系统地发表见解和主张,从而达到感召听众、说服听众,教育听众的艺术化的语言交际形式。“演”与“讲”在演讲实践活动中,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并不是平分秋色,各占一半。二者虽然需要和谐统一,但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统一,而是以“讲”为主,以“演”为辅,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统一。在这里“讲”是起主导作用,起决定因素的,而“演”则必须建立在“讲”的基础上,否则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如果平分秋色或颠倒了这一关系,也就不称为演讲了。所以,只有既“讲”且“演”,以“讲”为主,以“演”为辅,既是听觉的,又是视觉的,兼有时间性和空间性艺术特点的综合的现实活动,才是演讲的本质属性,这是演讲区别于其他现实口语表达形式和艺术口语表达形式的关键所在。1.有声语言(讲)有声语言是由语言和声音两种要素构成的,是在演讲活动中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最主要的媒介和物质表达手段,它是演讲者思想感情的载体,以流动的方式,运载着演讲者的主张、见解、态度和感情,将其传达给听众,从而产生说服力、感召力,使听众受到教育和鼓舞。我们对有声语言的要求,则是吐字清楚、准确,声音清亮圆润、甜美,语气、语调、声音和节奏富于变化,要注意形式美和声音美。它具有时间艺术的某些特点,是听众听觉的接受对象和欣赏对象。2.体态语言(演)体态语言就是演讲者的姿态、动作、身势、手势、表情等;它是流动着的行体动作,辅助有声语言承载着思想和感情,诉诸于听众的视觉器官,使听众产生与听觉同步的效应,加强了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3.主体形象演讲者是以其自身出现在听众面前进行演讲的,所以它必然以整体形象,包括形体、仪表、着装、发型、举止神态等直接诉诸于听众的视觉器官。而整个主体形象的美与丑、好与差,在一般情况下,不仅直接影响着演讲者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听众的心理情绪和美感享受,这就要求演讲者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艺术美。而这种艺术美,是以演讲者本人为依托的现实的艺术美,它不同于舞台艺术的性格化和表演化的艺术美。这就要求在符合演讲特定活动的前提下,注意朴素、自然、轻便、得体,注意举止、神态、风度的潇洒、大方、优雅,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思想感情的表达,有利于取得演讲的良好效果。演讲与朗读、朗诵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用有声语言清晰响亮地把书面语言念出来。朗诵,是表达文学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听觉艺术,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它比朗读要求更高一些。演讲与朗读、朗诵不同,主要表现在:其一,朗读、朗诵都是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都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但是,无论是朗读还是朗诵,都要受原有书面材料的制约。因此,确切地说,它们只是在已有的书面材料基础上的一种再造活动。其二,朗读、朗诵重在诵读,其所借以表达书面材料的有声语言仍然具有较强的书面性。演讲则重在讲,它比朗读、朗诵的口语化程度更高。在演讲时,演讲者应该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头语言,将写好的的稿子讲出来,而不是念出来。其三,朗读和朗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一个人单独诵读,也可以集体齐读齐诵;而演讲在同一时间内,只能一个人说话,不可能有几个人齐声说话。1999年,中央电视台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的文艺晚会上,有一个节目是“集体演讲”。严格来说,集体演讲是属于表演艺术的范畴。演讲与朗诵的范畴不同,演讲属精神实用艺术,侧重于宣传鼓动。朗诵属表演艺术,侧重于欣赏。第四,演讲的选题有很强的现实性、时代性。朗诵的材料有很大的超越性。第五,演讲讲究激情,其语言有特殊性。有生活化的舞台语言,演讲一定要有激情点(高潮)。朗诵追求意境,其语言属舞台表演语言。演讲与谈话演讲与日常生活中的谈话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区别:一是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无主体、受体之分,可以在任何时空环境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两个人或几个人中间进行。演讲活动的开展则离不开特定的时空环境条件,而且必须是一个人面对众多听者进行。二是谈话的内容、方式比较自由,谈话者可以你一言、我一语,可以随意转换话题,信马由缰,说到哪里算哪里,不要求谈话内容的连贯、系统、完整,只要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就算达到了目的。同日常生活中的谈话相比,演讲则要受到一定时空的限制,内容上应具有鲜明性、完整性、逻辑性,形式上要讲求技巧,为了追求最佳的效果,还要恰当地运用语音、语调、语速、表情、手势、姿态等。返回语言上,报告要求语言朴实、准确。演讲则要求生动感人。演讲与报告在内容上,报告注重政策性、权威性、指导性,演讲注重典型性、鲜明性;在感情上,报告感情表达不要求大起大落,基调平稳。演讲情绪要有起伏,但不是表演,是表现,要注重控制情绪,最好的演讲者是他的眼泪在眼眶里,而听众的眼泪在脸上。演讲是演讲者(具有一定社会角色的现实的人,而不是演员)就人们普遍关注的某种有意义的事物或问题,通过口头语言面对一定场合(不是舞台)的听众(不是观看艺术表演的观众),直接发表意见的一种社会活动(不是艺术表演)。演讲不是又“演”又“讲”,而是以“演”助“讲”。演讲与表演作文是作者通过文章向读者单方面的输出信息,演讲则是演讲者在现场与听众双向交流信息。严格地讲,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演讲与作文演讲的四个构成要素(1)主体要素(演讲者):他在演讲中起决定性作用,他操纵着整个听众的情绪。中心和前提。(2)客体要素(听众):接受者、对象和演讲效果的体现者(作用:1.能动地接受演讲信息2.对于演讲产生信息反馈)(3)沟通主客体的媒介,即演讲的传达手段:有声语言、无声语言等(内容、语言)(4)环境要素(时间、空间、地点):客观条件一般说来,演讲活动都要有相应的场合、相当的听众、适当的布置、合适的讲台、良好的音响、恰倒好处的色彩、光线和一定的时限。时空环境对演讲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它制约着演讲的内容、语言及其表现方式。一旦时空环境有所转移和变化,那么演讲内容、演讲语言等也就随之发生转移和变化,以适应新的时空环境。演讲只有与时境和谐一致,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否则就会失败。演讲主体应具备的条件:1.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1)政治道德“啥叫公平,什么都不给你,就公平了,领导都得骑马坐轿,那能一样吗,那不能一样,臭不要脸。”由于2010年该局局长和员工的目标责任制奖金相差3倍,有的员工认为不公平,并向纪检部门反映,此举惹怒了局长,2011年初讲话。财新网2010年10月16日报道:108米高楼被叫停,区委书记怒斥开发商:懂不懂风水?毕福剑视频风波2015年4月6日,一段疑似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在饭桌上唱评《智取威虎山》的视频流出。视频中毕福剑唱了该京剧里《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的著名选段,并且边唱边戏谑,对毛泽东使用了羞辱性词汇,称他“把我们害苦了”等等。2015年4月7日,《环球时报》公开发表了文章《如何看待毕福剑“不雅视频”风波》,文中写道:劝名人多自重、多谨慎是必要的。央视高层2015年4月7日下午召开了办公会议,作出了从4月8日零点开始至12日零点止,暂时停播毕福剑主特的央视所有节目的决定。2015年4月8日,《华西都市报》发表消息,称央视新台长聂辰席上任第一天,就开始严厉治理央视员工的工作作风,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难题是: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发生了“视频风波”。从2015年4月6日视频流出,毕福剑就引起了社会热议。因著名主持人毕福剑的视频风浪,严重影响了中央电视台的民众形象,央视高层决议:严肃治理事情作风,从2015年4月8日零点最先到2015年4月12日零点止,暂时停播4天毕福剑在央视主持的所有节目。2015年4月8日,发表评论《毕福剑欠全国人民一个道歉》,评论写道:当下的中国,总有一些人借助国家的资源平台“做大做强”后,得意忘形之余露出“两张脸”。大红大紫的毕福剑在“不雅视频”中,对毛泽东和英雄使用了侮辱性词汇,在网络上炸开了锅。英雄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值得我们一代代人的敬重,不崇尚英雄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用下流的语言取笑人民领袖和英雄,竟然出自一名共产党员、口口声声说当过兵的人、央视的名嘴之口,与其身份和所处位置极不相符,让人大跌眼镜。毛泽东是一个时代的伟人,是共和国的缔造者。没有毛泽东没有共产党,毕福剑还能像现在吃香喝辣交杯问盏、提起筷子吃肉放下筷骂娘,打着百姓舞台的旗号、装傻卖乖在全国人民面前充“姥爷”?(2)社会道德一个人智力有问题,是次品;一个人灵魂有问题,就是危险品。经营人心就是经营事业。想赢个三回两回,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想做个百年老店,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3)职业道德尹晓冰“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范跑跑汕头年轻女医生李某发微博称“请您等我下班再死,好不?”(4)伦理道德人格对于说服可以说起到了支配作用。——肯尼迪品德说服力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汪国真2.演讲者要有先进的、科学的思想。(有思想)3.演讲者要有丰富的学识。(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敏捷的应变能力)有针对性地从年龄、性别、身份、文化层次、所处境遇等方面了解客体,是搞好演讲的保证。演讲的客体:演讲的客体即听众,是检验演讲主体的一个很好的客观标准。从本质上看,演讲属于社会现实活动的范畴,而不属于艺术活动的范畴。任何演讲,都是出于社会现实的需要,都是旨在解答现实生活中的某一问题,追求直接的现实效果。演讲包括“演”和“讲”两个方面,但演讲的“演”不同于演员的表演。演讲者走上讲台,他仍然是现实中的自己,是以自己真实的姓名和身份面向听众发表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听众也是把演讲者看作社会中现实的人,并不是把他们看作技艺超群的演员。一个演员,他在台下是自己,走上舞台就不是自己了。他必须根据剧本的要求,塑造规定的形象。其台词、动作、表情、服装等,都是由某一特定角色性格发展的逻辑所决定的。总之,艺术给人的是形象感,而演讲给人的则是现实感。二、演讲的特点1、现实性2、鼓动性演讲的目的主要是传授某一项知识、经验,宣传某一种观点、主张,动员听众去做或不做某一件事情。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演讲应该而且必须具有鼓动性。帕特瑞克·亨利的《在弗吉尼亚州会议上的演说》、戴高乐的《告法国人民书》、斯大林的《广播演说》、罗斯福的《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等都是鼓动性很强的演讲。鼓动性是演讲的主要特征,也是演讲取得成功的力量所在。英国首相丘吉尔很善于演讲。他的演讲慷慨激昂,语言优美,富有鼓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特勒疯狂进攻欧洲各国。英伦三岛沦为孤岛,英国陷入民族存亡的危难境地。丘吉尔临危授命,就任英国首相,发表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时演讲。如他的《出任首相后的第一次演说》,既是首相就职演说,也是战争总动员令。这篇演讲仅用了1千多字,约3分钟的时间,却获得了空前未有的效果,极大地鼓舞了英国军民乃至世界人民与德意法西斯血战到底的斗志。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