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间习俗之“营老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潮汕民间习俗之“营老爷”摘要:“营老爷”这种习俗在潮汕地区存在已久,它是潮汕地区一种普遍的民间习俗活动。尽管“营老爷”这种习俗带有一定的迷信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心理安慰、娱乐等作用,同时也有着活跃乡民气氛、丰富百姓生活的意义。关键词:营老爷起源发展“营老爷”是潮汕地区一种非常普遍的民间习俗活动。“营老爷”实际上是把神像从神庙里请出来游行。潮汕地区的“营老爷”活动相当于北方庙会,被誉为潮汕人的狂欢节。一、“营老爷”的起源“老爷”是百姓信仰的神明的俗称。潮汕地区的“营老爷”习俗来源于潮汕先民对神的崇敬和祭拜。潮汕民间俗信,农历12月24日神上天,正月初九神落天。神上天是去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落天的神带来运气、机遇,也带来了厄运,因而必须举办隆重仪式,让神明快乐高兴。潮汕“营老爷”习俗始于古代,但具体时间不详。“营老爷”其实是一个潮汕方言,在这个短语中省去主语即“百姓”,“营”字在这里是谓语,作动词“巡游”之意,“老爷”是百姓信仰的神明的俗称;即将“老爷”从庙里请出来到民间巡游,巡视民间并接受民众祭拜和祈福纳瑞,巡游队伍中有大锣鼓、营标旗、营花篮,还有英歌舞、舞龙等舞蹈,民众放鞭炮喜迎圣驾。二、“营老爷”的发展自近代以来,受科学与民主思潮的影响,潮汕地区对“营老爷”活动进行打击。1928-1931年期间,国民政府大举反迷信运动,“营老爷”活动逐渐衰弱。解放初期,潮汕各地“营老爷”活动相当盛行。尽管当时的政府大力倡导科学,反迷信,但是效果不明显,只是“营老爷”的规模因地而大小不同而已。“文革”期间,中国各地区进行“破四旧”运动,而潮汕地区的“老爷”文化受到严峻的打击,使得“营老爷”活动迅速消失。改革开放后,潮汕各地的“营老爷”活动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而活跃起来。到了近十年来,潮汕各地的“营老爷”活动随着宽松政治环境而再度活跃起来。三、“营老爷”的类型通常的“营老爷”,分为“文营”和“武营”二种。“文营”是一种较为斯文的做法,将神像请上神轿之后,沿指定路线巡游,顺序通过各户的门前接受朝拜,绕了一圈之后回到社坛中。“武营”是一种存在体力上比赛的做法,比如同一自然村中有先营完神回社坛得到福报之说,或者在营神中表现体力是一种福气的象征,这很自然的激发壮丁们的表现热情。四、对“营老爷”的辩证对待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营老爷”也一样。尽管“营老爷”带有一点的迷信色彩,可能会对百姓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比如说相信“老爷”是无所不能的,遇到困难时第一想法就是祈求“老爷”的保佑,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在这个方面来说,“营老爷”给人们带来的是恶劣的影响。但是我们能不能立马革除这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民间活动呢?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营老爷”这种民间习俗活动既然存在,那么它就有其合理性。我们要对“营老爷”这种习俗作具体分析,保留其合理成分,剔除去迷信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营老爷”活动首先给予百姓心理上的寄托,使得百姓有自己的信仰;其次,“营老爷”活动中需要大量的祭祀品以及其他用品,同时需要大量的欢庆队伍等,在此基础上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再次,“营老爷”活动过程中,同一村落的乡民们纷纷回家参加,增进了乡民之间的交流,有助于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便于乡村之间的管理;最后,“营老爷”活动带来的欢庆给百姓带来欢乐,起着一定的娱乐作用。总而言之,潮汕地区的“营老爷”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但由于它符合信仰自由原则,那就可以允许它的存在。我们可以用科学加以引导,对其改造,使之成为潮汕地区有特色的传统文化。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