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常考金融经济试题1.承担统一协调任务的最综合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是()。A.财政部B.国家统计局C.国家计划委员会D.中央银行2.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是()。A.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B.确定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C.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D.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3.国民经济投资效果系数是指()。A.投产项目单位生产能力的投资B.每增加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需要的投资C.单位生产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D.每一项目投资额与投产后年盈利的比率4.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资本的()。A.运作效率B.流动C.重新组合D.增值5.我国现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属于()。A.统存统贷体制B.差额包干体制C.实存实贷体制D.统收统支体制6.按照我国预算法的规定,()拥有国家预算的最终审批权。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财政部D.全国人大常委会7.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指标属于()。A.相对数指标B.实物指标C.使用价值指标D.价值指标8.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继续实行()制度,逐步完善对国有企业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有效监督机制。A.民主监督B.财物审计C.稽查特派员D.厂务公开9.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的外国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税率为()。A.3%B.30%C.33%D.20%10.我国产业政策体系的核心是()。A.产业布局政策B.产业结构政策C.产业组织政策D.产业技术政策11.所谓(),就是根据政府的既定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政策。A.收入政策B.增加有效供给政策C.财政政策D.货币政策12.货币流通规律揭示了货币需要量与其决定因素的关系为()。A.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B.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也是成反比C.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D.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13.下列融资形式中属于间接融资形式的是()。A.商业信用B.国家信用C.民间信用D.银行信用14.由于社会、经济、产业等因素产生的失业,叫()。A.自愿性失业B.非自愿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15.注册会计师的国有资产评估报告应报送()。A.受委托单位B.国有资产管理机关C.委托单位D.会计师事务所16.税收征管工作的基础是()。A.纳税申报B.税务登记C.税务检查D.税款征收17.外汇杠杆的核心是()。A.利率B.进出口贸易C.汇率D、非贸易外汇收支18.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原则是()。A.统一的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D.精简的原则19.国债的基本功能是()。A.弥补财政赤字B.促进居民投资C.经济调节D.增加货币供应量20.下列属于生产资料市场的是()。A.钢材市场B.企业产权转让市场C.劳动力市场D.技术市场2009年3月建行总行笔试题(回忆版,含英语试题和答案1、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规定一个最低限度的准备金为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占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又称准备率,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它是中央银行为保护存款人和商业银行本身的安全,控制或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取的存款准备金的最低比率。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一般从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准备金,剩余部分才用于放款。在大多数国家,逐渐对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做出了强制性规定,即该比例不能低于某一法定数额。这是商业银行准备金与存款的最低比例,超过部分称为超额准备金率,该最低限额则称为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对法定准备金率的规定,最初是为了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保护存款人的存款安全;以后逐渐把它作为控制信用规模和货币供给的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高涨和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为了控制信用的过度扩张可以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它一方面减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用于贷款的资金、另一方面使得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减少,从而收缩银根、减少货币供给、减少投资、抑制总需求;反之,当经济处于衰退和高失业时期时,中央银行可以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以增加货币供给、增加投资、刺激需求。2、财政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运用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总的来说,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达到扩张经济的作用。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运用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第一,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第五,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第七,直接信用管制。它是中央银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指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反映了社会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客观要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二》紧缩性财政政策英文名称tightfiscalpolicy概述是宏观财政政策的类型之一,简称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由于增收减支的结果集中表现为财政结余,回此,紧缩性财政政策也称盈余性财政政策.人民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的流通量。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央行基准利率、再贴现、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以及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国债和外汇等。那么紧缩银根的政策就是:1、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提高央行基准利率3、调高再贴现率4、买卖国债或外汇紧缩性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抑制或压缩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它往往是在已经或将要出现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的趋势下采取的。它的典型形式是通过财政盈余压缩政府支出规模。因为财政收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而财政盈余意味着将一部分社会总需求冻结不用,从而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实现财政盈余,一方面要增加税收,另一方面要尽量压缩支出。如果增加税收的同时支出也相应地增加,就不可能有财政盈余,增加税收得以压缩社会总需求的效应,就会被增加支出的扩张社会总需求的效应所抵消[编辑本段]财政政策的松紧交替与搭配政策的松紧交替是指一个时期实行扩张性政策,一个时期实行紧缩性政策,二者交替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的继承者,将凯恩斯的短期静态分析发展成为长期动态分析,提出补偿性财政政策。他们认为,财政政策的首要问题不是谋求收支平衡,而是当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出现差额时,如何通过财政收支安排来弥补这个差额,使经济的运行恢复平衡状态。他们还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不是始终处于危机状态,而是时而繁荣,时而萧条,财政政策不能永远以扩张为基调,应根据经济的周期波动交替使用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萧条时期政府应减少税收,增加支出,实行赤字政策;繁荣时期政府应增加税收,压缩支出,实行盈余政策,而且盈余应加以冻结,以备萧条时期使用。凯恩斯主义还强调财政的自动稳定器作用。如实行累进所得税,当经济萧条时,总收入下降,税收收入也自动下降,成为增加社会需求并缓解经济萧条的一种自动调节手段;经济膨胀时,总收入上升,税收收入也自动上升,又成为控制社会需求并缓解经济膨胀的一种自动调节手段。政府的转移支出具有同样的作用。政策的松紧搭配是指同一时期内不同政策的相互配合松紧搭配可以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也可以是财政政策内部各种财政手段之间的配合3、欧式期权:]欧式期权概述外汇期权买卖若以期权行使方式来说,在国际上通常有三种:一是美式期权,二是欧式期权,三是百慕大期权。欧式期权:即是指买入期权的一方必须在期权到期日当天才能行使的期权。在亚洲区的金融市场,规定行使期权的时间是期权到期日的北京时间下午14∶00。过了这一时间,再有价值的期权都会自动失效作废。举例:该客户预期欧元/美元会在两周内从1.1500水平逐步上升到1.1700水平。于是他同样买入一个面值10万欧元、时间两周,行使价在1.1500水平的欧式期权,期权费只是0.65%(即付费650欧元)。但该欧式期权必须等到到期日当天的北京时间下午14∶00才能行使。不能像美式期权那样随意执行。假设该期权到期同样以1.1700执行,客户即可获利1252.50美元(2000-650×1.1500=1252.50)。欧式期权与美式期权的差异二者的区别主要在执行时间的分别上。(1)美式期权合同在到期日前的任何时候或在到期日都可以执行合同,结算日则是在履约日之后的一天或两天,大多数的美式期权合同允许持有者在交易日到履约日之间随时履约,但也有一些合同规定一段比较短的时间可以履约,如“到期日前两周”。(2)欧式期权合同要求其持有者只能在到期日履行合同,结算日是履约后的一天或两天。目前国内的外汇期权交易都是采用的欧式期权合同方式。通过比较,结论是:欧式期权本少利大,但在获利的时间上不具灵活性;美式期权虽然灵活,但付费十分昂贵。因此,目前国际上大部分的期权交易都是欧式期权。4、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信息披露新协议由三大支柱组成:一是最低资本要求;二是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三是信息披露。5、参数估计和残差:根据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估计总体分布中包含的未知参数的方法。它是统计推断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分为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部分。估计量的评价标准:(1)无偏性,(2)一致性,(3)有效性,(4)充分性。点估计是依据样本估计总体分布中所含的未知参数或未知参数的函数。通常它们是总体的某个特征值,如数学期望、方差和相关系数等。点估计问题就是要构造一个只依赖于样本的量,作为未知参数或未知参数的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