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谈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作者:郭婷[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机制,有利于强化金融创新的功能,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加强创新政策统筹协调。[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统筹兼顾备受世界瞩目的中共十八大会议终告一段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对于我来说感触最深的就是十八大所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因、意义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一、走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性(一)要素驱动难以为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这一阶段主要是发挥比较优势,依靠要素驱动经济增长。在劳动要素方面,利用中国人口红利高峰期,廉价劳动力作为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推动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出。但我国人口红利优势将有逐步减弱的趋势,联合国人口预测报告显示,2005~2030年,我国50~64岁的年老劳动人口将增加67.1%,而15~29岁的年轻劳动人口将减少18.8%,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条件将不复存在。在资源要素方面可以说是一个资源贫瘠国心,这些资源在近些年被大肆开采,资源消耗日趋严重。依靠要素驱动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遇到要素供给不可持续的问题,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土地财政危机、自然资源的破坏,要素驱动发展模式势必终结。(二)投资驱动日显艰难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也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它可以通过要素投入和资源配置,使资本流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然而,经验表明,大量投资支撑的增长,会造成需求不足、产能过剩,进而带来相关产品价格下跌、库存上升,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有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就是高投资和高增长。虽然高投资率保证了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但在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全社会生产能力过剩、出口面临国外需求萎缩的形势下,投资驱动必然会日显艰难,难以再对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拉动作用。(三)外贸出口持续疲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外贸依存度逐步提高。一般说来,外贸依存度是一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通常用来衡量一国或地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外贸依存度越高,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的能力越强;反之亦然。但是,更为关键的原因则是我国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意义(一)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战略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在国际上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可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二)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意义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困境(一)体制创新困难重重从目前来看,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运行,仍然需要继续进行体制创新,继续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例如,政府行政部门仍控制着许多重要经济资源的配置,而市场难以发挥其价格形成和价格信号传递的作用。政府和企业在扭曲的价格信号引导下,在投资、竞争和管理上就会不断失控。而法制化进程落后,知识产权保护跟不上形势发展,企业创新无法得到完善的法律保护,也会打击创新的积极性。(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一直采用的是后发优势战略,通过引进、学习、模仿和利用先进国家已有的先进技术,避开自行探索和自行研发过程中的高昂成本,利用别人的经验绕开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弯路,以节省追赶时间。后发优势战略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一战略所推动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领域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牺牲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人口红利,消耗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而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很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还很匮乏,已形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使我国企业不得不依附于具有核心技术产权的发达国家而成为其廉价的制造工厂。(三)企业创新动力不够我国当前科技创新存在的最大问题,可能不是创新投入不足,也不是创新能力不足,而是创新动力不够。国有企业规模总量巨大,本应该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科技创新,但由于国有企业可以得到国家从资金到政策上的诸多优惠,很容易利用政策性资源来获取较大利润,再加上国有企业追求速度、扩大投资、追求外延式扩张的偏好,以及技术人员因激励制度困境引发的积极性低下等原因,导致国有企业出现虽有创新能力、但无创新动力的局面。民营企业由于生存压力,只有创新才可能持续发展,但民营企业在行业准入、融资等方面较为困难,虽有创新动力,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据科技部资料,我国60%以上大企业没有自主品牌,99%的企业没有申请过专利,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四)创新行为缺乏金融支持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重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应抓住以下重点着力推进。(一)细化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2%,技术对外依存度低于20%。目前,应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建立完成目标的组织架构和任务体系,让各部门、各层面、各单位按照明确的目标任务推进。(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很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消耗大、利润低,受制于人。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瞄准国际创新趋势、特点进行自主创新,使我国的自主创新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二是要将优势资源整合聚集到战略目标上,力求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进行多种模式的创新,既可以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也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还应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参考文献[1]柳卸林.2004-200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分析报告[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2)[2]李小建.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2,(4)[3]靳宗振,刘海波.创新发展的关键议题:知财运营[J].中国软科学,2015(5):47-57.[4]海迈来伊宁,海斯卡拉.社会创新、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北京:只是产权出版社,2011.11-33.[5]朱英明.论创新新驱动发展管理[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16-22.[6]马俊如、孔德涌、王玉民等.2008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报告:国家创新体系研究[R].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28-79.[7]张来武.论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3(1):1-5.[8]黄宁燕,王培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度设计思考[J].中国软科学.2013(4):60-68.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