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零售经营户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制一、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及其实施条例、细则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的规定,主要负责人对本零售经营部(门市)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二、制定本经营部(门市)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三、根据安全需要配备合格的安全工作人员,负责对本经营场所进行值班和安全检查。四、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安全经营环境,保证安全经营所需的材料、设施、劳动保护用品和消防器材的到位和安全使用。五、按照《安全生产法》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基本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六、制定烟花爆竹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的计划方案。七、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八、按照《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烟花爆竹的采购和销售。九、及时、如实地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烟花爆竹事故和情况,并自觉接受配合各管理部门的安全检查工作。十、按照烟花爆竹行业管理操作规程,搞好经营部(门市)的安全防范工作。单位名称:主要负责人:经营场所地址:经济类型:年月日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场所安全管理制度1、烟花爆竹零售单位应按规定采和销售烟花爆竹产品,并与批发单位签订供销合同。2、烟花爆竹零售单位必须在销售现场配备一名专职安全人员(经安全学习培训考试合格),负责销售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亮证经营。3、烟花爆竹零售单位销售场所20米范围内,严禁吸烟、用火;50米范围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必须在销售场所明显的位置,悬挂“严禁烟火”等安全警示标志。4、烟花爆竹零售单位在经营场所应按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配置灭火器材。5、实行专店或者专柜专人销售,设专人负责安全管理,专柜销售时,专柜应当相对独立,并与其他柜台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安全通道畅通,零售场所的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6、按照规定量存放烟花爆竹,不得超量存放。7、法律、法规以及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报警电话:110火警电话:119年月日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场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搬运烟花爆竹时,只准单件搬运,不得碰撞、拖拉、摩擦、翻滚、倒置和剧烈振动,不准使用铁撬等铁质工具。2、门市和库房内不得有热源和任何明火,不准带火柴、打火机、武器进入烟花爆竹库房,不准穿化纤服、有钉鞋、硬底鞋进入库房。3、烟花爆竹产品必须分级、分类、专柜、专仓存放。4、保持门店、库房通风、防潮、降温。5、堆垛要整齐、稳固,垛距内墙不少于0.45m,垛高不超过2米,地面要布设垫物保持干爽,防鼠虫咬坏产品。6、要有专柜、不堆和易燃、易爆物品共存一处。严禁出售非法私炮、超药量炮,禁止出售劣质不合格产品,防止事故发生。年月日烟花爆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进一步加强我店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1、应急救援预案的适用范围烟花爆竹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会引发中毒事件。该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对象是突然发生的、具有巨大影响和破坏力,造成火灾、爆炸,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烟花爆竹突发性事故。2、烟花爆竹应急救援专项专项指挥部的职责烟花爆竹事故发生后,指挥长或指挥长委托副指挥长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制定实施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负责组织检查我店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应急救援演练。3、商店负责人职责及时汇报上级部门,负责疏散员工,关停设施,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态势进一步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和财产安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援工作,并提供后勤保障。4.事故报告及现场保护4.1事故报告为及时掌握烟花爆竹重大事故情况,传递信息,及时准确下达指挥部的指令,发生烟花爆竹重大事故的单位必须将事故单位、时间、地点、事故原因、损失程度及抢险情况在第一时间内迅速上报。4.2现场保护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散群众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5.应急救援程序5.1发生烟花爆竹重大事故,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街道办事处及上级有关部门。5.2接到事故报告后,街道及有关部门应当立即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5.3当专项指挥部确定烟花爆竹重大事故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或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时,应立即向区安监局报告,请求支援。6.宣传、培训和演习6.1宣传教育加强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教育,不断提高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职工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6.2培训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对干部和职工的防灾、减灾、应急救援意识进行教育培训,把防灾、减灾、应急反应、应急救援培训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管理,提高应急能力。6.3演习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习,提高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保障应急救援效率,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经营安全。7.附则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