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交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外交通歷年會考試題分佈969798990001張騫、班超通西域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元代東西文化交流鄭和下西洋明清兩代傳教士之東來張騫、班超通西域張騫(?-前114)字子文,西漢成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影響的對外友好使者。他體魄健壯,性格開朗,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並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引進優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等。張騫通西域之背景和經過第一次出使之背景漢初,匈奴勢力強盛,威脅中原;高祖曾被匈奴圍困,漢室乃採和親政策,以羈糜匈奴。武帝時,為雪前恥,聞大月氏與匈奴有隙,遂遣張騫出使,欲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第一次出使之經過張騫出使途中,被匈奴所擄,其後逃脫,輾轉到達大月氏,時大月氏巳臣於匈奴,無復仇之念;張騫不得要領而還。第二次出使之背景張騫回國後,建議聯合烏孫,折斷匈奴右臂,並藉此出使聯繫兩域各國,武帝遂再遣張騫出使西域。第二次出使之經過張騫率使抵達烏孫,惜烏孫不敢與匈奴為敵,張騫只有遣使至大宛、康居等地,聯絡西域諸國,及後自己帶同副使及烏孫使者返漢。漢代絲綢之路上的烽火台張騫通西域路線圖張騫出使西域之影響政治方面:經張騫出使西域後,漢室洞悉了許多匈奴的內情,開始積極經營西域,先後在河西走廊設置四郡;西域各國也相繼遣使東來朝貢,奉漢為宗主,不單解決匈奴入侵之威脅,更使漢朝國威遠播。經濟方面:張騫通西域後,中國的絲帛、漆器運銷西方,鑄鐵術及鑿井術西傳。西域之馬匹、寶石、香料,葡萄、胡瓜等特產亦輸入中國,不單中西貿易得以拓展,而西域傳入的物品亦對中國飲食烹調、畜牧、工藝製造及藥物方面提供不少材料。藝術及宗教方面:西方之音樂、樂器、舞蹈、繪畫、彫刻相繼東傳,豐富了漢人的藝術領域及生活。而外僧來華日眾,佛教漸流布民間,令人民精神生活更為豐富,而建寺造像,及佛典翻譯工作,亦令中國文化增添異采。對外交通方面:中國與西域之交通孔道得以打通,並發展成為「絲綢之路」,由長安出發,經敦煌至玉門關,再分南北兩路,經西域以達於中亞。玉門關--河西四郡最北端,亦是通往西域的門戶班超(32-102)班超(32-102),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父班彪、兄班固、妹班昭具有文名,為東漢著名史學家。班超因平定有功,封定遠侯。明帝時,竇固北伐匈奴,部將班超與匈奴戰於蒲類海有功,被授命率吏士三十六人出使西域各國,逐一招撫鄯善、于闐、疏勒等國。至和帝永元三年,西域五十餘國均服漢朝,西域遂定。班超因功被任為西域都護,駐龜茲。永元七年被封為定遠侯。永元十四年因老病返洛陽。被拜為射聲校尉,是年病卒。班超出使西域之背景新莽期間,匈奴強大,通往西域之交通被阻隔;東漢初年,西域諸國不滿匈奴苛奧徵重稅,要求東漢重派都護至西域,漢以國力未復而拒絕。明帝時,國力已復,遂派竇固北征,又遣班超出使西域,聯絡諸國,攻擊匈奴,重開絲路。敦煌壁畫所見的西域商隊班超出使西域之經過明帝永平十六年,班超奉竇固之命,率領屬吏州六人,出使西域。班超先至鄯善,攻殺北匈奴使者及其隨從,鄯善懾服。班超在于闐攻殺匈奴監國,擊退龜茲,助疏勒復國,漢之聲威大振,乃復置西域都護。章帝收立,西域又亂,漢廷決定放棄西域,罷都護,班超為疏勒所留,孤軍抗拒匈奴。章帝建初五年,班超為西域長史,會合西域諸國兵,先後擊破龜茲、大月氏、莎車等國,漢乃委班超為西域都護。和帝時,班超又斬殺陰謀異志之焉耆王廣,自是西域五十餘國莫不納質降服,天山南北路之復通。班超經營西域凡三十餘年,以殊功封定遠,後以年老求歸。班超通西域路線圖班超出使西域之影響政治方面:恢復漢廷與西域以往之邦交,消除北匈奴之威脅,至少維持漢廷及西域諸國數十年間之安定。交通方面:使新莽以來一度斷絕之中西交通得以復通,班氏又遣甘英出使大秦,雖無結果,然使漢廷與西域之陸路交通拓展至波斯灣。經濟方面:中國之絲綢、漆器、鐵器等大量遠銷西方;西域之馬匹、寶石、香料、胡瓜、葡萄等亦輸入中國,令中西貿易得以拓展。藝術方面:羅馬、波斯、印度及西域等地之音樂、雕刻、建築和繪畫等藝術相繼東傳,影響中國藝術發展。宗教方面:佛教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東漢時,西域僧人竺法蘭等相繼東來,翻譯佛經,加速佛教之傳播。評論題張騫:「鑿空」,前無古人在張騫以前,根本未有一條由漢土通往西域的道路出使所獲得的西域各國資料,是前所未有、珍貴無比他的才幹和仁厚,更替漢朝建立威信班超後來出使的成功,實有賴張騫建立的基礎張騫和班超均先後出使西域,你認為誰的貢獻較大?試抒己見。班超:就實際貢獻而言張騫兩次通西域乃奉漢武帝之命令去「斷匈奴右臂」,但兩次出使俱徒勞無功班超出使,只帶隨從吏士三十多人,先抵鄯善,即能攻殺匈奴使者,令鄯善王歸附漢朝往後三十年,降服了西域五十餘國,解除匈奴對西域的控制,恢復漢朝的統治其他題目︰(一)張騫兩次出使西域能否達到其目的?試抒己見。鄭和下西洋鄭和(1371-1435)本姓馬,小字三保,明雲南人。成祖時為太監,賜姓鄭,航海至南洋、印度、波斯、非洲東岸等處,開中外交通最遠的航路,宣揚威德,助馬來西亞建國,海外諸國爭來朝貢。時人稱為三保太監下西洋,是明代初年的盛事。鄭和下西洋之背景宋元交通之發展宋元兩代的海上交通十分發達,造船和航海技術也有很好的發展。元代「大船一隻可載一千人,內有水手六百人,士兵四百人,另有小艇三隻附屬之」。這些船隻都備有布帆,還用指南針導航,宋元海上交通發達,為明代的海外拓殖事業提供良好的條件。明初經濟之發展明太祖即位後,採取了鼓勵生產、與民休息的政策,經濟得到迅速的發展。使明初具備拓展海外貿易的實力。海外貿易之需要成祖即位後,為加強經濟發展,遂取消閉關政策,由國家經營海外貿易,並派出使者和船隊到各國推廣貿易。宣揚明室之國威明成祖登位後,即陸續派遣使節到安南等國,表示跟各國友好。為了宣揚明之富強,遠播明朝聲威,使各國臣服,造成萬國來朝的盛況,必須派遣強大的使團。牽制帖木兒帝國元亡後,帖木兒帝國逐漸強大,威脅明的西北邊防。成祖於是遣使與海外各國建立聯盟,使帖木兒不敢輕啟戰端。鄭和七次下西洋之經過次序出發及回國時間訪問之國家及地區備註11405-1407占城,爪哇,舊港,蘇門答臘等。在舊港擒海賊陳祖義,押回國處死。21407-1409大致同上與各國國王交換禮物。31409-1411大致同上途經錫蘭山國,其王欲行劫寶船,鄭和俘其王及家屬歸國。41413-1415除上述各國外,還到過忽魯謨斯,阿丹等。擒蘇門答臘偽王,平定蘇門答臘的內亂。51417-1419大致同上61421-1422大致同上71430-1433大致同上鄭和下西洋路線圖鄭和下西洋之影響明朝聲威遠播鄭和每到一處,均宣揚明朝皇帝的威德,表示願意通好。很多地方的國王都親自來訪,如渤泥國國王,滿剌加國王和東非的麻林王。航海史之盛舉鄭和船隊龐大的規模,先進的技術航行次數之頻密及里程之長,均屬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空前壯舉。所以,鄭和成了世界公認的航海事業的偉大先導者。留下史料文物鄭和及其隨從回國後,寫下了他們的見聞.《鄭和航海圖》和《鍼位編》更是精密而忠實的航行記錄,對航海史的研究極具價值。這些著述豐富了中國之航海及地理知識對中外交通貢獻很大。促進貿易交流鄭和七下西洋,使中國與西洋各國的貿易得到發展。隨後各國使臣來朝,也肩負發展貿易的任務。此外由於海外貿易發展迅速,推動了中國手工業的生產。推動南洋發展鄭和七下西洋,既使明朝揚威四海,又為世界航海事業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和貿易的發展。所以,鄭和成了世界公認的交通史上的重要人物。鄭和寶船之模型評論題明朝自宣宗以後,船隊解散,下西洋的壯舉不再。假設你是宣宗以後的君主,你會繼續派船隊下西洋嗎?會︰以下西洋的貢獻及影響作答。彰顯國威,各國來華朝貢。海外貿易擴張,推動國內手工業生產,刺激經濟。豐富國民的地理知識。不會︰以明朝政局及經濟情況作答。明中後期用兵頻繁,皇室揮霍無道,國庫空虛,無力負擔下西洋的龐大開支。自宣宗以後,政局動盪,宦官為禍甚烈,加上東林黨爭,君主無暇兼顧下西洋之事。其他題目︰(一)有謂鄭和下西洋是一項弊政。你同意嗎?試抒己見。(二)你認為鄭和七次下西洋能否達到其目的?試抒己見。總結西漢的張騫、東漢的班超出使西域,進一步加強了中國與西域諸國的聯繫。自此,「絲綢之路」大開,對中外經濟及文化交流產生深遠的影響。鄭和七次下西洋,前後達二十八年,共訪問三十餘國及地區,功績顯赫。不僅是世界航海史上一大壯舉,對中西文化及經濟的交流亦具有極大的意義。感想通過這次中史活動,我們更進一步認識到鄭和、張騫和班超對當時的中外交通所作出的貢獻,以及對當時的政治、社會及經濟等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此外,古人在當時有限的資源以及落後的科學知識底下,仍然可以不畏艱辛、長途跋涉到遠方出使交流,其勇敢而偉大的執著精神,實在直得我們敬佩。資料來源《會考中國歷史—下冊》----香港教育圖書公司《互動中國歷史—5》----文達出版有限公司《中國歷史—5》----文達出版有限公司《漫畫中國的歷史—2》----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絲綢之路—1》----四川文藝音像出版社《絲綢之路—2》----四川文藝音像出版社組員名單(文書)(資料搜集)(文書)(IT技術支援)(資料搜集)(音響效果)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