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2016年1月至4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为“城市病”开良方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文字版):中国城市的发展堪称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但是城市在迅猛发展的同时,资源和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落下的城市病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从空气质量到交通拥堵再到买房难上学难,“城里人”的烦恼真不少。时隔37年后,中央再次召开了城市工作会议,并且规格也由原来的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会给中国的城市带来哪些变化呢?人们一说起城市,首先想起的就是高大的建筑,宽阔的道路,熙攘的人流。一方面,城里有更好的生活设施,更高的医疗水平、更优的教育资源,更多的创业机会;另一方面,城市的交通变得拥堵,空气质量变得恶劣,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不方便。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病症结在哪?如何对症下药?这就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有关专家认为,我们现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就要从过去规模扩展为主转向提升质量为主。很多城市居民都遇到过,经常出行要经过的道路今天挖开,明天填上,后天又挖开……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如此的折腾?专家认为,这种现象一个反映了城市的规划缺少前瞻性、全局性;再有一个就是有些城市它可能有统一的规划,但是在具体的城市建设过程当中,仍然有很多管理层面的空白点。实际上,拉链路还不算是大问题,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还指出,在一些地方,新城新区层出不穷,大拆大建常年不断,甚至出现“一任书记一座城,一个市长一新区”的现象。让城市规划更科学、更绿色、更有前瞻性是这次会议对城市工作的要求之一,同时会议指出,要把城市规划法治化,任性的改变规划将是违法行为,给城市的管理者划出红线。近年来,一些城市每逢雨季,媒体上就会出现“欢迎到某某地来看海”的调侃,地铁成了水帘洞,立交桥下成了人工湖这样的画面在手机微信上广为传播。这样的尴尬不仅仅给人们带来了不便,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下雨就看海,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有的是主观上的原因。为官一任,就得把钱花到看得见的地方,这其实也是政绩工程的一种。会议指出,今后针对地下管网落后问题,规划编制要合理布局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要注意加强排水能力建设,重视建设海绵城市。对很多生活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人们来说,最难受的莫过于上下班的漫漫征程,上班大家一窝蜂往城里扎,下班又纷纷从城里往远在中心城区以外的住处赶,每天上班和回家都要耗费好几个小时,上下班形成潮汐车道,住处成为“睡城”。对此会议也做出了应对之策,那就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让大中小城市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城市群,自然人的生活地点和工作地点之间的关系要合理匹配,而不是简单摊大饼式的发展。会议还对城市病中的发展不均衡、贪大媚洋求怪、安全事故频发、城市准入门槛过高,外来人员难以融入、城市管理不依法等问题进行了剖析,部署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最关键的是让城市真正成为人的宜居之所,以人民的需求来发展建设城市。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的中国人口都居住在城镇里,而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70%。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现实。旅游:请与文明同行如何减少或者避免这些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呢?目前,无论国内游,还是出境游,参团游都占据了很大比例。组织游客出游的旅行社,对规范游客的文明行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国国际旅行社在团队出游之前都要召开行前会,对旅游目的地国家的风俗习惯进行介绍。随着老百姓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旅游已经由昔日的生活奢侈品变成老百姓生活中的必需品,在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看世界的同时,在全社会倡导文明出行、强化文明旅游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道理就不重复了,相信大家都懂得,就是那些有不文明行为的人,其实心里也应该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明是非却失分寸,这种矛盾的表现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这说明,人要管住自己的确不容易,所以才需要三思而行、三省吾身,这就是修、这就是养。希望大家都能这样做,一点点进步,最后都成为“知行合一、表里如一”的文明人。2016期待更多获得感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文字版):2016年来了,习近平主席在昨天发表的新年贺词中说:2015年,中国人民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这句话既高度概括地总结了成绩,也十分醒目的凸显了标准。“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就是最重大的战略成果。得出这个结论当然要看指标、看数据,但“人民的感受”显然也是必须特别强调的依据和目标。在广东省佛山市的一家社区服务大厅,市民温灶凤正在办理申请廉租住房的手续,温灶凤老家在广东清远,十二年前到佛山打工,就在2015年年初,她刚刚通过积分入户拿到了佛山市的居民户籍。环卫工人王鹏,1992年从湖南农村过来,在广州工作了20多年。同样也是在2005年,通过积分落户成为了真正的广州人。2015年,很多人摆脱了户籍的困扰,收获了幸福和踏实。目前我国已有新疆、黑龙江、河南、河北等25个省、区、市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多地放宽了中小城市落户限制。新的一年里,户籍制度改革将更加深入,如何让人们从这项改革当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呢?在对2013年我国八个大中城市一万六千多名外来人口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时,中国社科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没有任何限制,这些外来人口中,愿意把户口迁入本地的有55%。但是要让这么多的外来人口在城市落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广东就算过这样一笔账,一个外来人口在珠三角地区落户,广东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配套上,要投入20到25万元。所以现阶段一些大中城市都在外来人口落户上设立一定的门槛,比如稳定就业、有住房、在当地交纳社保等。在对2013年八个大中城市16000多名外来人口的调查数据分析中,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发现,如果落户条件限定为稳定就业、购房或租房、参加社保三年以上,一万六千多人中就只有11%的人符合落户条件,而在11%的符合落户条件的人群中愿意落户的只有69%。因此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成为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着力点。从2016年1月1号起,《居住证暂行条例》开始在全国实施,有了这张居住证可以和户籍人口享受同等的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等六项基本公共服务,再也不用为了补个身份证,办个证明材料什么的,一趟趟往老家跑了。围绕住房,2016年的一个关键词是“去库存”。所谓住房库存,说白了就是房子多了卖不出去,在一些三四线城市,这种现象尤其普遍。显然并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房子,那么怎样才能让闲着的房子和想要房的人群走得更近一些呢。2015年,不少地方根据当地实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河南濮阳,农民陈九选在2015年的最后一个月,通过政府组织的团购,在城里买了一套3室两厅的房子,实现他的“城市梦”。九年前,陈九选从老家来到濮阳市,开了一家小餐馆。因为没有房子,一家几口只能住在店里,孩子也上不了城里的学校。2015年12月,濮阳市政府出台政策,对农民进城购房予以补贴,同时对他们在城市里的生活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常州市民陈昌剑也想有个家,更确切地说,他想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但是凭陈昌剑现在的收入想买一套房子仍然是个梦。转机出现在2015年9月,常州开始探索公租房的共有产权模式。按照这个模式,政府放开部分公租房房源,由已经入住或取得了公租房入住权的家庭,自愿申购不低于50%的产权,入住之后,可以持续认购,直到取得全部产权。这种模式让陈昌剑看到了希望,他立即递交了申请,申购了一套69平方米二室一厅的户型。这个房子的总价要30多万元,他准备先交15万元,买下50%的产权,然后在未来几年,再努把力赚够剩余的15万元,买下这套房子的所有产权。从租房住到有住房,陈昌剑和家人的生活在2015年有了改变,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市民蒋建芬的生活也因为住房发生了变化。看到蒋建芬时,她正带着姐妹在新家参观。这套房子蒋阿姨非常满意,更让她满意的是,买这套房子没花现金,用的是“房票”。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事还得从棚户区改造说起。蒋阿姨原来住在常州天宁区的陆家村,那是有名的棚户区,三面环水,逢雨必涝,居住环境非常恶劣。蒋阿姨早就想搬,可是凭他们老两口一个月两三千块钱的收入,买房是根本不敢想。2015年11月,区里对陆家村进行棚户区改造,按照以往的做法,就是政府拆迁之后再建安置房,还给蒋阿姨他们。但这次区里没有新建安置房,而是按照拆迁面积,和被征收房屋的基准价格进行折算,给蒋阿姨他们发放“房票”。这个房票可以抵扣房款,拿着它蒋阿姨可以在天宁区范围内任意选择,购买自己中意的商品现房,规定时间内使用还有折扣。在这次棚户区改造中,经过测算蒋阿姨一家得到了一张价值150多万元的“房票”。拿着这张沉甸甸的“房票”,蒋阿姨在天宁区购买了一大一小两套现房,大的可以一家人合家欢,小的外孙上学、家人出行都很方便。蒋阿姨跟姐妹们相约,元旦过后就开始装修,争取今年上半年就搬进新房,算是年度圆梦。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小家是这样,国家也是这样。2016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幸福不会从天降,特别是群众的生活中还有一些困难和烦恼,也期待有更多的获得感。这就需要树立必胜信念、继续埋头苦干,修补好短板、让群众有感。花茂脱贫记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怎么做?贵州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曾经被称为荒茅田,这里偏僻、荒凉,鸡鸭满地跑,尘土漫天飞,村民靠种植低效高杆的农作物为生,收入微薄。很多村民不得不跑到外面去打工挣钱。然而,在短短几年时间,这个小村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花茂村是如何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乡亲们又是怎样脱贫致富的呢?花茂由贫到富的逆转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曾经这里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偏僻贫穷的荒茅田。现在这里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田园。然而花茂村的脱贫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为百姓脱贫找出路,性急的村干部却处处受阻。脱贫工作如何进行?花茂村又是怎样实现从贫到富的逆转?几年前,不到30岁的蔡远兴从遵义市里来到花茂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他一心想让这里的乡亲们尽快脱贫致富,改变脏、乱的环境。“要想富,先修路”,依靠上级的扶贫款,花茂村修了路,翻新了住房,村里的环境有了改善,然而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却没见多。村子里开始流传这样的话:“远看得,近看不得;房子看得,家里看不得;家里看得,钱袋子看不得。”为老百姓办了事,老百姓却没念好。新来的县委书记曾瑜为了让花茂尽快脱贫,也来这里蹲点。她的办法是和村民结对子,当地话叫结老亲。结亲对象是老党员黄文瀚。和老党员的谈话让曾瑜想到了乡村旅游,引导村民利用自家的房屋、田地开发农家乐。但一开始村里有些村民不理解也不配合。枫香镇党委副书记蔡远兴说:“要拆除那些破墙烂圈,他们家说我们家要养鸡,我们家要养猪,这个不能拆。很多群众就说,这个地方这么偏僻,这么穷,怎么发展旅游?我们一商量就把一些老同志,在这些地方有威望的,还有我们的老党员,把他们召集起来,通过他们去做工作。”村里的老党员王治强几年前外出打工挣了点钱,这两年回到村里,盖了新房子,蔡远兴让他带个头。虽然心里没底,家里人也不同意,但是老王不好意思回绝,就硬着头皮干起了农家乐。然而,最初几个月,农家乐基本没人来,老王很上火。蔡远兴想到搞旅游要打特色牌,要让游客看到城里看不到的,吃上城里吃不到的,于是他们推出了一道特色农家菜——盬子鸡。把农民散养的土鸡放在特制的瓦罐中炖上几个小时就成了一道城里人很少吃到的乡村美味。很多城里人慕名来吃这道农家菜,老王的农家乐红火了起来。看到老王挣了钱,很多村民也都学着干起来。客人多了,收入多了,村民们的脸上都有了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