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对鲁奇气化炉的影响义马气化厂是生产城市煤气联产甲醇、二甲醚等化工产品的企业,采用鲁奇(Lurgi)加压气化的造气工艺。该自20世纪70年代引进以来[1],国内对该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其Lurgi气化炉对煤种和煤质有一定的要求,这是气化炉能够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性因素。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冬季用煤紧张等因素,该厂原料煤已达十余种,煤质的不稳定给装置生产能力及长周期稳定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对煤质中不同因素对Lurgi气化炉经济运行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及措施,以供参考。1煤质对鲁奇气化炉的经济运行分析1.1灰熔点的影响鲁奇气化炉的操作温度介于煤的T1(煤灰变形温度)和T2(煤灰软化温度)之间,入炉煤灰熔点高,则操作时就要适当降低汽氧比,相应提高炉温,蒸汽分解率增加,煤气水产量低,气化反应完全,有利于制气。但是受气化炉原设计制约,蒸汽也不能无限制降低,否则可能会烧损炉篦及内件,因此受设备材质影响,灰熔点不能太高,一般控制在1150℃≤T2≤1250℃。反之,煤的灰熔点低,则操作时就要适当提高汽氧比,相应降低炉温(防止低灰熔点的煤料在炉内结渣,造成排灰困难),蒸汽分解率降低,煤气水产量增加,气化反应速度减缓,不利于制气,运行非常不经济。因此入炉煤灰熔点要尽可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变化太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入炉煤存在多样性,入炉煤的灰熔点也就各不相同;因此,有一个最佳汽氧比的选择,即控制气化炉内的反应温度,既不能因汽氧比高造成灰细导致排灰困难,也不能因汽氧比低造成结渣而无法排灰。若入炉煤灰熔点相差较大,就无法选择最佳汽氧比,从而造成灰熔点低的煤易结渣,容易出现气化炉工况恶化,另外还有可能达到T3温度(煤灰熔融性流动温度),熔融部分将灰熔点高的煤包裹,阻碍了其与气化剂接触,不利于完全反应,导致碳流失,表现为炉渣中的黑核现象。相反,按照低灰熔点煤选择汽氧比,则高灰熔点的煤表现为灰细,不利于排灰和制气,同时增加煤气水产量,加大了污水处理费用。1.2挥发分的影响挥发分一般理解为烃类,是煤中有机质加热到一定温度挥发出的气态及蒸汽产物,它是反映煤的变质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变质程度的提高,煤的挥发分逐渐降低。各种煤的挥发分产率如表1所示。表1不同煤种的挥发分煤种挥发分产率/%泥炭接近70褐煤41~67长焰煤≥42气煤35~44肥煤26~35焦煤18~26瘦煤12~18贫煤≤17无烟煤2~10气化炉用煤中挥发分含量的多少与煤气用途有一定的关系。当煤气完全用作燃气时,要求甲烷含量高、热值大,则可选用挥发分较高的煤做原料,所得煤气中甲烷含量较大。当煤气用作工业生产的合成气时,一般要求使用低挥发分、低硫的无烟煤、半焦或焦炭。另外,变质程度轻的煤种,生产的煤气焦油产率高,焦油容易堵塞管道和阀门,给焦油分离带来一定困难,同时也增加了含酚废水的处理量。更重要的是,对合成气来讲,甲烷可能成为一种不利的气体。例如,合成氨中要求氢气含量高,而这时甲烷却变成了一种杂质,含量不能太大,故要求挥发分小于10%。总体来讲,煤的挥发分对鲁奇气化炉运行工况影响不是很大。煤中挥发分变高,能造成副产品焦油和中油的产率增大,粗煤气产率下降,粗煤气耗块煤的单耗随之增加。表2为义马气化厂2010年6、8月份气化炉采用不同煤种,其挥发分与焦油产量、粗煤气标煤单耗的比较,可以看到,8月份煤的挥发分高于6月份煤的挥发分,其对应的8月份焦油产率高,粗煤气折标煤的单耗也增加。可见,煤中挥发分低,煤气产率增加,气化炉运行更为经济。1.3灰分及矸石的影响煤中矸石含量及灰分增加时,一是矿物质燃烧灰化时要吸收热量,大量排渣要带走热量,因而降低了煤的发热量;二是为防止气化炉结渣,要适当提高汽氧比,降低了气化炉的操作温度,影响了气化强度,蒸汽分解率降低,煤气水的产量提高,粗煤气产量减少。同时,随着煤中矸石含量及灰分增加,煤灰中FeO、CaO、MgO、K2O作为助熔剂[2],对结渣起到促进作用,加剧了设备磨损,一是炉篦刮刀、护板等部件,二是煤灰锁上下阀运转周期缩短,设备检修频次增加,开停车频繁。灰分过高时,影响气态反应物,反应产物扩散速度和热量的传递速度,使气化反应总反应处于扩散状态,阻碍了固体表面和内部气化反应的有效进行,碳核也会进入灰区,导致灰锁温度升高,严重时导致各反应层紊乱,造成气化炉工况恶化。1.4水分的影响加压气化炉对炉温的要求比常压气化炉低,而炉身一般比常压气化炉高,能提供较高的干燥层,允许进炉煤的水分含量高。适量的水分对加压气化是有好处的,水分高的煤,往往挥发分较高,在干馏阶段,煤半焦形成时的气孔率大,当其进入气化层时,反应气体通过内扩散进入固体内部时容易进行。因而,气化的速度加快,生成的煤气质量也好。煤种的内在水分属固有特性,但外在水分对气化炉经济运行影响较大。水分过高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水分过大,会导致筛分效果不好,堵塞筛板,且块煤表面黏附末煤入炉后影响气化炉工况,还容易造成煤锁膨料、挂壁,加煤不畅;②煤中水分过大,蒸发汽化所需热量增加,造成氧耗一定程度增加[3];③原料煤雨雪季节防护不利,水分过高时,还可使煤气水产量增加,增加污水处理费用。1.5煤的粒度的影响鲁奇气化工艺属于碎煤气化,对粒度要求较高(5~50mm碎煤),粒度大小和范围不同,会造成气化炉同一床层截面的煤的比表面积不同,而在同一床层截面上,气化剂的分布是均匀的,比表面积大的需要的氧气多,若粒度大小和范围不同,就会造成气化炉同一床层的反应速度不同,而向下排灰拉动床层下移却是均匀的,这样就可能会导致气化炉内床层紊乱,比表面积大的煤(小粒度),因反应不完全和灰渣一起排出,碳在灰锁中继续反应使灰锁温度也升高,同时灰中残炭量升高,因碳流失从而使产气率下降,块煤单耗升高。实际生产经验告诉我们,鲁奇气化中若用煤中大于50mm粒度的煤偏多,易造成气化反应不完全;而小于13mm的煤偏多,容易产生小粒度填充大粒度间隙的现象,同时还会出现大粒度遍布气化炉床层四周,而小粒度集中于中央,引起床层不均,局部阻力增大,气化剂通过床层时会出现阻力小的部位通过的气化剂量多,阻力大的部位通过的气化剂量小,不但影响气化炉的产量和气体质量,而且易出现气化炉局部过热结渣、结大块,造成气化炉工况恶化。通过多年来对粒度大小和粒度范围的分析,我们得出鲁奇气化煤粒度控制范围如下:5~13mm,<10%;13~25mm,30%左右;25~50mm,30%左右;>50mm,30%左右;同时需避免出现大于100mm的煤。表3为(该厂规范煤粒度后)2010年1~9月份送入气化炉煤粒度分析结果,相对于往年有更好的气化炉运行状况和粗煤气耗块煤单耗,这也证明了我们总结的经验值的正确性。1.6固定碳含量的影响影响煤的发热量的主要因素是固定碳,固定碳含量提高,则灰分、挥发分等相应含量下降,有效成分增加,有利于制气。但随着固定碳含量的升高,在鲁奇炉内就需要更多的氧气参与反应,若气化反应氧气量一定且与煤的发热量不匹配时,由于固定碳含量升高,参与反应的氧气不足,会造成炉内反应速度减慢,煤在炉内停留时间增长,导致各层拉长,干馏层缩短,干燥层缩短或消失。气化炉的工况表现为:粗煤气出口温度高,在450~490℃;灰锁温度高,在330~380℃;在此温度下,煤中的挥发分在干馏层生成焦油的成分多(煤焦油生产约在320℃开始,在430℃达到最大值),焦油产量增加,剩余半焦减少,进入气化层后,生成CO、CO2、H2、CH4的有效成分减少,导致块煤单耗出现拐点。图1为2010年1~8月份煤中固定碳、挥发分与粗煤气耗块煤单耗情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