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IntroductionofLogistics)一、基本信息学分:2.5总学时:40适用对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二、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物流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物流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活动中“物”的流动规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与之相伴而生的现代物流正在成为新的迫切的社会需求,现代物流管理揭示了物品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的内在联系,使物流活动从经济活动中凸现出来。物流学概论作为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的坚实基础。通过现代物流的学习,要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的基本功能、物流信息技术、配送与配送中心、国际物流、物流成本、物流系统及物流工程、物流服务与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等物流基础知识。通过课堂教学与讨论,让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在现代企业和社会、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管理人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为主,同时开展适量的课堂实验(供应链建模及其仿真实验、啤酒分销游戏)和实践活动(物流系统工程的数学模型建立与求解、物流企业的网上调查和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观摩等)。(三)教学安排课程学分:3课时学时数:51学时学时安排:课堂教学(42学时)、上机实践(9学时)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1章概论(6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要求掌握现代物流的含义、分类、及其基本功能,现代物流的特点、现代物流的增值功能;熟悉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的作用、物流产业构成及其特征;了解现代物流学与相关学科。重点内容:现代物流的含义、分类、及其基本功能,现代物流的特点、现代物流的增值功能。难点内容:现代物流的增值功能,物流产业构成及其特征。第2章现代物流要素分析(6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要求掌握运输的概念、作用、五大运输体系及其特点,不合理运输的主要表现形式,储存的概念与作用、储存合理化的标志,包装的概念与功能、运输包装与销售包装,影响商品包装的因素、包装合理化方法,装卸的概念与功能、装卸合理化原则,搬运的概念、搬运活性、搬运合理化方法,流通加工的概念与形式,物流信息的概念;熟悉运输技术、商品运输系统合理化,存储技术,装卸的种类,装卸搬运技术,流通加工的合理化,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了解商品运输系统的构成,商品储存的过程、商品储存合理化的措施,物流信息的特征与作用。重点内容:运输的概念、作用、五大运输体系及其特点,不合理运输的主要表现形式,储存的概念与作用、储存合理化的标志,包装的概念与功能、运输包装与销售包装,影响商品包装的因素、包装合理化方法,装卸的概念与功能、装卸合理化原则,搬运的概念、搬运活性、搬运合理化方法,流通加工的概念与形式,物流信息的概念。难点内容:五大运输体系及其特点,不合理运输的主要表现形式,储存合理化方法,包装合理化方法,装卸合理化原则,搬运合理化方法。第3章第三方物流(6学时,其中实验3学时)要求掌握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的价值;熟悉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主体与服务内容。重点内容: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的价值。难点内容:第三方物流的价值,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主体。第4章物流信息技术(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要求掌握条形码的概念、条形码的优点、物流条形码标准体系、EDI的概念和分类、EDI的构成要素、现代物流技术的含义与构成;熟悉EAN-13码的结构、EDI通信方式;了解射频识别技术、GIS/GPS技术。重点内容:条形码的概念、条形码的优点、物流条形码标准体系、EDI的概念和分类、EDI的构成要素、现代物流技术的含义与构成。难点内容:物流条形码标准体系,射频识别技术,GIS/GPS技术。第5章配送与配送中心(6学时,其中实验3学时)要求掌握配送中心的概念、配送中心与传统仓库的区别、配送中心的种类、配送中心的功能、物流作业设备、物流中心设置原则和和要考虑的因素、单一物流中心位置的选择方法;熟悉现代配送中心的作用;了解LD-CED模型。重点内容:配送中心的概念、配送中心与传统仓库的区别、配送中心的种类、配送中心的功能、物流作业设备、物流中心设置原则和和要考虑的因素、单一物流中心位置的选择方法。难点内容:配送中心的功能、物流作业设备、物流中心设置原则和和要考虑的因素、单一物流中心位置的选择方法。第6章国际物流(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要求掌握国际物流的概念、国际物流的分类、国际物流的特点、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系统的模式、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的概念、大陆桥运输;熟悉国际物流的发展阶段、国际物流合理化的几个具体作业途径;了解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美国、日本和英国的物流概况。重点内容:国际物流的概念、国际物流的分类、国际物流的特点、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系统的模式、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的概念、大陆桥运输。难点内容: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系统的模式、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的概念、大陆桥运输。第7章物流成本(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要求掌握物流成本的概念和内容、特征、现代物流成本的构成、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熟悉现代物流成本的不同种类划分方法;了解物流成本的分布。重点内容:物流成本的概念和内容、特征、现代物流成本的构成、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难点内容:物流成本的概念和内容、特征、现代物流成本的构成、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物流成本的分布。第8章物流系统及物流工程(9学时,其中实验3学时)要求掌握物流系统的预测方法,库存控制系统,车辆调度与运输安排,物流结点的布局方法,理解物流系统的仿真方法。重点内容:物流系统的预测方法,库存控制系统,车辆调度与运输安排,物流结点的布局方法。难点内容:物流系统的预测方法,库存控制系统,车辆调度与运输安排,物流结点的布局方法。第9章物流服务与市场营销(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要求理解顾客服务的概念和市场分析和市场计划。重点内容:市场分析和市场计划。难点内容:市场分析和市场计划。第10章供应链管理(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要求掌握供应链的概念和结构模型、供应链的类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牛鞭效应”;熟悉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供应链管理的经济学解释、QR的含义及其实施要点、QR与ECR的联系、供应链管理的特点、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内容;了解供应链的特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方法。重点内容:供应链的概念和结构模型、供应链的类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牛鞭效应”。难点内容:供应链的概念和结构模型、供应链的类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牛鞭效应”、QR的含义及其实施要点、QR与ECR的联系。总复习、答疑(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四、课内实验内容、要求及学时(一)实验目的、方式及环境1、从互联网上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2、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传统的物流企业是如何在网上开展物流、配送业务的;3、了解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和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作业设备;4、实地了解国内物流配送中心的现状;5、了解WinQSB实验软件环境的构成和基本使用方法;6、掌握物流系统工程中预测问题、库存控制问题、设施选址问题、运输问题模型、指派问题模型、最短路问题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实验环境:WinQSB软件、开通Internet。(二)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内容介绍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物流企业的网上调查综合从互联网上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第3章结束)。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传统的物流企业是如何在网上开展物流、配送业务的。32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观摩演示了解国内物流配送中心的现状(第5章结束)。实地了解国内物流配送中心的现状;了解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和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作业设备。33物流系统工程的数学模型综合学习使用WinQSB软件解决物流工程问题(第8章结束)。掌握物流系统工程中预测问题、库存控制问题、设施选址问题、运输问题模型、指派问题模型、最短路问题模型及其求解方法;了解WinQSB实验软件环境的构成和基本使用方法。3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闭卷成绩评定标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课内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陈子侠,蒋长兵,现代物流管理教程,中国物资出版社,第一版,2007参考书目:陈子侠,现代物流学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3执笔人:蒋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