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导学案设计与使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物理导学案设计与使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侯城学校李杰太谷县的课改已历经了十多个年头。十多年的探索与积淀,通过对课改先进模式的内化,兼收并蓄,提炼了符合太谷县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24字教学模式,即: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分层训练、拓展延伸。我校——侯城学校,作为太谷县课改前沿中的前沿阵地,在我县教育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课改,坚持创新,坚持发展,逐渐形成了24字方针指导下的导学案式教学模式。具体如下:新授课:温故互查、设问导读、自学检测、巩固训练、拓展延伸复习课:考点导练、知识梳理、实战演练、中考链接“导学案”应课堂教学改革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矛盾而生,它很好的解决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它既可以将学生自主学习引入正轨,又将学生可以自主探究理解完成的知识点与题目在课下解决,这样,课堂上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是,不同的地方,对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又有不同。现代的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小组合作”的方式应运而生,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比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使用导学案正是我县的特色。我校教师长年致力于导学案的编写与修改,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不仅新授课中运用导学案,复习课导学案的运用也已成熟。下面我就这两种课型下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做简单介绍。新授课•一、温故互查•二、设问导读•三、自学检测•四、巩固训练•五、拓展延伸第三节摩擦力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知道摩擦力;2.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和减少摩擦的具体问题。新授课温故互查:先独立完成,然后二人小组互相批阅。1.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到的力叫做。2.平衡力的特点:大小,方向,作用在,并且在。一、温故互查设计意图:正所谓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上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此处以习题的形式罗列出了上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平衡状态和平衡力的知识将在今后的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内容是本学科上一节的重点知识点或是本节课要用到的旧知识点。不宜设置过多,时间不超过五分钟。实施方法:以二人小组的形式互问互答,互相检查,互相复述,查找漏洞;也可以先独立完成,然后二人小组交换,互相批阅,做一回小老师。对于发现的问题,可以通过看书解决,也可以由组长讲解,巩固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所有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旧知识说一次,达到及格水平应该问题不大,极大地提高了全班学生的及格率,同时,也训练了全班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口才。设问导读:1、动手实践,结合课本第23页,独立完成第1题,二人小组交流。(1).动手做一做,感受摩擦力:①将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但手掌相对桌面静止。②将手掌用较小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使手掌相对于桌面滑动。两个的物体,当它们做时,在会产生一种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反。2、学生分组实验,测量滑动摩擦力,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第2题。(2).测量滑动摩擦力测量工具:。测量原理: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做运动,此时木块处于状态,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即测量原理为二力平衡。3、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第3题。(3).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物重;接触面所受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运动的速度;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方法:。每次只改变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中的一个,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并记录。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以及有关。4、阅读课本第25页,独立完成第4题,二人小组交流。(4).增大摩擦的方法:;。二、设问导读•设计意图:•1.知识问题化2.问题具体化•3.重点突出化4.难点分解化内容是课本上所要学的重要知识点。第1题设计理念:设问导读,关键在于“导”,即引导,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化解知识难度,有效地减弱甚至是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摩擦力的学习相对较难,此处,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亲身实践和感受,能够使学生切实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并在实践及二人小组相互交流感受与感悟的过程中,很轻松地就归纳出了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方向。第2、3题设计理念: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通过分组实验,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参与度,也符合现今过程性教育的宗旨,注重探索的过程,使学生经历一些必要的过程性经历。另外,此处设计成填空题的形式,可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有效降低知识难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第4题设计理念:对于相对简单的知识,教师可通过让学生直接看书的方式解决。实施方法:教师要把学生在课本上学的知识化解为问题。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层次化。使学生带着老师设计的问题学习就可以化解知识难度,使多数学生能学懂。是“课堂学案”的灵魂。执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几页至几页完成下列问题。第1题如何实施:先独立动手操作、试验,认真体会、感受、思考,然后二人小组互相交流。第2、3题如何实施: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然后组内交流实验的结果,反思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第4题如何实施:独立完成,二人小组互相批阅,统一思想。•注意的问题:•防止教学“程式”化•防止活动“形式”化•教师的定位:•适时点拨,及时引导-------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自学检测:先独立完成,后老师批阅,再组内互批。1.在北方雪后的马路上撒灰渣是为了摩擦(填“增大”或“减小”)。2.手握瓶口向上的啤酒瓶的颈部,缓缓提起酒瓶,酒瓶未滑落,这说明()A.手握瓶的力与瓶的重力平衡B.手握瓶的力大于瓶的重力C.手与瓶之间的摩擦力与瓶的重力平衡D.手与瓶之间的摩擦力与手握瓶的力平衡3.一个人用100牛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一木箱在水中地板上匀速前进,箱重300牛,那么木箱所受的摩擦力为()A.400牛B.300牛C.200牛D.100牛4.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A.鞋底上制有凹凸的花纹B.铁轨要铺在枕木上C.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车圈上D.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三、自学检测•设计意图:•用基础知识点组题、检测、观察了解学生的自学成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内容是课本上重点例题和习题的仿真题,且这一部分的题目应涵盖本节的主要知识点,但难度不大,学生易于上手。实施方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组长的理解能力较强,做题较快,组长做完后,教师现场批阅,组员做完后由组长负责批阅,即一个组教师只判一个人,组员出现的问题,组长负责讲解、解决。执行时先以小组小展示,统一思想,统一答案,组长基本教会差生。然后大展示,解决全班不懂的地方。掌握一个重要原则:学生在自学时和自学检测时,教师逐人了解学情但不辅导;在解决问题点拨时,学生会的坚决不讲。巩固训练:先独立完成,后组长交流,再组内交流。1.说明下列情况中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1)在结冰的公路上撒砂子;(2)冬天,为了防止打滑而在轮子上缠上铁链子________________;(3)轮胎上刻有花纹;(4)给机器上润滑油;(5)轴承两圈之间装有滚珠。2.缝纫机脚踏旁的大轮是通过皮带与轮子的__________来带动机头上的小轮转动,当皮带与轮子之间打滑时,可以用拉紧皮带的办法来克服。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3.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那么下列哪种现象不会发生()A.饭将从我们嘴里滑掉B.人将寸步难行C.不能用螺钉螺母固定工件D.物体将漂浮在空中4.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A.刷牙时,牙刷与牙齿之间的摩擦B.“神舟5号”载人飞船升空时,飞船与空气的摩擦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四、巩固训练•设计意图:•利用不同形式、不同题型的训练,进一步对重点知识进行巩固,提升能力。内容和书本上习题例题不重复。把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精选习题编排。每组题凸显一个重点或规律或方法或思想。实施方法:执行时先独立思考完成,然后以四人小组互检互查、互相纠正,教师选关键题代表题质疑、展示、点拨。必要时,组长与组长之间先交流,解决疑难问题与存在分歧的地方,组长再在组内与其他组员交流,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最后全班展示。拓展延伸:独立思考,组内试讲,全班交流。1.如图所示,A物体放置在B物体上,A物体随着B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请画出A物体所受摩擦力f和B物体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其中Gf)。2.下列关于摩擦力认识正确是()A.摩擦力总是在物体运动时产生的B.摩擦力在生产和生活中总是有害的C.增大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D.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五、拓展延伸•设计意图:•知识的拓展,方法的拓展,题型的拓展。•精选题目,贴近中考,体现拔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是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让好学生吃好,其他人吃饱。内容是本节知识的拓展和提升。实施方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对于不是特别难的题目,可先在组内试讲,其他人倾听,发现不足,继而补充完善,最后全班交流。对于确实较难的题目,必要时,教师可做适当的引导性点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不能“一刀切”全班要求。执行时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后教师个别批阅并表扬。归纳总结:二人小组互相复述。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2.摩擦力的方向。3.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4.增大摩擦的方法。复习课•一、考点导练•二、知识梳理•三、实战演练•四、中考链接《电功率》复习复习目标:1.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电路中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学会认读电能表,会利用电能表计算电能。2.理解电流做功的实质。3.会用公式W=UIt计算电流做功。4.理解电功率的物理意义,理解电功率的公式,会测小电灯的功率,通过实验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5.知道家庭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了解火线、零线,试电笔的构造及使用;了解触电类型及急救的简单方法;理解电路中的总电流随用电器总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复习课Ⅰ.考点导练:(小组合作完成)1.电流通过电灯做功,转化为能;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能转化为能,给蓄电池充电时,能转化为能。2.一个电热器接在220V的电路中,通过的电流是0.45A,10min电流做的功是J,有J的电能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能。3.某电热器上标有“220V,100W”字样,其中“220V”表示,“100W”表示。该电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A,电阻是Ω,正常工作2h消耗的电能是度,若实际加在该电热器两端的电压是110V,它的实际功率是W。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开关“跳闸”一定出现了短路B.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大C.电能表是测量总电功率的D.安在卧室的吊灯有三个灯泡,同时亮同时灭,这三个灯泡一定是并联一、考点导练设计意图:通过做一些主要知识点对应的基础题,以题带点,在解题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漏洞。实施方法: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互相批阅,及时发现自己在本章知识点上的问题。批阅后对错题进行二次独立思考,将自己做错的原因及改正方法讲给组长听,自己解决不了的,在组长的帮扶下完成,最后看课本相关内容,回忆旧知,加深印象,特别对待,重点复习,解决问题。内容是本章基本知识点对应的基础题。Ⅱ.知识梳理:(二人小组互相复述)1.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将电能转化为能的过程。计算电功的公式:W=;电功的国际单位是:,生活中还常用“”即做电功的单位,1kW·h=J。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是表。2.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它是描述电流做功的物理量。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电功率的国际单位:,用符号表示。由P=得计算电功的另一个公式W=Pt,若P=1kW,t=1h,则W=。3.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对应的电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