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述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2.环境的分类(按属性分):自然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自然物质、能量、生存空间和自然现象的总和。社会环境: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出的人工环境。二、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2.社会环境因素: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三、环境质量1.成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分类: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2.分类:A.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1环境污染: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容纳和自净能力,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环境问题○2生态破坏: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考点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和地方病(2)人为原因:1.工农业生产发展(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城市化水平,增强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和控制能力),使得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和排放三废增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2.世界人口呈高速增长趋势,人口急剧膨胀对环境的冲击(一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受到干扰和破坏二环境污染加剧)3.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同时,带来很多环境问题(火药和核能的开发使军事武器的杀伤力破坏力大幅提高;猎捕工具的改进,许多动物濒临灭绝;淘汰的电子产品产生的垃圾,危害着人类健康)▲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①威胁生态平衡(使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生态失衡,致使环境质量下降,甚至造成生态危机)②危害人类健康○3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考点2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全球性环境污染: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等。▲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森林破坏使大气温室气体增多(②太阳的不正常活动和厄尔尼诺现象)危害:①冰川融化,海水受热膨胀,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的危害:沿海陆地面积缩小,海岸侵蚀作用加剧,引起洪水泛滥,造成咸水入侵,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水排放受阻)②影响世界农业生产③使各地降水和干湿度状况发生改变。治理措施①植树造林②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加强国际合作④适应气候变化,培育新农作物。▲酸雨的原因,危害,分布和治理措施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PH值小于4.5的为重酸雨第2页共14页原因:①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②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有色冶金工业排放酸性气体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②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⑤危害人体健康分布:集中分布在欧洲,北美,和我国的南方。(我国酸雨类型以硫酸型酸雨为主(原因是燃烧高硫煤),汽车尾气造成硝酸型酸雨我国酸雨80年代出现在西南地区,90年代扩大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目前已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措施南方比北方严重的原因:①工农业: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②南方土壤为酸性,大气中尘埃为酸性③南方大城市燃烧高含硫量的煤④地形: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⑤降水南方阴雨天气多⑥逆温▲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1、原因:①自然:太阳活动的自然因素②人为:人类向大气中排放消耗臭氧的物质(例如:氯氟烃类化合物)2.危害3措施4.分布:南极>北极>青藏高原5时间:春季最为严重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第四章)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井喷、核电站爆炸)特点:突发性;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第三节人类与环境考点3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A.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B.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二、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对自然的态度:依赖自然1.采猎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部分生物资源遭到破坏对自然的态度:改造自然2.农业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区域性环境问题出现对自然的态度:征服自然3.工业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蔓延的全球对自然的态度:善待自然4.后工业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亟待解决三、人类与环境问题的和谐1.尊重和善待自然2.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3.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一、自然资源的涵义1.概念: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只要他对人类有用的物质和能量,都属于自然资源。2.分类A.按照是否再生或恢复①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第3页共14页②非可再生资源: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B.按照存在的空间分布:宇宙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考点4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原因1.水资源问题:1、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的多少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量2、淡水资源短缺的实质---------供与需的不平衡问题▲淡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危害:①制约经济发展②影响粮食生产安全③损害生态环境④损害人体健康⑤引发国际冲突▲短缺原因:①自然原因(客观因素):①总量丰富(①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有限。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湖泊,浅层地下水),但人均不足②地区分布不均③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国家多年平均径流量排名: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②人为原因:④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大增(基本因素)⑤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以及流域植被和湿地破坏(直接原因)(新加坡是热带雨林气候,但新加坡是缺水国家,试分析其原因①陆地面积小,地表径流少②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我国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⑵我国不同地区差异南方地区:(以上海为例)水资源总量丰富,多水带―――――――――水质型缺水原因:水污染严重华北地区:(黄河,淮河,海河)总量不丰富,过渡带,缺水最严重――资源型缺水原因:自然原因:①降水量少,季节、年际变化大②流经本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西北地区:总量不丰富,缺水带――――――――――――――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带来生态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开源:①修筑水库②开渠引水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④废水处理再利用⑤海水淡化⑥人工降雨节流:农业: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发展节水农业工业: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⑤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清洁生产※海水淡化――――目前,中东一些产油国建立了实用性海水淡化工厂▲地下水超采的后果:地面沉降,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恶化2.土地资源问题(耕地资源短缺和土地退化)▲我国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①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不大(山地多,平原面积小,干旱面积大),人均耕地少②耕地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③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④中低产田多,不合理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和耕地污染严重,加剧耕地不足▲我国耕地资源不足的表现:①耕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②我国优质耕地少,总体质量不高③耕地后备资源有限▲我国近年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自然原因:灾毁耕地人为原因:生态退耕;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4我国耕地分布:主要分布在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黑龙江、内蒙古人均耕地最多5、描述人口增长与耕地数目的关系①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逐步下降②人口数目多的时期,人均耕地少③人口增长快的时期,人均耕地减少快6、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耕地供需矛盾实质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第4页共14页▲我国在解决土地现状与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时,采取的措施①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土地退化的定义――-土地资源的质量的降低,自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土地退化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异常;全球变暖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乱砍乱伐;水资源的不合利用;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污染▲土地退化的表现-------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土壤质量下降,潜育化及环境污染4、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5、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地区土地退化现象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北方地区不合理的灌溉引起的盐渍化,土壤侵蚀南方地区土壤侵蚀,污染造成的土地质量下降为主青藏地区寒漠化▲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①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营造经济林②工程措施:修建水库,修梯田,淤地坝③农牧业措施:等高耕作,使用有机肥,适时耕作,舍饲养畜.▲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2.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4.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相对数量少3.矿产资源问题(矿产资源面临枯竭矿产资源浪费严重)▲矿产资源面临枯竭的表现:人均拥有量低、后备资源不足、老矿山生产能力下降▲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原因:①总量虽丰富,而人均占有量低②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品位下降③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与生产力的布局不匹配▲中国矿产资源浪费严重的表现:①储量消耗问题(开采量和所耗储量相比,储量浪费大)②综合矿床资源利用问题(伴生矿采副弃主)③环境问题(矿区堆放的固体废弃物造成压占,采矿造成塌陷等损坏土地面积大,并污染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体。)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化石燃料的定义:2、能源分类:存在形式: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理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又称为化石能源,它们是当今世界中一次能源的三大支柱,构成了全球能源家族结构的基本框架。一次能源中还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以及核能等。二次能源是指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电能是最主要的二次能源。电能是从其它形式的一次能源转化而来的。焦炭、汽油、煤气、沼气等。按形成和来源:与太阳有关的能源: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地热能、温泉,与地球一月球一太阳相互联系有关的能源:潮汐按利用时间长短:常规能源:已大规模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第5页共14页新能源:正在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生物质能(沼气)等按性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㈠化石燃料的分布1、煤的分布:北半球多于南半球2、煤带:世界---------欧亚大陆煤带:从我国的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直到英国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的煤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的储量最多,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3、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主要油田分布区世界东半球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尼中东,北非蕴藏量最丰富。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中国东部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