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学重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环境地质学1.环境地质学:是指研究与人类有关的地质环境及其问题的科学。2.地质环境:系指与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有相互影响的地质体及地质作用的总和,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3.土地功能:土地具有的可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需求的功能。4.环境水文地质作用:指地下水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下,由水化学、水动力学、水物理学和生物学性质变化引起的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制约作用。分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环境水动力学作用、环境水文地质生态作用。5.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露天矿的复垦与利用;废石堆、尾矿池复垦;地面塌陷和废弃矿井整治;矿山“三废”的综合利用。6.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能源,起源于高温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分水热能、地压地热能、干热岩地热能、岩浆热能。7.人类聚居:指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人类生活环境。8.地质灾害:是不良地质作用的结果。不良地质作用是指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威害,以及对人居环境造成较强烈破坏的地质作用。9.城市地质环境质量:城市地质空间适应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程度。10.地质资源:主要指地球资源中的非生物资源,包括地球表面的冰川、水、海洋等地球非生物资源,以及油气、地下水、固体矿产等地下资源。11.土壤盐渍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12.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13.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14.环境地质问题:通常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缝等15.地质环境条件:环境地质的组成要素称为环境地质条件。一般包括自然地质条件、生态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1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综合估量。是在查明各种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规模和承灾对象社会经济属性(价值、可移动性等)的基础上,从致灾体稳定性和致灾体与承灾对象遭遇的概率上分析入手,对其潜在的危性进行客观评估。17.基本地质环境条件:自然地质:⑴自然地理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和气候气象等);⑵地层及岩性条件;⑶地质构造条件;⑷水文地质条件;⑸岩土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⑹不良地质作用及结果等。18.区域地质调查:是对选定地区的地质矿产情况进行的综合性调查研究工作。分为主要任务、工作方法、调查规范、工作程度。19.综合性环境地质调查:调查内容与应用对象都是综合性的环境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即在调查内容上包括各种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在应用对象方面为各种开发建设服务。20.专题性环境地质调查: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或用途,专门针对某一种环境地质问题或地质灾害进行的环境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可分城市环境地质调查、矿山环境地质调查、农业区环境地质调查、水库库区环境地质调查以及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等。21.生态地质环境:22.地质环境质量:指一个特定地质空间适应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程度。由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地质环境抗人类干扰的能力、原生地球化学背景、地质环境承受污染或受破坏的程度。23.地下水防污性能:24.地质灾害隐患:是指在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作用下,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且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区域或地段。25.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26.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27.灾体:也称致灾体,即可能导致灾害的物体。28.承灾体:也称受灾体,是因地质灾害而受到破坏和损失的部分。29.地下水污染对照值:30.资源:指一国或者一定地区内所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31.环境:既包括以大气、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32.土地:是地质体具有一定面积的确定边界的地理单位。是自然综合体。33.环境地质区:是根据地质环境本身的组分与结构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类型与强度进行的环境地质分区。34.环境地质图:是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成果的主要表达形式之一,又是区域环境地质研究的一种基本工具和手段。依据调查成果,以与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密切相关的环境地质条件为基础,以客观的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规范的方法、步骤和统一的图式图例综合表示出来,形成一套重点突出、图面清晰、层次分明、避让得当、实用易读的区域环境地质图系。图幅范围及比例尺与调查范围及所采用的比例尺一致。一般分为综合性图组、专题性图组两类。35.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36.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37.危险性废弃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38.固体废弃物: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39.农业废弃物: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业和农村居民生活排放的废弃物的总称。40.城市废弃物:包括生活污水、生活废物和工业污水、工业废物两大类。41.火山喷发物:指火山活动时从地下喷出的物质。它包括火山气体、熔岩和固体的岩石碎屑。42.地震次生灾害:强烈地震发生后,自然以及社会原有的状态被破坏,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水灾,瘟疫,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放射性物质扩散对生命产生威胁等一系列的因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次生灾害。1、环境地质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有哪些?(1)全球变化问题(2)区域环境地质问题(3)生态环境地质问题(4)城市环境地质问题(5)地质灾害问题(6)资源开发环境地质问题(7)医学环境地质问题(8)废物处置环境地质问题研究(9)工程建设的环境地质问题(10)现代科学技术在环境地质学中的应用问题2、法律保护的环境包含哪四层含义?第一:指的是环境保护的对像。第二:环境的主体是人类。第三:是指自然环境,既包括天然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改造自然环境。第四:不含社会因素,也就是治安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等都不是本法所要调整的环境。3、环境地质条件包括哪些内容?环境地质的组成要素称为环境地质条件。一般包括自然地质条件、生态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自然地质:⑴自然地理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和气候气象等);⑵地层及岩性条件;⑶地质构造条件;⑷水文地质条件;⑸岩土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⑹不良地质作用及结果等。4、土地和土地资源的区别是什么?土地的实质是一种地质体,即岩石圈的表层。具有面积和质量两个基本属性;基本特征:固定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可变性;功能多样性;用途广泛性。土地资源:土地为人类利用后就成了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因此而变成了土地资源。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5、按一般工业布局的矿山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选矿用地,交通用地,环境用地,库房用地,居住区,办公用地6、城市地质灾害有哪些特征?多样性;复杂性;突发性;灾害破坏的严重性和影响的广泛性;持续性。7、举例说明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拮抗与协同作用。(1)拮抗作用:是某些元素具有抑制作物吸收其它元素的作用,这种作用称之为拮抗作用。如,硒与汞、铜与锌、铜与镉等,它们在人体内共存时,常表现为一种元素对另一种元素的生理功能产生干扰作用。(2)协同作用:是依赖于某些元素的作用而加强另一元素的生物学功能,或使该元素的有效水平增。如,当铁充足而缺少铜时,一样可能发生贫血症,说明铜与铁在人体内显示生理协同作用。8、表生地质环境中元素迁移的特点有哪些?(1)地表环境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与太阳辐射能量作用的交织带:迁移过程亦具有周期性、地带性和地区性变化特点。(2)地表环境中水是较强的天然溶解剂: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剧了元素在地表环境中的迁移作用。(3)地球表面是生物的生存环境:各种生命体活动对元素的吸收与分解造成元素的生物小循环。(4)地球表面的地质与地貌条件不同:由于地球表面的地质与地貌条件不同,使地表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如氧化还原、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等也有所不同,元素在迁移过程中发生再分配和重新组合的地质地理迁移循环。(5)地表环境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地方:人类活动影响元素的迁移过程,在局部地区可能改变元素的迁移环境,引起某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浓集。9、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环境地质条件调查::气象与水文调查、地形地貌调查、地层岩性调查、地质构造调查、新构造运动和地震调查、水文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植被情况调查、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调查;(2)不同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高原冻土区、一般山区(含丘陵)、岩溶区、黄土区、沙漠草原区、平原区、海岸带;(3)主要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调查内容:冻土调查、黄土湿陷与潜蚀调查、水土流失(岩土侵蚀)调查、土地沙漠化调查、石漠化调查、土地盐渍化调查、土地沼泽化调查、冷浸田调查、崩塌(含危岩体)调查、滑坡调查、泥石流调查、溶塌陷调查、地面沉降调查、地裂缝调查、河湖塌岸调查、海岸侵蚀与淤积调查、海平面变化调查、海水入侵调查、地下水天然水质不良与污染调查、土壤污染调查、地方病调查、水患环境地质调查、干旱缺水地区环境地质调查;(4)工程建设与开发的环境地质调查内容:城市及交通建设、矿产开发、水利工程、地下水资源开发、农牧业开发、游景观资源开发、生态建设与保护。10、地质环境评价的主要方法有哪些?评价理论:人地协同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数量经济和模糊优化理论。定权方法: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主客观结合赋权法。评价模型:信息量法;综合指数法;数理统计法;模糊数学评价法;灰色系统评价法;BP人工神经网络法;敏感因子模型。11、矿山露天开采的主要环境问题?(1)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露天采矿破坏土地;废石堆、尾矿堆放占用土地。(2)露天矿边坡失稳破坏。(3)水土流失12、基于全球生态平衡需要,C.A.Doxiadis将全球土地划分为哪些类型?小型规模聚落;中型规模聚落;大型规模聚落。城市型,乡村型。13、地方病主要有哪些类型?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14、环境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有哪些?在分析地质环境组成要素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与方法,为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5、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气候变化是造成土地沙质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度放牧、垦殖、采樵以及工矿与城市建设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人类活动诱发并加速了荒漠化进程。人们普遍认为,世界人口猛增是土地沙质荒漠化的根本原因。16、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的区别是什么?地质环境侧重于地球固体部分和地质作用,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环境地质侧重于人类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17、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地质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主要有哪些表现?①问题的多样性;②层次的多维性;③时空尺度的变异性18、环境水文地质作用类型及其实质是什么?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物质迁移环境水动力学作用:能量转化环境水物理学作用:热量转化环境水文地质生态作用:生态效益19、矿山与矿区的区别?矿山是能够采掘矿石的地方。矿区是有矿产的地方,包括开采区和未开采区。矿山:即有一定开采境界的采掘矿石的独立生产经营单位。矿区:即有矿产的地区,一般包括开采区和未开采区。20、地热能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环境问题?(1)对土地的影响:建设地热电站要破坏大量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在利用过程中提取地热流体还会引起地表下沉。(2)对大气的影响:在地热电站生产中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氨等污染物,会对大气产生影响。(3)对水体的影响:某些地热电站排出的废水,可使河流底泥中的砷和汞的含量增高。(4)热污染:由于地热电站的地热利用率较低,以致冷却水用量大于火电站,因此,热污染严重。1.如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