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球变暖的我国的影响一、全球变暖的原因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地球上的气候本来就是冷暖干湿交替变化的,我们现在正处于气温波动上升阶段.所以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这其中有一部自然原因.但大多数是人为原因。人为原因主要是指人类活动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六氟化硫、一氧化二氮、氧化亚氮、氯氟碳化合物、全氟化碳及臭氧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增加导致气温升高。人为原因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1.焚烧化石矿物: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穿透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加剧了“温室效应”2.植被减少:砍伐森林、耕地减少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间接改变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也可使全球变暖。3.人口剧增:剧增的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4.建筑能耗:都市的繁华与更新更离不开这些漂亮的城市建筑伴随建筑而来的是确保冬暖夏凉的空调配置,耀眼的灯光照明等。然而有谁会想到,正是这些大面积的建筑及其能耗的不断加剧,成为近年来“催化”地球升温的几大公害之一。5.土地遭破坏: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人类活动由于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土壤侵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6.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事件;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二、全球变暖的影响1.对森林的影响:森林土壤碳作为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收支中占主导地位。据统计,其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含量约占全球土壤碳总量的73%,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也是全球碳循环中重要的碳库。土壤碳库。森林土壤有机层的生化特性控制着土壤有机碳固定、碳汇/碳源动态及通量,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土壤与植被之间进行物质转换和能量交换的最为活跃的生态界面之一。气候变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分为两方面:1)温度升高改变了植物的生长速率,提高了植被的净第一生产力和碳固定能力,植物向土壤输入更多的碳,从而有利于土壤碳库的增加;2)温度升高后,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受到影响,改变了土壤原有理化性质,控制着土壤碳矿化速率,导致土壤有机碳分解、凋落物分解、土壤呼吸发生改变,这些变化都将使土壤碳库减少。2.对草原的影响:气候变得越来越温暖、干燥,草原天气越来越干旱少雨。气候干暖化导致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会使草地生物多样性下降、生物量减少、覆盖度降低,从而使草地沙化加快,甚至成为沙尘暴的沙源地。同时,草地生长量的减少使得其载畜量下降,间接导致牧民收入水平下降。3.对农作物的影响:温室效应会使大气温度升高,对热量有限的地区来说,增加了热量资源,大于0℃的积温会有所增加,使得各地的潜在生长季延长,这一趋势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以及高海拔山地可能更明显。农业区会大幅度北移,因热量不足而分布区受限的作物分布北界也会大幅度北移,作物山地分布上界会向上移动,多熟种植北界北移,因此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的作物布局将会发生较大的改变。气候变化与CO2倍增将影响中国农作物的种植制度和耕作方式。中国农业生产的一个特点是多熟种植,复种指数达到150%以上。在品种和生产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仅考虑热量条件,气候变化后中国的一熟制面积将由目前的63%下降为34%,两熟制面积由24.2%升为24.9%,三熟制面积由13.5%提高到35.9%。气候变化,CO2浓度增加,中国西北气候干燥、华北平原北部水源匮乏的现状将不会改变,有些甚至呈不断恶化的趋势;华北平原南部的气候和土壤将变得相对湿润;长江下游仍将继续保持湿润状态,而四川有变旱的趋势。与此同时,作物灌溉需要量也会随之变化。气候变暖在加速农作物生长的同时,也使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增强,生育期缩短,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不同作物收获量的变化因地而异。从全球看,有的地区产量增加,有的地区减少。气候变暖导致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加快,将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田生产潜力下降。另有研究表明,在北京地区仅CO2倍增而气候条件维持现状的情况下可导致大豆总生物量峰值提高70%,绿色部分提高56%,降水增加使得生物量提高,而气温升高导致生物量降低;降水增加的正效应被气温升高所减弱;而气温升高的负效应被降水充沛所增强。CO2浓度升高对不同农作物的品质影响不同。如CO2浓度升高将使玉米蛋白质、赖氨酸和脂肪含量减少,淀粉含量略有增高,品质有所下降;同时,CO2浓度升高将使小麦籽粒的蛋白质、赖氨酸和脂肪含量增高,淀粉含量减少,品质有所提高。4.对水资源的影响:我国拥有地球上大约7%的水资源,却养育着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引发海水入侵和倒灌,影响沿海地区水资源的使用.另一方面,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冰川减少,将影响西北、西南地区的淡水供应。5.对动植物的影响: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中国湿地动物种极为丰富。全球变暖使土壤有机质中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气候变暖同样对昆虫、杂草有利,这使得农药和除草剂的施用量增大。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改变着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得植物开花时间提前,一些品种的花期也发生变化,严重影响了植物的授粉过程。全球变暖改变了植物的授粉时机,参与授粉的鸟类或蝴蝶、黄蜂、苍蝇等昆虫与植物的共生关系就会受到破坏,相互依存环境的损毁便会引发生物灾难。6.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高温使得病毒、细菌、寄生虫、敏感原更活跃,同时它也会损害人的精神、人体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全球变暖会导致空气和水源污浊,引起更多同洪水相关的意外事故,威胁人类食物供应,造成数以百万计的环境难民,给具有净化空气和水作用的许多生态系统带来压力,甚至致使生态系统崩溃。在全球变暖的面前,食物也成为人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因为气候变化会极大的改变我们如何种植作物。我们必须正确应对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参考文献]:戴君虎温室效应应其全球变暖研究简介世界环境张利平气候变暖及对我国社会的影响自然杂志郑京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山东环境葛全胜对全球变暖认识的七个问题的确定与不确定性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孙成权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认识自然杂志高国伟全球变暖与中国粮食安全生态经济张坤民中国关于全球变暖观点与对策中国软科学肖利全球变暖与中国能源发展自然辨证法通讯武炎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的水危机及其探讨自然科学施雅风全球变暖和中国特征及其未来趋势自然灾害学报董杰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可能影响自然科学王勇气候变暖对中国热量资源分布的影响分析自然科学张福春气候变化对中国木本植物物候的可能影响地理学报张福春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世界建筑导报杨杨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杨学名农业土壤固碳对缓解全球变暖的意义地理科学柳燕.大气臭氧层、紫外辐射与人类健康地球物理学进展刘学恩.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影响国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