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定义: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对象:规划、建设项目分类:按评价对象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环境要素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有哪些: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1.规定对建设项目及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2.具有法律强制性3.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和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过程4.分类管理评价5.资质审查和持证评价制度6.公众参与制度7.跟踪评价(规划)和后评价(建设项目)环境敏感区的界定: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3.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报告书报告表的使用范围分类:特殊项目——指输变电及广电通讯、核工业类别项目一般项目——指除输变电及广电通讯、核工业类别以外项目污染负荷:工程分析3个阶段:建设期——部分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长、影响因素复杂且影响区域广生产运营期——所有建设项目,包括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服务期满后——核设施退役或矿山退役、垃圾填埋场项目清洁生产重点: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1.采用清洁的能源;2.对生产过程,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尽最大可能减少它们的排放量和毒性。3.对产品而言,旨在减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从原料的提取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指标的选取原则: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容易量化环境影响报告书(12类)环境影响报告表(2类)评价范围1.轻工纺织化纤2.化工石化医药3.冶金机电4.建材火电5.农林水利6.采掘7.交通运输8.社会区域9.海洋工程10.输变电及广电通讯11.核工业1.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指标分类:1.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选用先进的清洁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新用水量指标;单位产品的能耗;单位产品的物耗;原辅材料的选取3.产品指标应是我国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产品;考虑产品的包装和使用;产品使用安全,报废后不对环境产生影响。4.污染物产生指标分三类:即废水产生指标、废气产生指标和固体废物产生指标。5.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废水、废料、废渣、废气(废汽)、废热,综合利用量和利用率6.环境管理指标即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环境审核、废物处理处置、生产过程管理和相关方环境管理分析方法:1.指标对比法:根据我国己颁布的清洁生产标准,或参照国内外同类装置的清洁生产指标,对比分析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2.分值评定法:将各项清洁生产指标逐项制定分值标准,再由专家按百分制打分,然后乘以各自权重值得总分,最后再按清洁生产等级分值对比分析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简单地形:距污染源中心点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简单地形。复杂地形:距污染源中心点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复杂地形。评价因子的确定:1.应选择该项目地面浓度占标率Pi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2.应考虑在评价区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3.还应当关注公众关切的项目特征污染物;4.污染源调查中污染因子数一般不宜多于5个,对某些排放大气污染物数目较多的企业,可适当增加。评价工作等级:主要依据拟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应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因素来确定,共分为三级。不同级别的评价工作要求不同,一级评价项目要求最高,二级次之,三级最低。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场界最近距离评价范围的确定:1.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主导风向为主轴)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2.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3.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监测因子:1.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2.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者有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对于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应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同时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水环境影响评价:IⅡ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IVV评价重点:I类建设项目重点评价建设项目污染源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包括已建成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和其他地下水环境敏感区域)的影响,可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Ⅱ类建设项目依据地下水流场变化,重点评价地下水水位降低或升高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可采用预测水位与现状调查水位相比较的方法进行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等级的确定:1.评价等级划分的依据a)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b)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c)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2.评价等级划分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一般分为三级,一级为详细评价,二级为一般性评价,三级为简要评价。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规定的0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A)以上(不含5dB(A)),或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时,按一级评价。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3类、4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不含3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按三级评价。在确定评价工作等级时,如建设项目符合两个以上级别的划分原则,按较高级别的评价等级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影响的分类: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在堆放和处理处置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若不加以妥善处理将对大气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被微生物分解,能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以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或恶臭,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如露天焚烧法处理塑料,排出Cl2、HCl和大量粉尘,也将造成大气污染。一些工业和民用锅炉,由于收尘效率不高造成大气污染。2对水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对水环境的污染途径有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两种。直接污染:向水体直接倾倒废物,从而导致水体的直接污染;间接污染:固体废物在堆放过程中,经过自身分解和雨水淋溶产生的渗滤液流入江河、湖泊和渗入地下,而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在陆地堆积的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过雨水的浸渍和废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会对附近地区的地表及地下水系造成污染。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还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使其排洪和灌溉能力降低3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对土壤的环境影响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影响是废物堆放、贮存和处置过程中,其中有害组分容易污染土壤。第二个影响是固体废物的堆放需要占用土地。4固体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固体废物处理或处置过程中,特别是露天存放,其中的有害成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当某些不相容物质相混时,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包括热反应(燃烧或爆炸),产生有毒气体(砷化氢、氰化氢、氯气等)和产生可燃性气体(氢气、乙炔等)。若人体皮肤与废强酸或废强碱接触,将发生烧灼性腐蚀作用。若误吸收一定量的农药,能引起急性中毒,出现呕吐、头晕等症状。贮存化学物品的空容器,若未经适当处理或管理不善,能引起严重中毒事件。化学废物的长期暴露会产生对人类健康有不良影响的恶性物质。对这类潜存的负面效应,应予以高度重视。公众参与:公众参与的内容:公开环境信息和征求公众意见。1.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日内,向公众公告下列信息:①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②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③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④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⑤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⑥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2.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当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前,向公众公告如下内容:①建设项目情况简述;②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③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④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⑤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⑥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⑦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⑧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区域环境: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内容:1.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内容⑴根据国务院关于五年规划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要求或各地区的污染物控制计划要求,确定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一般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为:烟尘、工业粉尘和SO2。⑵进行环境功能区划,确定各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⑶根据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各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情况。⑷确定大气环境容量,即满足环境质量目标前提下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⑸结合规划分析和污染控制措施,提出区域环境容量利用方案和近期(按五年计划)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2.废水排放总量控制主要内容⑴根据国务院关于五年规划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要求或各地区的污染物控制计划要求,确定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一般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为:COD、NH3-N、TN、TP等因子以及受纳水体最为敏感的特征因子。⑵分析基于环境容量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和基于技术经济条件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⑶对于拟接纳开发区污水的水体,应根据环境功能区划所规定的水质标准要求,确定水环境容量;对季节性河流,原则上不要求确定水环境容量。⑷对于现状水污染物排放虽然已实现达标排放,但水体己无足够的环境容量可资利用的情形,应在制定基于水环境功能的区域水污染控制计划的基础上确定开发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⑸如预测的各项总量值均低于上述基于技术水平约束下的总量控制和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指标,可选择最小的指标提出总量控制方案;如预测总量大于上述两类指标中的某一类指标,则需调整规划,降低污染物总量。3.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总量控制主要内容⑴分析固体废物类型和发生量,分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及方案。⑵分类确定开发区可能产生的固体废物总量。⑶开发区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应纳入所在区域的固体废物总量控制计划之中,对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要符合区域所制定的资源回收、固体废物利用的目标与指标要求。⑷按固体废物分类处置的原则,测算需采取不同处置方式的最终处置总量,并确定可供利用的不同处置设施及能力。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