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环境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小麦品质的优劣不仅由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所决定,而且受气候、土壤、耕作制度、栽培措施等条件的影响,品种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影响品质。本文主要针对环境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进行简要阐述。1.温度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气候、土壤、品种三个因子中,气候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最大,其中尤以温度和水分最为重要。小麦开花至成熟期间是籽粒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温度影响小麦子粒品质的重要阶段。温度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灌浆期间,空气湿度,水分,温度都会影响蛋白质含量,但这一时期温度是最重要的变量,如果昼/夜温度从22℃/12℃上升到27℃/12℃时,蛋白质含量从9%提高到13%,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与灌浆过程中的平均日均温呈正相关;相关研究指出在小麦成熟前的15-20天期间,最高气温对蛋白质影响最大,当最高温度在32℃以上,蛋白质含量反而降低,故成熟前2~3周内最高气温超过32℃对提高籽粒蛋白质反而不利;抽穗-成熟期间的平均昼夜温差与籽粒蛋白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2.日照及光周期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光照强度一般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抽穗-成熟期间的总辐射量与籽粒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总日照时数与蛋白质含量有结论极显著正相关,也有结论呈负相关。光照对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在整个生育期都存在,但不同时期影响不同:一般播种至拔节期,长日照有利于蛋白质含量提高;开花至成熟期,则随着日照时数的减少而蛋白质含量增加。3.水分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小麦生育期间的水分状况受自然降水和灌溉的影响。土壤水分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比较复杂,但以不利影响为主,特别是在小麦灌浆成熟期,土壤水分含量越高,籽粒中蛋白质含量越低。但是,如果有较高的施肥量,高水分条件下也能获得较好的品质。小麦成熟前40~55天,蛋白质含量与降雨量的相关系数为-0.70;抽穗后15天内,每降雨12.5mm,籽粒蛋白质降低0.75%。轻度干旱胁迫有利于提高小麦籽粒容重、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百粒重和产量。这说明提高小麦籽粒品质与提高小麦产量并不冲突。4.土壤养分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土壤氮素是影响小麦籽粒品质最活跃的因素。施氮时期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比籽粒产量的影响更大。有研究认为增加氮肥能明显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籽粒蛋白质含量随追氮时期的后延而呈增加趋势,抽穗期追肥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均较高。土壤磷和钾的含量也同样会影响到小麦品质。适宜施磷在提高籽粒产量的同时,提高了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延长面团稳定时间,改善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施用适量钾肥,小麦的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产量等品质指标尤其是湿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都有明显增加,但钾肥施用量过大反而不利于小麦品质的改善。5.土壤质地和性质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一般认为小麦蛋白质含量随土质的粘重程度增加而增加,质地粘重其蛋白质含量较高。王绍中等采用控制实验,对河南省几种主要土壤类型,不同质地,不同有机质含量与小麦蛋白质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认为沙姜黑土和立黄土的几项烘烤品质最好。研究者王晨阳通过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在不同地点和土壤质地上品质性状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拉伸面积的环境变异达极显著水平,且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亦达极显著水平;评价值、最大抗延阻力、延伸性的环境效应达显著水平,但与基因型的互作效应不显著;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的环境效应及其与基因型互作效应均不显著。6.海拔高度、纬度对小麦品质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生态高度(纬度和海拔的乘积,量度单位用d.m(度.米)表示)与生育期呈正相关,生育期分别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降落值呈负相关,生态高度也分别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降落值呈负相关。据报道,在23°~45°41′N之间,纬度每升高1°,蛋白质含量增加0.442%-0.54%。随纬度升高,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评价值、延伸性抗延伸性和最大抗延伸性总体呈递增趋势;吸水率随纬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稳定时间、弱化度、比值和能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