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目的:达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环境规划的内涵:(1)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2)任务:使系统协调发展;(3)理论基础: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4)主要内容:根据环境保护需要约束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安排和部署环境保建设;(5)特征: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我国环境规划存在的问题(1)缺乏环境与经济协调型环境规划(2)新开发区的环境规划方法有待完善和发展(3)环境规划的管理还没有完全走上法制的轨道(4)环境规划人员技术力量和素质有待提高(5)规划决策支持系统(PDSS)有待加强(6)环境规划缺乏足够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对我国环境规划的建议:1进一步明确环保主管部门的权责范围。2完善财政负责和行政问责制度3强化环境规划的地方参与性环境规划的作用: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合理分配污染减排负荷,约束排污者行为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5作为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可以从环境的角度提出人口控制和经济发展的合理政策,促进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并从预防为主的观念出发,变污染控制的末端治理为全过程控制,将污染控制与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以及工艺改革、提高生产效益结合起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环境规划是进行经济区战略布局和划分的补充和完善,利于经济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利于经济区原料基地、生产基地合理安排和建设,利于经济区形成工业生产链,利于资源优势、经济优势的发挥和形成,促进经济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规划的基本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环境规划的原则:1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2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3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5系统原则;6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7强化环境管理原则.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①前期环境保护工作评估;②环境调查晕评价;③环境模拟与预测;④环境目标与指标的确定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⑥重点工程与融资渠道;⑦保障措施环境规划类型:1.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噪声污染防治规划。2.按照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国家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和部门环境规划。3.按照规划的性质划分,可分为污染控制规划、生态规划和专题规划。4.按照规划期限划分,可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规划。5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环境规划、协调型环境规划、环境制约型环境规划。国外环境规划的发展:美国,设立环境规划委员会(州),以区域环境目标为目标,在污染控制费用和污染控制措施为约束条件下,利用最优化技术得出最优方案。以区域性的环境规划为主,近年提出的绿色社区规划已成为热点;原则以人类健康和生态影响规划、公共事业活动规划、工业过程规划及能源利用规划为主。我国环境规划的历程“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为治理重点环境规划已成为环境决策与管理的重要环节,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线。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制定环境规划目标、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环境调查与评价、环境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设计与方案优化、方案实施与管理环境规划报告书:总则、发展规划概述、基础调查和评价、环境容量研究、发展预测与评价、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目标、环境综合治理/防治措施、公众参与、实施环境规划的支持与保证、结论。环境规划管理程序:环境规划任务的下达;编制环境规划大纲;环境规划大纲的评审和审批;环境规划的编制;环境规划的评审和审查。环境规划基本程序:编制环境规划工作计划、现状调查和评价、环境预测分析、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制定环境规划方案、环境规划方案的审批、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等步骤。环境规划目标:环境目标是在区域现状调查和环境预测分析的基础上,并根据规划期内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以及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对规划对象在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制定恰当的环境目标是制定环境规划的关键,环境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预定的环境目标。】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具有一般规划目标的共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协调;可达性;先进性。探索阶段研究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1973-19831983-19891989-19961996-至今环境规划目标类型:(1)按管理层次划分,可分为:宏观目标和详细目标(2)按规划内容划分,可分为:环境质量目标;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3)按规划目的划分:环境污染控制目标;生态保护目标;环境管理目标。(4)从时间上划分,可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5)从空间上划分,可分为国家环境目标、省市自治区环境目标、县级市环境目标以及大经济区、流域、海域环境目标等。(6)从目标的高低划分,可分为3个层次,即低目标、中目标和高目标。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常用方法:定量、定性、半定量。环境规划的指标: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整体性、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适应性、选择性。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1)根据内容划分:数量方面的指标;质量方面的指标;管理方面的指标。(2)根据表现形式划分:总量控制指标;浓度控制指标。(3)根据复杂程度划分:综合性指标;单项指标。(4)根据范围划分:宏观指标;微观指标(5)根据指标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以及约束的不同,可把环境规划指标分为指令性规划指标、指导性规划指标和相关性规划指标三大类(6)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来分: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性指标。生态调查:生态因子的选择;生态登记(网格法、单元法);绘制生态图。可能有计算。环境预测:根据过去和现有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环境预测是环境决策的依据,也是制定环境规划的基础。环境预测的类型:警告性预测;目标导向型预测;规划协调型预测;环境预测的内容:环境和经济发展预测;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环境污染预测;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生态环境预测。环境预测的方法:根据预测结果一般可分为两类:即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⒈定性预测方法预测者根据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对环境变化做出定性的预计推断和环境交叉影响分析。包括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主观概率法、层次分析法(AHP)。2.定量预测方法根据历史数据和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来预测事物的未来,或者利用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的未来,叫定量预测。常用的定量方法有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环境系统的数学模型等。(层次分析法、线性回归分析法的计算)回归预测法的基本步骤为:进行因素分析,确定回归模型的自变量;绘制散点图,构造回归模型的理论形式;利用最小平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建立模型;对建立的回归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的方法包括相关性检验和显著性检验;利用检验后的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已知某工业基地位于一山谷地区,计算的混合高度h=120m,该地区长45km,宽5km,上风向的风速为2m/s,SO2的本地浓度为0。该基地建成后的计划燃煤量为7000t/d,煤的含硫量为约3%,SO2的转化率为85%。试用单箱模型估计该地区的SO2浓度。大气环境功能区的确定方法X2max,X2min,X2——分别为二类功能区基本适合的上、下限和该子区为二类功能区的综合评分值;X3max,X3min,X3——分别为三类功能区基本适合的上、下限和该子区为二类功能区的综合评分值;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在保证不超出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区域环境能够容许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包括基本环境容量(差值容量)、变动环境容量(同化容量)。环境容量是确定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依据。环境容量大小与环境空间尺度、环境要素特性、污染物理化性质密切相关。环境容量的分类:按环境要素:大气、水(包括河流、湖泊和海洋)、土壤、生物等环境容量。按污染物性质:有机污染物、重金属与非金属污染物的环境容量按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机理:物理扩散型、化学净化型。绝对容量(WQ):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某种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达到绝对容量没有时间限制。绝对容量=环境标准规定值-环境背景值绝对容量=(规定值-背景值)×净化率大气环境容量的估算:模拟法、线性规划法、A-P值法。总量控制:总量控制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容许排放总量。总量控制的分类:容量总量控制、目标总量控制、行业总量控制。总量控制法与浓度控制法的区别大气总量控制是通过给定区域污染源允许排放量,并将其优化分配到源,以确保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值的方法。A-P值法(自己看)例:设某市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区总面积为1369.9km2,全部为二级功能区。其中一区、二区和整个控制区的面积,各区二氧化硫实际年排放量,低架源、中架源、高架源的实际年排放量等数据见例表1,点源高度(作为有效高度处理)及个数见例表2。试求各区二氧化硫总量min3max33max3min2max22max2XXXXBXXXXA控制限值及P的实施值(该例中以H<25m为低架源Qak----总量控制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n----功能区总数;i----总量控制区内各功能分区的编号;a----总量下标;k----某种污染物下标。Qa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S----总量控制区总面积,km2;Si----第i功能区面积,km2;A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104t·a-1·km-1。A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104t·a-1·km-1;Cki----GB3095等国家和地方有关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与第i功能区类别相应的年日平均浓度限值,mg·m-3N;A----地理区域性总量控制系数,104·km2·a-1,可参照表1所列数据选取βk=(Qak-Qbk)/(Qmk+Qek)(10)Qbk----总量控制区内某种污染物低架源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Qbki----第i功能区低架源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b----低架源排放总量下标。Qa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a----低架源排放分担率,Qpki----第i功能区内某种污染物点源允许排放率限值,t·h-1;Qbki=aQaki(6)Pki=βki×βk×P×Cki----------(8)Pki----第i功能区内某种污染物点源排放控制系数,t·h-1·m-2;He----排气筒有效高度,m。Cki----国家和地方有关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与第i功能区类别相应的年日平均浓度限值,mg·m-3N;P----地理区域性点源排放控制系数,β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的点源调整系数,若βki1则取βki=1;Qmki----第i功能区内某种污染物所有中架点源(几何高度大于或等于30m、小于100m的排气筒)年允许排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