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影响研究院系: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学号:2014164008姓名:刘苏昊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影响研究摘要内容:当前的中国建筑中,传统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人们在热衷于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传统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在全球化浪潮的挟持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关键词:建筑传统文化现代化现代建筑。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伴着建筑业突飞猛进的势头,不论大中小城市,到处涌现出布满着“西方气质”的一幢幢现代化办公楼、商业中心,以及一片片住宅小区。这其中虽然不乏成功优秀之作,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在某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老地段,修建大型商业步行街,由于甲方片面追求现代化而无视当地的地域历史文化,割断了城市文脉,像一块不协调的“补丁”缝在了一件完好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品上;据道,某工程施工现场,在巨大的推上机下,汉代古墓被毁;不论东西南北,现代建筑样式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让人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盲目追求西方建筑风貌,到处欧风四起,西班牙式、法国古典式到处充斥着一片片的高级住宅小区……,这些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又应如何看待当代中国建筑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呢?但实际上,广大建筑师真正面对的是现存大量的、还没有被赋予各级政府保护单位的、却具有极高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例如:我国目前在进行规模空前的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然会触及到如何解决与传统民居的相互交融、以及传统民居自身保护与再生问题,这些问题已引起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深刻思考。对于这些大量存在的保护建筑,我们更应考虑它们的可持续性发展,即如何赋予它们以新的生命。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有的保护建筑可通过功能上的转换;有的可进行内部设备更新,改善使用者的生活环境等手段,在体现传统文化建筑的历史、人文等方面价值的同时,更能体现它们存在的现实意义,赋予传统文化建筑更强的生命力。非凡对于目前存在的大量传统民居,一方面要保护其特有的历史、地域及人文上的风貌,保护传统的建筑形式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对其内部进行现代化设施更新,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传统建筑的生命力。具体来说,中式住宅主要分为三大类:(1)古典式风格,它提取了古典建筑精华,吸收了明清园林精华,细节处注重传统建筑符号。(2)中西合璧风格,它在构思上融入了传统空间手法,建筑外观及细部欧式风格显著,是欧美风格与中国本土文化需求相互结合的产物。(3)现代风格,它通过与国际居住品质接轨,吸收了中式建筑文化的精华并有所创新。中式住宅在外貌上虽不全是传统建筑的形式,但整体风格仍然保留着中式住宅的神韵,并且在建筑设计上摈弃了完全西式的做法,满足现代人对室内外空间的使用要求。如建筑屋顶平坡结合,内部空间可作复式、跃层等变化,外部造型丰富细致,体现了新时代的居住品位。色彩运用上可以充分体现江南民居“粉墙黛瓦”的地方特色,创造出清新宜人的住宅建筑形象。在保持延续性的同时,追求丰富多彩的、能够反映地域文脉和场所精神的视觉形式。再次,谈一下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设计元素及其特征,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些影响.要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设计元素在现代建筑艺术中合理运用,必须把握住中国传统造物的特征,还要考虑其地域性因素.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对其自身结构的民族化发展,也使得中国古建筑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从而使其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美,营造具有中国意境的氛围.并且能够更好的使建筑传达自身的艺术美丽.具体一些传统设计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有如下表现.(1)“中国人家”东园(南京)建筑采用传统江南民居作为建筑外观,这与中国人的审美观相协调。坡面屋顶、墙顶以小青瓦铺成鱼鳞状,朴素大方。远望青瓦白墙的房屋,在山水之间及绿树丛中显得特别古朴文雅。采取前低后高的错落布局,蕴含起伏,层次感强,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写意风格相合。在建筑组合上突出群体流畅协调而不突显单体,非常和谐,还注意了内外、主次、大小等性质相异的形态之间的过渡转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敛、含蓄、和合的特质相吻合,与西式建筑张扬个性、突出单体的文化习惯而有所差异。青瓦白墙的色彩除了视觉上的古朴文雅外,还与中国传统哲学和审美学的思维有关,即黑白是一切色彩之本,一切均含于阴阳,黑白是最美的、最具丰富想象的色彩。(2)桐芳苑小区(苏州)建筑充分体现了城市性格、特色和历史文脉。在空间形态上,通过群体设计,借鉴了传统的城市格局,构成了“街”、“巷”、“弄”、“院”、“园”等五种不同层次。红色的坡屋顶,白色或白色与浅黄色相间的外墙色彩,均可看出来源于地方建筑的潜在影响,其薄挑轻盈的檐部处理、过街楼、老虎窗和精心推敲的山花设计等都是苏州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3)岭南花园(广州)岭南花园是当之无愧的中式园林中的典范。整个楼盘园林以本地特色建造,突出了岭南特色园林所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两大特点。该区的开发理念体现了坚持保留地方历史文化的指导思想。在规划和设计上反映了一定的岭南特色,如借鉴了岭南传统民居的通风体系原理和经验,创造出“围合院”布局形式,在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充分运用了传统“冷巷”处理手法,使小区住宅获得了良好的通风和遮阳效果。在商业街处理上,创造了新骑楼形式,并且更加适合住户购物的民俗心性。室内布置则充分采用了广州西关大屋中的典型构件:趟栊、满洲窗、花格和漏窗等作为住宅的图案装饰和细部。这种布局方式,既继承了岭南民居宅院的优良传统,又符合现代生活的功能需要,对今后小区规划和多层住宅建筑设计中岭南特色。(4)万科第五园(深圳)它并没有简单地复古和照搬古民居的做法,而是扬弃式地继承,将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很好地结合起来,营造出既适合中国人居住的传统居住环境,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如在小区已经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马头墙、挑檐、小窗等与现代生活脱节的建筑手法。但是,个性的粉墙黛瓦、变通的小窗、细纹的墙脚、清砖步行道、密集的青竹林、天井绿化、不可窥视的镂空墙、通而不透的屏风、方圆结合的局部造型、青石铺就的小巷、半开放式的庭院、墙顶采光天窗及多孔墙、承载着文化的牌坊、可增加通透性的漏窗、富有文化色彩的三雕与现代生活不背离的设计手法则得到了继承。参考文献[1]谢浩.提高建筑的文化品位.[2]张应鹏.场所、文化、人居环境、新建筑。[3]张茂恒,汝小芳.中式建筑与传统文化[4]李蓓.谈岭南花园居住小区开发理念结束语:居住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居住行为和方式无不蕴涵着历史文化的积淀,将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建筑中是对传统文化行为方式的发展与渐进式延续。作为现代城市住区,应折射出住区居民的社会认同感与文化体验,在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引入人文因素,将历史文脉,地域文化融于居住环境中,使居住和生活在其间的人们能够体验到亲切感和归属感,得到真正的人性关怀。只有植根于当地文化的土壤,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善于学习国外建筑先进的设计手法和具体措施,并遵从艺术美学的原则,深入对地域环境的研究分析,结合住宅的使用功能,才能创造出既有传统人居文化思想又能满足现代人生活需要的现代化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