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行加热炉操作规程一、点火前的准备:1、检查各管道、阀门、鼓风机、烧嘴等炉子全部附属设备有无失常及损坏的现象。2、确定煤气总管水封处于截止位置。3、烧嘴前的煤气阀全部关闭。4、将烟道闸板百分之百的打开,启动助燃风机,将支管上的空气阀分别调至1/3阀位,吹扫炉膛5—10分钟。5、分别将进、出钢炉门及炉内、外环的侧开炉门全部打开。6、将水封槽及炉内隔墙的冷却水的阀门打开。7、无关人员撤离炉区,关闭炉子周围的照明灯,准备点火。二、点火操作:1、点火前必须在出钢炉门内,靠近均热段的第一只烧嘴处及加热一段与加热二段之间的侧开炉门内及加热一段与予热段之间的侧开炉门内,每处堆放200kg左右的木柴后再泼上柴油,用易燃的草点燃炉内的三堆木柴后派专人加柴,不能使炉内的明火熄灭,要求木柴的火焰烧得很旺。2、打开煤气总管水封截止阀,向水封内注水封闭排放烟囱,阻止煤气向空中排放。3、先打开煤气管上的放散阀,放散10—15分钟,待放散管口冒出的烟呈黄黑色后就可以点火。4、首先开启均热段外环的第一只烧嘴空气阀门开度1/3,然后缓慢开启煤气阀门,开度在1/3左右。因均热段炉内靠近第一只烧嘴处有木柴火焰烧得旺,当第一只烧嘴的空、煤气阀门打开时,煤气进入炉内就能够点燃,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开启均热段内环的第一只烧嘴并进行煤气与空气量的调节,使煤气达到稳定燃烧,待煤气烧嘴全部点燃后,停止向炉内加柴,然后再点燃第二只烧嘴,依此类推。5、如点火不成功,应立即关闭煤气阀和空气阀,重新按上述操作规程顺序进行。6、均热段各烧嘴点燃稳定后,用同样的方式对加热二段,加热一段进行点火。7、点火完成后,炉温在600℃以下时,要有专人在炉前观察燃烧情况,不断调整煤气阀门和空气阀门的配比量,以防止点燃后的烧嘴熄火。8、炉温在800℃以上时,.随时要注意煤气的压力,可根据煤气压力的增高与减少随时调整煤气阀门和空气阀门的阀位开度,确保烧嘴燃烧稳定。三、临时停炉后的点火:1、在临时停炉期间,可将炉温保持在850℃一950℃之间,关闭全部烧嘴的煤气阀和空气阀,打开空气总管上的空气放散阀,将煤气总管水封的水位下降打开煤气排放烟囱。2、送煤气前,首先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全面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打开煤气总管水封截止阀,向水封内注水封闭排放烟囱,阻止煤气向空中排放。3、炉温在800℃以上时,可直接通煤气点火,注意先均热段,再加热二段.,加热一段一步步进行。4、全部烧嘴点燃后,调节好各段的风量,使煤气充分燃烧。5、炉温在600℃以下时,应按照本规程第二项(点火操作)的点火程序规程进行6、短时间停炉,炉内温度在850℃一950℃之间,升温速度不加限制。7、炉内温度在600℃以下时,升温速度每小时30℃一50℃之间,炉温升至850℃以上时,升温速度可不加限制。四、点火后升温及故障待扎降温阶段的操作:1、从点炉到正常扎制阶段通过司炉操作工调节煤气量并按比例调节空气量来完成。待正常生产,各段炉温较正常后,转入正常燃烧状态。此时,司炉操作工要注意观察仪表室内的各段温度变化,可随时调节各段的煤气量及空气量,确保各段的正常加热温度。2、故障待轧阶段的升降温,司炉操作工可通过调节煤气量并按比例调节空气量来完成。3、生产中,随时注意煤气压力,出现异常应立即与煤气发生炉操作人员联系,排除煤气压力异常现象。五、炉压控制:1、通过烟道闸板阀的开启度来完成。2、正常生产应保证炉膛微正压,防止负压或超正压,正常操作炉膛压力应控制在10—20Pa之间。六、停炉操作:1、停炉降温,必须严格执行停炉降温曲线,并应有专人负责监督。2、停炉时可根据降温曲线的温度要求进行关闭煤气阀及空气阀的流量来完成停炉操作过程。3、全部烧嘴关闭后,应立即打开煤气总管水封处的排放烟囱,将煤气向空中排放,并同时停下煤气发生炉及开户煤气总管上的放散阀,将煤气总管内的煤气向空中排放,打开空气总管上的放散阀。4、待换热器前温度在200℃以下时,可关闭停止鼓风机。在600℃以下时,应按照本规程第二项(点火操作)的点火程序规程进行。5、炉温在600℃以下时,打开百分之百烟道闸板阀。七、意外事故处理:煤气管边、空气管边及燃烧系统发生严重意外故障时,司炉操作工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迅速将煤气总管水封快速排水,将煤气向空中排放(此处在煤气发生炉煤气总管下水封处)。2、迅速关闭环形加热炉全部的烧嘴煤气阀及空气阀。3、打开空气总管上的热风放散阀。4、将烟边闸板阀百分之百打开。5、如需快速降低炉温,可将烧嘴的空气阀打开1/3,使炉温降至所需要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