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煜宇shcsjtu@126.com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前身是北洋官铁路局创办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1900年,由于八国联军入侵,学堂被迫停办。1905年,学堂在唐山复校,改名为唐山铁路学堂。1906年,增设矿科,更名为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1908年,学堂由清政府邮传部直辖,更名为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的邮传部被民国政府交通部取代,学堂归交通部直辖,学校更名为交通部唐山铁路学校。1913年,学校奉教育部、交通部令,更名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北洋政府交通部组建交通大学,总部设在北京,下设北京、唐山、上海三个学校。我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学校。1922年,交通部改组交通大学,下设唐山大学和南洋大学,学校更名为交通部唐山大学。1928年2月,北洋政府交通部指令唐山大学改名唐山交通大学。同年6月,国民政府宣布南北统一,唐山交通大学改称第二交通大学。同年,交通部重组交通大学,总部在上海。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同年10月,国民政府设立铁道部,暂归铁道部直辖。11月,交通大学移归铁道部后,交通大学改称铁道部交通大学,下设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工程学院,学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1937年“七七事变”后,我校校园被日军占领。在全校师生、校友的努力下,学校于年底在湖南湘潭复校。1938年3月,教育部指令,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暂行并入唐山工程学院。5月,学校迁往湖南湘乡杨家滩。1938年,武汉沦陷,举校再次被迫西迁。1939年,学校在贵州平越古城(今福泉市)复课。1941年7月,教育部下令将学校校名改为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由于此校名在校内引起争议,1942年1月,教育部更改前令,组建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下设唐山工程学院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1944年11月,日军攻占贵州独山,学校被迫再次迁校到四川璧山办学。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8月,接教育部令,学校更名为国立唐山工学院,归教育部直辖,迁回唐山原址办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校由中央军委铁道部接管,组建中国交通大学,本部在北京,下设唐山工学院和北京铁道管理学院,学校更名为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50年8月,学校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我校采矿、冶金、化工、建筑、水利、通讯等系(组)师生调整到外校,我校更名为唐山铁道学院。1964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建设大三线的精神,铁道部决定学校迁至四川峨眉。1972年,学校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总校迁往成都,(峨眉成为分校,后改为校区)。2002年在成都犀浦建设新校区,遂形成今日“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茅以升(1896—1989年),字唐臣,江苏镇江人。茅以升从小好学上进,善于独立思考。他十岁那年,南京秦淮河举行龙舟比赛,秦淮河上的文德桥,由于看比赛的人太多,桥塌了,砸死、淹死许多人。茅以升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造出最结实的桥。1911年,他考入唐山路矿学堂预科。当时,上课不发教科书,教师用英语讲课,他认真作笔记。课后要看许多指定的外文参考书,再整理一遍课堂笔记,补充讲课内容,扩大知识面。茅以升在5年中,记有200多本笔记,摞起来,超过一人高。学校还规定有不定期的考试,也可能一天考几门课。茅以升订出学习计划表,紧张而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学习。不管考与不考,他都认真准备。他注意学习方法,重视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各门学科能互相沟通。这样,学习起来效率就高。在唐山5年,学业成绩总平均为92分。考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名。1916年他赴美学习,以优异成绩取得硕士、博士学位1920年12月,他怀着“我的事业在中国”的赤子之情,学成回国。1920年上半年,任南京下关惠民桥的工程顾问。8月,他回母校任教,时年24岁,是国内最年轻的工科教授。他对母校有深厚的感情,曾经4次任校长。他除了在我校任职外,还曾在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任教或任校长。济南黄河大桥是德国人修的,蚌埠淮河大桥是美国人修的,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是俄国人修的,云南河口人字形大桥是法国人修的,沈阳浑河大桥是日本人修的。当外国专家听说中国要修钱塘江大桥,狂妄地说:“在钱塘江上架桥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生。”茅以升立志为自己的国家造一座举世闻名的桥,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1933—1937年,茅以升任钱塘江桥工委员会主任委员和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茅以升邀请了他的康奈尔大学的同窗好友罗英担任总工程师,并与自己一起研究设计建桥方案。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创造性地采用了“射水法”,克服了在厚硬的流沙上难以打桩的困难;采用“沉箱法”,克服了水流湍急难以施工的困难;采用“浮运法”,利用江潮的涨落巧妙地在桥墩上架设钢梁。在建桥过程中,他们克服了80多个重大难题。1935年4月6日开始动工,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建成。在900多个日日夜夜里,茅以升和职工没有节假日,无论寒冬酷暑、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工地上,终于在激流汹涌的钱塘江上建起了这座长1453米,高71米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大桥。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显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显示了中国人民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是一座不朽的丰碑。11月11日,上海沦陷,杭州危急。16日,茅以升接到炸桥以阻止日军南侵的命令。12月22日,炸桥前一天,通过大桥撤退的机车有300多台,客货车2000多辆。这座由中国人第一次自行设计和建造,历经925天夜以继日的紧张施工,耗资531.6万元的1453米的大桥,仅存在89天,就被炸成6截,成了一座伤心的断桥。这座桥创下了世界桥梁史上的唯一,它是唯一一座开桥的时候,就在桥洞里埋上炸药,在通行三十多天后由它的建造者亲自点燃了导火线而炸断的大桥。“陡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有人问茅以升,炸桥当时“他是一种什么心情,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就好比必须亲自捏死自己的儿子一般’。”炸毁大桥当天晚上,他彻夜未眠,悲愤交加。他伏案写了8个大字以明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1944年3月28日,1945年2月4日我抗日游击队对大桥5、6号桥墩爆炸破坏,墩身受损严重,多处裂缝钢筋外露。到1945年4月25日才勉强恢复行车,但这时距日本投降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抗战胜利后,1946年春,茅以升又再任钱塘江大桥桥工处处长,9月对大桥进行修复,第二年通车,实现自己的诺言。由于大桥破坏严重,只能保护性使用,火车、汽车限速,而且火车、汽车不能同时通行。塘江大桥命运多舛,1949年5月3日,解放杭州的战斗以抢夺钱塘江大桥为中心而展开。经过激战,国民党军队溃退时,将大桥第五、第十二孔爆炸破坏。解放后,国民党军队来轰炸,5号桥墩重达300吨的套箱被炸后沉入江中,所幸桥墩无碍1953年9月,大桥才完成了永久性的修复。“茅以升修桥的时候,是按照20公里的时速设计的,设计荷载铁路面轴重50吨、公路面15吨。当时平均每天仅有150多辆汽车、4.9对火车通行。”研究钱塘江大桥史的钱塘江大桥纪念馆工作人员钟光明说,“70多年过去了,在这座桥上,动车可以跑到时速120公里,汽车也可以跑到时速100公里,40吨、甚至60吨重的汽车也在桥上跑,的确是非常神奇。”放到今天的标准来看,钱塘江大桥不仅超期服役,而且也超限、超载。“工程班子每次为大桥做完评估,都肃然起敬,当年是真把修桥当成百年基业在做。”中新网2011年7月15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消息,15日凌晨2点左右,杭州西兴大桥发生塌陷事故。西兴大桥又称钱塘江三桥,三桥北向南离滨江转盘不到800米处右侧车道部分桥面突然脱落,塌陷的面积至少在50平方米以上。5分钟之后,一辆重型半挂车从桥面坠落,又将下闸道砸塌,桥梁护栏被撞毁。钱塘江三桥是连接杭州老城区与滨江、萧山两区及萧山国际机场的重要通道之一。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1890年3月7日出生在浙江省绍兴东关镇。1909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学习土木工程,学习成绩居全班第一。1910年,考取清华第二期庚款留美。他因中国是以农立国,所以入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学习,后又入哈佛大学,专攻与农业生产密切有关的气象学,获硕士、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关于台风中心的几个新事实》。19181921年在南京大学的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1929年到1936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到1949年担任了13年的国立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一)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三)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他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回到了祖国,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他受聘担任南京高师地学教授,次年,学校改称国立东南大学,在竺可桢的主持下,建立了地学系,下设地理、气象、地质、矿物四个专业,并新任系主任。在这里为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地理学通论》和《气象学》两种讲义,成为中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教育的奠基性教材。1925年1月,国立东南大学发生“易长风潮”,竺可桢于本年夏季离校,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史地部部长,潜心著述,接连发表了《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北宋沈括对于地学之贡献与纪述》《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等重要文章。1926年到南开大学任地理学教授,于此就地取材,成文《直隶地理的环境和水灾》。他同年作为中国科学社的代表入组中国代表团,赴日参加了第三届泛太平洋学术会议。1927年学校又改名国立中央大学。在此期间,他一面担任地理系主任,主持日常行政工作;一面教授地学通论。气候学,气象学等课程,培养了我国第一批气象学和地理学研究及教育人才。张宝堃、吕炯、黄厦千、沈孝凰、胡焕庸等,都是这个时期培养出来的优秀学者。他还积极参加中国科学社,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同年秋,在中国科学社第十二次年会上被选为理事长。1927年北伐胜利,政府筹建中央研究院,下设观象台筹备委员会,分设天文、气象两研究所,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副会长的竺可桢,又被任命为气象研究所所长。这时的气象研究所,既是全国的气象学术研究单位,又是领导全国气象事业建设的国家机构。竺可桢白手起家,克服了重重困难,努力发展我国气象事业,他首先领导了中国气象台站网的建设,提出了《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计划在十年的时间内,全国建立气台10处,测候处150处,雨量测候所1000处。在气象所成立的当年,就首先建成了南京北极阁气象台,这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事业的发扬地,也是当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中心和业务指导中心。在此期间,还开展了天气预报业务,拟订了《气象观测实施规程》,统一了观测时制、电码型式、风力等级标准、天气现象的编码等,开展了气象资料整编的出版业务。先后出版了《中国之雨量》、《中国之温度》、《中国气候资料》以及《气象月报》、《气象季刊》、《气象年报》等。1934年他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他以“求是”为校训,明确提出中国的大学,必须培养“合乎今日的需要”的“有用的专门人才”的进步主张。1937年,浙江大学为躲避战事、继续学业,举校西迁。竺可桢带领633人四度迁徙,途经浙、赣、湘、粤、桂、黔六省,行程2600多公里,最终于1940年初,抵达贵州遵义──遵义地处黔北山区,远离炮火和敌机的干扰。史称“文军长征”。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一面组织师生上课,一面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并为当地群众服务。在民主爱国的学潮中,他始终站在进步学生一面,保护浙大师生的爱国正义行动。办学中,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注重学生的实践训和智能培养,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1961年他撰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