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讲义-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E–mail:yangsjun@sohu.Com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第一节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p8)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起传统口耳相传的缺点:靠语词传播、随机控制1.文字教材的出现2.直观教学的推动纯语词传播-----直观教学-----视听教学3.程序教学的影响教师随机控制教学----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4.信息化教育普及二、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1.分起步阶段(20年代诞生,30年代进入课堂)20世纪初,幻灯传入我国。1935年使用“电化教学”一词。1936年确定“电化教育”一词。2.初期发展阶段(50年代--60年代中期)3.迅速发展几个阶段(1978年以来--------)第二节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演变一、’94定义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二、理解1.理论与实践2.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3.过程和资源4.为了促进学习三、04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三、定义的演变1.AECT’63定义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2.Silber’70定义教学技术是对教学系统组成成分(包括信息、人员、材料、设备、技巧和环境)的开发(包括研究、设计、制作、支持--供给和使用),以及对开发(包括组织和人员)的管理。它以系统化的方式来达到解决教育问题的目标。3.AECT’72定义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类的学习。4.AECT’77定义教育技术是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一个综合的、有机的组成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四、相关概念:1.电化教育(e-Education):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相结合,有目的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2.视听教育(Audio-VisualEducation):凡是用视听工具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直接由视听获得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3.电化教学(e-Instruction):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的教学活动.第三节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一、网络化二、多媒体三、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四、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五、教育技术应用模式的多样化1.常规模式2.网络3.多媒体4.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模式”第四节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和作用一、特点1.媒体电子化和形声化2.功能可再现和适应性3.方式多样化和先进性4.知识综合性和跨学科性二、作用1.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2.提高教学效率3.扩大教育规模开放大学卫星教育网络教育4.促进教育改革教学制度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师生关系第一节教育技术学的信息论基础(p121)一、教育传播模式第二章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信源编码信道解码信宿反馈干扰信息信息信号信号香龙-韦佛模式二、视听教育理论影响视听教育发展的著作是46年戴尔的视听教学的经验之塔理论语言抽象经验符号视觉符号广播录音图片幻灯电影电视观察的经验参观展览观光旅行观察示范参加活动设计经验做的经验有目的直接经验他认为经验来源是:1.实际事物的参与者------做2.真实事件的观察者------观察3.间接事件的观察者------4.得到具体事物的抽象符号-----抽象共分三大类,十个层次三、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四元模型:教育者、学习者、媒体、信息四、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1.说明涉及的要素(7w)2.指出教学过程的双向性3.确定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4.揭示教学传播过程的规律共识律、谐振律、选择率、匹配率第二节教育技术学的学习理论基础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观点:1.学习是刺激与反映的联结2.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到最后成功的过程3.强化对学习很重要4.注重外部现象与条件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观点:1.学习过程是突然领悟的2.学习在于依靠主观构造作用3.内在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作用比外在强化更重要4.注重学习者内部过程和条件的探索三、客观主义学习理论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述,只是解释或假设,不是最终答案,会随人类的进步更新。因而教师不是知识权威,课本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2.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学生的潜能,强调学生个体差异3.学习观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结合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意义的能力4.学习的建构性学习是主动的,是通过新旧经验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和改造经验体系的过程5.协作和会话6.学习的情景性五、各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第三节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哲学基础一、技术主义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唯一或主要的原因把人的因素和社会的调节放在第二位二、人本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发展自我实现的个体第四节教育技术的后现代观一、后现代主义它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状态二、后现代主义教育技术的特点矛盾、不连续、随意、无节制、流程短第三章学习资源第一节什么是学习资源一、AECT’94定义指教学材料、教学环境、教学后援系统二、分类设计的利用的集成的学习材料教学软件教育信息资源交互学习系统、局域网、Internet教学环境资源环境图书馆、阅览室Internet授递环境多媒体教室等电视第二节教学软件资源一、教学软件泛指各种媒体化学习材料及相关使用说明资料分内容特定、内容相关、内容自由三类二、课件课程软件课件界面用户环境三、课件类型内容结构教学信息控制结构界面录像带线性连续视频VCD投影片幻灯片CAI课件线性、树型、网型多媒体综合程序、交互多模态多媒体CAI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ultimedia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的简称。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视频等多种形态的媒体信息,并按照教学活动的需要在诸多媒体元素之间建立起一定的逻辑关联,从而把它们有机组合并呈现出来,同时支持一系列与教学策略相关的人-机交互式操作,并在这个交互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帧面型、生成型、信息结构型、数据库型、模型化第三节教学授递环境一、教学授递环境教学系统学习者教学信息行为信息反馈/控制信息二、新型授递环境-Internet1.什么是Internet?2.Internet的服务功能(1)电子邮件(2)文件传输(3)远程登录(4)检索服务(5)(6)其他:电子公告板,新闻组,聊天室,邮件列表第一节教学及其过程一、教学的含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指教者指导学习者以一定的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是“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教学活动的实质是一个“认识-发展”过程,是学生通过认识活动而实现发展的过程。特征:1)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2)对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一定的说明、解释3)“教”必须采用学生易于感知理解的方式第四章学习过程二、当代教学观念的发展趋向1.从重视教师到关注学生2.从重视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3.重视全人发展4.从单纯重视结果到同时重视过程和结果5.从重视继承到重视创新6.超越学校与学科界限三、教学中要处理的几个基本关系1.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的关系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教学结构上,教师是中心教学结构上,学生是中心教学内容上,课本是中心教学内容上,经验是中心教学活动组织上,课堂是中心教学活动组织上,活动是中心关注教师的讲授关注学生的探究学习注重学习结果注重学习过程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3.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的关系4.整体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第二节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概述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它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评价二、模式分述1.程序教学2.掌握学习3.范例教学4.有意义接受学习5.发现学习6.基于问题式学习7.合作学习8.非指导性学习三、教学模式的分类乔伊斯、威尔根据教学模式的理论根源划分为4类:(1)信息加工(认知)的教学模式有意义接受学习、发现学习(2)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非指导教学模式(3)社会交往教学模式小组研究、合作学习(4)行为修正教学模式程序教学第三节信息化教学模式1.个别指导11.案例研习2.操练与练习12.基于资源的学习3.教学测试13.探究性学习4.教学模拟14.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5.教学游戏15.虚拟学伴6.智能导师16.虚拟学社7.问题解决17.协同实验室8.微型世界18.计算机支持讲授9.虚拟实验室19.虚拟教室10.情景化学习20.认知工具第四节信息技术在不同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一、为什么要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1.是信息化社会给教育提出的新要求2.是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二、信息技术的功能1.提供学习资源库2.计算机可以作为辅导教师3.计算机可以作为教与学的工具4.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沟通和交流的工具5.计算机可以作为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的工具三、如何应用讲授性教学活动发现性教学活动合作研讨性教学活动第五章信息化教学设计第一节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定义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1.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2.其研究方法是运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各要素间及要素与整体间的本质联系,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和协调其关系,使各要素有机结合完成教学功能3.目的是将各基础理论系统应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形成经过验证、能实现预期功能的教与学系统二、教学系统设计不同层次的应用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第二节信息化教学设计原理一、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关键要素传统教学信息化教学教学策略教师导向学生探索讲授方式说教性讲授交互性指导学习内容单学科的独立模块带任务的多学科延伸模块作业方式个体作业协同作业教师角色教师是知识施与者教师施帮助者分组方式同质分组异质分组评估方式对事实性知识的评估基于绩效的评估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经典CAI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设计核心教学内容设计,以课件开发为中心教学过程设计,重视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内容单学科知识点交叉学科主要教学模式讲授/辅导探究/研究型学习模拟演示资源型学习操作练习合作型学习教学周期以课时为单位以单元为单位教学评价依据行为反映依据电子作品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4.强调协作学习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四、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学任务分析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情景设计认知工具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设计问题、案例项目、分歧管理与帮助设计总结与强化练习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修订第三节信息化教学的开发范例一、影子单元计划标题:影子-测量身高及投影设计者:涉及学科:数学年级:单元概述:单元目标:1】用电子表格制作一个图2】用画出影子3】将春秋影子对比,了解地球旋转如何影响影子4】制作电子讲稿交流成果5】发布上网与他人讨论所需时间:所需技能:所需材料和资源: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和方法调整:学生评价:二、你喜欢的广告单元计划标题:广告设计者:涉及学科:语文、美术年级:单元概述:单元目标:关注社会现象、活跃思维、培养能力所需时间:所需技能:所需材料和资源: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和方法调整:学生评价:第六章信息化教学评价第一节信息化教学评价概述一、教学评价的定义是根据教学目的,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予以价值判断的过程。二、信息化教学评价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