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设备管理制度1.目的对设备实施有效控制和管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2.范围适用于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报废等。3.定义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4.职责4.1技术负责人提出设备的配置需求;4.2各专业组负责本专业设备的购置申请的提出、使用、日常维护、定期维护。4.3医院设备科负责设备的采购,组织设备的验收。4.4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标识、建档,组织设备的检定、校准等。4.5科主任负责设备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5.工作程序5.1设备的采购和验收5.1.1设备的申购由科室提出,并到设备填写《医疗设备仪器购置申请表》,在申请表上简述购置该设备在诊断、治疗上的意义,及经济效益等,并标明需要国产还是进口设备。5.1.2严格执行《医疗设备验收制度》。5.2设备档案管理5.2.1设备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建立设备档案,内容包括:a)设备标识;b)制造商的名称、类型识别和序列号或其它唯一性的识别;c)制造商的联系人、电话;d)设备到货日期和投入运行日期;e)当前的位置;f)接受时的状态(例如新品,使用过,修复过);g)制造商的说明书或其存放处;h)证实设备可以使用的设备性能记录;i)已执行及计划进行的维护;j)设备的损坏、故障、改动或修理;k)预计更换日期;h)各项中提到的性能记录应包括所有校准和/验证报告/证明的复印件。内容应包括日期、时间、结果、调整、可接受性标准以及下次校准和/或验证的日期,适当时,还应有在两次修/校准之间需进行的维护检查的次数等,可根据制造商的说明来确立可接受准则、程序和进维护验证和/或校准的频次(适当时),以满足本要求的全部或部分内容。5.2.2设备管理员负责编制设备总表,在设备有变化时应予以更新。5.2.3设备的唯一性标识: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责任人。5.2.4对计量设备进行标志管理,用不同颜色的标志贴于设备的明显位置。a)合格证(绿色):用于检定、校准合格的设备,自校准合格的设备。b)准用证(黄色):用于部分功能或量程能满足检验工作需要,而其他功能或量程有不合格的多功能或多量程的设备或降级使用的设备。c)停用证(红色):用于检定或自校准不合格、损坏待修或报废的设备、停用的设备。5.3设备的使用5.3.1每台设备均由科主任指定一名责任人负责日常管理,并授权给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使用,设备责任人和使用人应熟悉所管理设备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了解设备的原理。5.3.2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须经过培训合格,一般情况下大型仪器设备应有两人以上能独立操作。5.3.3使用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并填写使用记录。5.3.4外单位借本检验科设备时,借用人员需填写《设备领(借)用登记表》,经科主任批准,设备管理员应在借出和返还时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检查。5.4设备的维护、维修、停用和报废5.4.1设备使用人负责日常维护,设备责任人应按照制造商的建议对设备定期进行设设备维护和保养,具体按设备操作维护规程执行5.4.2设备故障处理设备发生使用责任人不能排除的故障时,首先打电话到设备科报修。设备科在接到报修电话后将安排前往处理,设备科不能处理需联系厂家维修的,设备科将在显著位置放置“设备故障、暂停使用”提示牌。5.4.3设备报废设备无法修复、计量检定达不到要求,技术负责人组织鉴定确认后,填写报废单,报科主任审核后报院设备科,予以报废处理。报废的设备,应由设备管理员粘贴明显的标识并隔离存放,同时在设备档案中做好报废记录。5.4.4设备停用设备管理员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对较长时间未使用的设备提出停用申请,报科主任批准,由设备管理员进行标识。5.4.5设备的期间核查为维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对于量值有飘移的设备、新购设备、经常在现场使用的设备,设备责任人采用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比对、留存样品等方式进行期间核查,以确保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具体核查方法在设备操维护规程中规定。5.5设备责任人负责设备投入使用、修理或退役之前的去污染工作。5.6设备培训计划新设备的使用由设备厂商、设备科及检验科共同完成,并填写培训记录;设备的日常维护知识的培训由设备科和检验科共同完成,并填写培训记录。6.流程《设备申购流程》《医疗设备安装验收使用流程》《医疗设备保修流程》7.表单7.1《检验设备维护记录本》7.2《医疗设备购置申请表》7.3《设备维修申请单》7.4《医疗设备申请报废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