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国护理教育及对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启迪摘要:为了探讨我国护理教育改革方法,对美国先进的护理教育体系、教育评估、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希望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关键词:护理教育美国启迪发展前言:护理教育是在19世纪末,逐渐由最初的医院学徒形式发展到学院和大学的高等护理教育,教学内容也由医院的护理扩展到社区的公共健康护理。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的老化使得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变化,护理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研究美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发展、特点,对正在改革和发展中的我国高等教育具有重要参照能力。正文:1.美国的研究现状1.1美国高等教育特点1.1.1教育体系完整,层次衔接科学合理美国护理教育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护理教育经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基本构建起一个从初级水平、从应用型技术人员培训到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各层次办学规模及比例比较合理,各层次教育之间衔接科学性强。不同层次的护理人才能基本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教育资源得到比较合理的利用,较好地发挥了护理教育激励机制,从而形成一种从接受教育到就业,从再接受教育到再就业的螺旋上升式的良性循环,对学科自身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1.1.2教育理念明确,护理教育体现对人的尊重美国护理教育理念强调哲学概念和职业观念对护理行为的影响力,突出职业特征,关注人权、个性和隐私。关注专业护士在社会工作中的行为,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素质、能力、价值观的培养。1.1.3各层次课程设置自成体系,又能及时反映社会的护理需求课程设置中除了体现各级护理教育课程的系统性,还根据专业需要、社会需求的改变及时开设特色的护理课程,如:家庭护理课程、远程教育护理课程、跨文化课程、护理发展史课程等,课程中反映时代的变化。1.1.4教学中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多样灵活在教学方法方面表现为重视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被认为思维的两大基本技能,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逐步由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式学习。1.2美国护理教育体系1.2.1协士学位护理教育的发展高中毕业后学制两年的协士学位教育,毕业生需参加州政府下设的注册护士委员会举行的统一考试,于学士学位一样,考试合格后成为注册护士。1.2.2学士学位护理教育的发展美国护理教育较快的由医院证书教育转向学士学位教育,护理教育达世界领先水平。它强调护理教育应开设在高等学府里;从事专业护理实践的最低学历为学士学位。1.2.3硕士学位护理教育的发展该课程以加强训练教育和行政管理技巧及专业临床实践技能为重点;有两种基本类型的硕士学位:理科硕士学位和护理学硕士学位。1.2.4博士学位护理教育的发展目前有两种不同的博士护理学位:一为哲学博士(PhD),学院派的博士学位,侧重于护理科研与理论的研究;另一为护理学博士(DNS),为专业的护理学博士学位,强调实际的护理应用及临床研究,旨在加强临床与科研的关系1.3护理课程设置1.3.1护理课程设置理念护理课程比较重视社会系统中专业护士的终末行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学院对教师提出的任务是寻找促进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方法,提高护理教育中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毕业后更好的面对复杂的价值问题。1.3.2系统的课程设置多数护理学院的课程设置不仅包括传统的学科课程,还包括保持健康、护理管理与领导、家庭护理、老年护理、计算机应用、康复护理、重症护理、伦理学、经济学等内容。1.3.3特色的护理课程设置(1)家庭护理课程(2)远程教育(3)跨国文化课程(4)与护士流动有关的课程(5)护理学发展史课程2、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我国目前共有约110万护理人员,近、现代护理已逾百年历程。护理教育由初步形成到不断完善,形成了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体系。近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医学界对外交往的深入,西方先进的护理教育理念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医护教育,通过国内外医护界的广泛交流,许多先进的护理哲理和护理模式被国内医护界接受和引用,护理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尽管如此,我国的医护教育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2.1基础薄弱且扩张过快的负效应1984年全国仅数所高校招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1997年18所,2000年据国家教育部不完全统计,本科67所、大专50所,硕士点19所,到2004年5月,全国具有高等护理教育专业的学校已经超过110所。高等护理教育也产生了类似于其他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功利主义倾向,主要反映就是护理本科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上,由于过分关注经济效益,从而忽略了对从业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2.2培养目标的偏失目前,我国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上是以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以疾病为中心。而21世纪的护理专业发展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模式也应由功能制护理向系统化整体护理过渡。2.3教学设计与安排的不当过去,由于我国医科院(校)的护理学专业基本统属于临床医学专业之中,我国护理学专业与美国等先进国家的主要差距体现在缺乏新的理论指导,严重制约了本学科的发展。而目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课程安排基本上还是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的三段式结构,普遍存在着基础课比例偏大,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护理新概念和理论、护理专业基础课及临床护理课比例偏小的倾向。3.启迪与改进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总目标应该是培养能贯彻整体护理思想,有相应的基础医护专业和人文科学知识,掌握所需技术解决面临问题,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道德素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具备自我发展潜能及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临床各科护理工作,并具有一定教学、科研及管理能力的护理人才。主要需解决的问题是:3.1层次体系的优化美国的护理教育之所以位于世界前列,正是依赖于既拥有大量的高学历人才,同时又有一个梯次合理有效的培养教育体系。结合我国的国情应建构一个中国模式的多层次、综合性的护理教育体系,把高等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设置为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教育的学历教育,同时推广和强化包括成人护理教育、自学护理教育等与远程护理教育相互交叉的多方位的继续护理教育模式,研究型培养与应用型培训有机融合,规模和比例按现实及未来的社会需求合理控制。强调终身护理教育。3.2教学方面的改进3.2.1课程体系把课程体系从以医学为导向→突出护理、加强人文、体现社区,表现出与医疗专业不同的课程模式。首先,课程设置充分体现高等护理与临床医学的差别性特点,以完善的教学大纲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鼓励好奇;其次,把公共基础课的大量学时用于对学习能力及人文素养的提高,包括IT应用、资料检索、各种资源的利用等;第三,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会识别个体、群体和社会对健康的需求,评估自己与他人、环境和健康之间的关系。3.2.2教学监控建立完善的课程质量控制和改进制度,设立教学质量校外专家监督机构,该机构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定期公布质量检查报告,加强对教学质量的外部监督。监督内容包括定期对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组织实施情况进行审查、评估,以促进教学的持续进步和发展。3.3评价方式创新采用综合能力的评估,突破单纯的理论和技能考核评价方式。考评在重视基础知识考核的前提下,加强认知、发现、学习和创造能力的测试,利用多种有效方式进行测评,强调临床决策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1]沈宁.面向21世纪,探索培养高等护理人才新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4:10-11.[2]McEwenM,BrownSC.Conceptualframeworksinundergraduatenursingcurricula:reportofanationalsurvey[J].JNursEdu,2002,41(1):5-14.[3]黄玲,田连珍.改革现行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设想[J].护理研究,2001,15(2):115-116.[4]朱秀丽.美国护理课程设置的借鉴与思考[J].护理学杂志,2000,12(12):7486[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6.[6]李继平,刘素珍,李卉青.对21世纪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护理,2004,(1):1-2.[7]张新宇,滕斌,杜娟,张晶.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4,(3):236-237.[8]孙宏玉,郑修霞.我国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3,(5):84-87.[9]周薇.美国护理教育的发展概况与启迪[J].医学文选,2004,(2):25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