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危害的控制对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职业危害的控制对策第1页共6页浅谈职业危害的控制对策—论如何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内容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由于之前法律法规的空白和缺失,生产经营领域的职业健康危害逐渐显现,且呈集中爆发趋势。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与发展已成为了我们迫在眉睫的重点工作,笔者认为,结合各行业的发展实际、法律法规的强制要求、工艺性、可执行性等诸多方面因素,采用有针对性的举措,职业危害可防、可治、可控。关键词:职业危害控制对策一、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病的定义及导致职业病的发病因素(一)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劳动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各种有害因素的总称。(二)职业病广义上讲,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狭义上讲,职业病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浅谈职业危害的控制对策第2页共6页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三)导致职业病发病因素从职业病的定义可知,职业病的发病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人(接触者)、职业有害因素的强度及时间,职业有害因素作用条件。这三者的因果关系,决定了职业性病损的可预防性,而且只有采取预防的手段,才能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二、职业病的特点(一)可防、难治职业病具有归因性,有些病不可逆转,一旦患病,难治愈,致死、致残率,对健康损害严重。(二)潜伏期、迟发性职业病危害往往被忽视,发病往往有一定的潜伏期,不同的职业病潜伏期也不一样,一般为5-10年。(三)群发、爆发性几次大的职业病事件显示,一次发病都在几十人至几百人以上。(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职业病患者多为壮年,一旦患病,家庭失去主要经济支柱,治疗费用昂贵,劳动能力丧失,甚至死亡,造成家庭解体、老人无人赡养、孩子失学、妻离子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例也屡见不鲜,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三、职业病的防护措施浅谈职业危害的控制对策第3页共6页(一)控制人的因素为了预防职业有害因素对接触者的危害,应重点加强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以便及早发现受到影响的人。1.加强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有具包括呼吸防护器(防尘防毒用的口罩、面罩)。面盾(防紫外线)、防护服(防酸、碱、高温)、手套(防振动)、鞋等。应根据危害接触情况而选用。2.保健膳食为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护受职业危害作用的靶组织、靶器官、应根据接触有害因素作用性质和特点,适当补充某些特殊需要的营养成分。如对高温作业者,因大量出汗,盐份、水溶性维生素、氨基酸分解产物大量排出,故应补充:①水份,少量多次;②无机盐(尤其是氯化钠,每天随汗可损失20~25g);③蛋白质,使占总热量的13%~14%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50%;④维生素C(150mg)、B1(5mg)、B2(3~5mg)。食物宜清淡为主。根据毒物损害作用,应对接触者,给予特殊营养。例如损害肝脏为主时,应给以保肝食物,如优质蛋白质,易吸收的碳水化物和多种维生素;对铅作业工人补充维生素C、低钙膳食;苯的慢性作用主要损害造血系统,需补充优质蛋白质(保肝)、铁、维生素C和维生素不B6,并应适当控制膳脂肪和总热能。3.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浅谈职业危害的控制对策第4页共6页加强职业健康教育,使人们正确认识职业有害因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参与预防,并做好个人卫生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在工作场所吸烟、用膳。(二)采用工程技术措施,贯彻卫生标准应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尽早消除和减轻危害,预防和控制职工危害。着重在以下方面:1.预防职业有害因素的发生采用适当的生产工艺,包括加料、出料包装等方法,以减少空气污染,贮存中注意温、湿度。用无毒或者低毒物质代替低毒或高毒物质。2.控制职业有害因素的扩散对粉尘、有毒蒸气或气体的操作在密闭情况下进行,辅以局部吸风。有热毒气发生时,可采用局部排气罩。3.防止直接接触采取远距离操作、自动化操作,辅以个人防护用品。(三)控制职业有害因素的作用条件职业有害因素的作用条件是能否引起职业病的决定性前提之一,其中最主要的是接触机会和作用强度(剂量),决定接触机会的主要因素是接触时间。因此,在保护职业人群健康时,还应考虑作用条件,通过改善环境措施,严格执行卫生标准来达到控制职业有害因素。(四)健康监护是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及其程度。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疾患的发生和发展。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包括健康检查、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康状况分析和劳动能力鉴定等。浅谈职业危害的控制对策第5页共6页1.健康检查健康检查内容包括:(1)就业前健康检查指对准备从事某种作业人员进行的健康检查,目的在于了解受检者原来健康状况和各项基础数据;可发现职业禁忌证。(2)定期健康检查是指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接触有害作业工作进行常规的健康检查,目的在于及时发现职业性疾病的可疑征象;检出高危人群作为重点监护对象;采取预防措施,保护其他工人。在职业人群中尤其对高危人群,可以列入定期检查的筛检内容有:①呼吸系统疾病。可通过定期问诊,体检,结合肺功能检查及X线胸片。对矽尘接触者,进行一年一次检查,接触煤尘或其他致病作用小的粉尘,可每2~3年进行一次,②听力损伤。如定期测定工作场所噪声强度和工人听力变化。③有毒物质作用,结合生物学检测。我国规定有毒物质接触者,应定期检查,其中毒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由卫生部颁布。截止1992年,已颁布了52种《职业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根据医学知识和积累,诊断标准和检查项目正在扩大。④职业性肿瘤。肺、膀胱、皮肤肿瘤。可通过X线(肺)、细胞学、膀胱镜(必要时对有膀胱危险的高危人群)检查来进行筛检。⑤腰背损伤。可通过患病率、缺勤率等资料分析而获得。2.健康档案主要包括:①职业史和病史;②家族史(重点是遗传性疾病史)③基础健康资料,重点在就业前有关指标的水平;④接触有害因素及水平;⑤与职业有关的监护项目;⑥其他,包括嗜好及生活方式。健康监护卡应每个工人一份,编号保管。浅谈职业危害的控制对策第6页共6页3.加强职业健康状况分析职业健康分析中常需计算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和工伤的发病率、平均发病工龄及病伤缺勤率等。总之,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政府、中介机构、行业主管部门、用人单位要联动起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断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摆脱目前职业健康工作的困境,才能肩负起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任,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任重道远。[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