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中共澧县县委党校李进浅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1一、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观点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实践主体的历史作用问题,一直是史学家、哲学家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分歧。在社会主体的历史作用问题上,有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一种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劳动者决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会引起生产方式的变更,引起社会的变革;另一种是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否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由此导致如下两个主要的缺陷:“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列宁)如唯意志论宣扬的神秘论,宿命论宣扬的消极、无为、听天由命。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从生产方式是各种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个观点出发,肯定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第一,人民群众是生产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2造者,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创造精神文化财富的物质条件是人民群众提供的,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一切精神文化财富的的唯一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财富;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社会基本矛盾的产生和解决,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显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党之本坚持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是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个重要标志。政党是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无产阶级政党必然要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只能是也必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因为只有人民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我们取得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源泉,是检验我们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我们党正是基于对人民群众作用的这种科学认识确立了党的群众观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概括地说,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让群众当家作主。1990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3众联系的决定》中,对党的群众观点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决定指出:要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懂得,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用这些观点武装全党同志,划清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界限。上述观点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立场、根本观点。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具体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核心——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具体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立场。除了阶级和民族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可以从党的纲领、路线和实际行动来看,党的根本立场和宗旨,在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体现着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第三,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从党和群众的关系上进一步体现了党的性质——领导核心。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和组织领导。其中,政治领导4是确定方向和道路,组织领导是物质保证,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的基础和前提。党的领导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政治优势,明确了什么是党的领导,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正确对待自己手中掌握的那一部分权力。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法宝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提炼了不少法宝。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等等。而群众路线因其贯穿于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和长期执政的全过程,必定成为我们党的重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我党从成立时起,就致力于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士兵运动,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的干部、战士南征北战,走到哪里,群众工作就做到哪里。因此,党的群众路线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同志。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对土地革命时期做群众工作形成的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概括,上升5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这一理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概括了党的根本宗旨,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使之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二是概括了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三是概括了党的三大作风,在此基础上深刻阐述了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关系,使群众路线理论上升到哲学高度。毛泽东同志认为,群众路线既是领导方法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上述思想,在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我们党第一次在党章中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使之成为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以后在党的八大,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都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明确、简洁的概括。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我们党的党章中形成了关于群众路线的完整表述: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直到现在,党章中仍然是这样表述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第一,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基础是群众的实践,离开了群众和群众的实践,离开了群众路线,就不6可能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第二,群众路线是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核心。我们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体现着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都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也就是说,我们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是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就是从各个方面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群众路线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如何看待人民群众的问题,如何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因此,密切联系群众就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从理论上看,密切联系群众首先是一个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其次,密切联系群众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从实践上看,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根本保证。什么时候群众路线坚持得好,党群关系就密切,党的事业就会推进。反之,党群关系就会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挫折。事实证明,党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条件下,脱离群众的危险比执政前大大增加了,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以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优势来化解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尽管在新的形势下,党为人民谋利益的方式,依靠群众的方式,工作7决策的方式有了变化,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工作路线不能变,党的群众路线依然是党的生命线。三、增强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完整准确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增强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首先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十八大通过的党章指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五句话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工作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工作必须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一切为了群众是由我们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的。一切为了群众应当正确处理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眼前现实利益的关系;第二,正确处理对人民群众负责和对领导机关负责的关系;第三,正确处理党员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的关系。一切依靠群众是如何贯彻群众路线的重大问题,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依靠群众,首先要相信群众,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反对少数人的“精英政治”;第二,依靠群众,要正确处理对待领导者的作用,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既要反对盲目的个人崇拜,8也要反对否认领导的作用,崇拜自发性;第三,依靠群众,既要反对命令主义,又要反对尾巴主义。毛泽东同志说:命令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它超过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群众自愿原则,害了急性病;尾巴主义也是错误的,因为它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害了慢性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基本的领导方法,这一领导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坚持这一领导方法,就要努力做到:第一,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先做人民群众的学生,后做人民群众的先生,从人民群众中吸取丰富营养,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增长政治智慧,增强执政本领,反对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唯我独尊;第二,充分发扬民主,正确集中人民群众的意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一言堂”;第三,尊重认识发展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规律,通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实现、修改、丰富和发展领导意见,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继续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得到人民群众真诚拥护和支持的根本所在,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前提。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9众路线教育活动,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进一步弘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做才能使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以发扬光大,才能使党和人民形成真正的鱼水之情呢?首先,要时时想着人民群众,处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我们党制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我们党的基本政策毫无疑问都是从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出发的。比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基本路线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出发,强调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显然,这条基本路线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是与党的根本宗旨完全一致的。可以说,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的,即使有个别时候,个别地方的具体政策偏离了这个方向,我们党也会及时纠正过来。现在的问题是,中央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和单位不能得到贯彻执行,有的各取所需,扭曲了中央政策和精神,有的地方干脆置党的政策于不顾,干着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极少数领导干部甚至侵害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到10了违法的地步。对此,我们必须及时制止,加以纠正。其次,要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影响党群众关系的严重障碍,是典型的不良作风。形式主义主要是知行不一、不求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