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砌片石挡土墙方案6.1挡土墙施工方法挡土墙施工采用平行流水、分段施工法,按照先基础、再墙身、后回填的总体施工顺序组织施工。5.1.1施工工艺流程准备工作→测量放样→平整场地→基槽开挖→基底报验→基底砂砾层铺设→基础定位测量→基础模板支撑→基础砌筑→基础回填→墙身定位测量→墙身砌筑→勾缝→养护→中间交工验收→墙背回填→竣工验收。5.1.2准备工作1)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发现图纸有误或现场与设计不符的及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复查。2)试验人员对挡墙砌筑所使用的砂浆进行配合比试验,物资部门寻找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及抗压强度符合要求的块石料源。3)修建施工临时便道,布置材料堆放场地及备料。4)施工用电、用水线路进行布设。5)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教育培训。5.1.3测量放样技术人员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放设处挡土墙基础的横、纵轴线及标高,并用石灰撒处挡土墙坑槽开挖线。5.1.4基槽开挖挖掘机按照测量放样的位置对挡土墙基槽进行开挖,基槽开挖长度和宽度要均比挡土墙基础大1m,以便于施工人员操作。基槽开挖不得一次开挖到底,距离设计槽底标高20cm时停止开挖,改为人工开挖,以减少对基底原状土的扰动。5.1.4基底检查基底开挖完成后,技术人员要对挡土墙基底地质情况进行检查复核,并报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验槽。基底检查主要是对基底地质条件、承载力、是否存在坑穴等情况进行复核。基底检查属于隐蔽工程应填写好检查记录,留存影像资料。5.1.5基底处理基底检查后,及时按照设计要求对基底用天然砂砾进行铺设,铺设厚度、坡度和压实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5.1.6基础砌筑砌筑前,首先将片石中的风化石,杂质等清理干净。砌筑基础根据厚度的不同分两层或三层砌筑,每层砌筑的厚度30-35cm,但分层不找平,使基础上下交错连成一体。挡土墙基础砌石必须采用铺浆法砌筑,砌筑时,石块宜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砌筑时用砖刀和捣浆棒一起将缝密实,不出现空洞和砂浆不饱满现象。每个段落施工基础时,首先按图纸的要求将沉降缝位置确定且固定好,当砌筑到此时,用沥青麻絮将此隔开。基础砌筑结束后,要对墙体及时进行养护,砌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方可对基础进行回填。5.1.7墙身砌筑基础砌筑完毕后,必须与设计图纸核对,检查几何尺寸与基础顶设计标高是否有偏差,经自检确认符合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后开始墙身砌筑。砌筑前,先将基础表面清理、冲洗干净。为保证墙身位臵及断面尺寸的准确,当底面尺寸放好样后,用木板制成墙身断面挂线样板,将挂线样板固定在沉降缝位臵,在墙端转角点挂线控制墙身的砌筑。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挂线样板位臵、基础沉降缝与墙身沉降缝位臵是否一致、墙身平面位置及外侧坡度,随时纠正不合要求之处。砌筑第一层时,首先坐浆砌筑。墙身分层砌筑且墙体较长时分段砌筑,分段位置设在沉降缝,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差不超过2m。各砌层都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里层,外圈与里层砌块要交错连成一体,并借助瓦刀和捣浆棒将各部位捣固密实,不出现空洞和砂浆不饱满现象。砌体的砌缝宽度,平缝为1.5-2.5cm,竖缝为2-4cm。在铺砌前,将石料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收,但不得残留积水。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12至18小时之内给予养护,继续砌筑前,将砌体表面浮碴清除,再行砌筑。砌筑时,应做到石块大面朝下,适当摇动或敲击,使其稳定。严禁石块无浆贴靠,竖在填塞砂浆后用扁铁插捣至表面泛浆。同一砌筑层内,相邻石块应错缝砌筑,不得存在顺流向通缝,上下相邻砌筑的石块,也应错缝搭接,避免竖向通缝。挡土墙墙身砌筑时,必须搭设安全可靠的脚手架,使砌筑时减轻工作负担和保证砌筑安全,在砌筑时,禁止在已砌好的墙体上抛掷、滚动、翻转和敲击石块,避免振动给下层作业带来不安全因素。墙身砌筑应在墙身内侧及时回填土砂砾,以防止挡土墙倾翻发生安全事故。5.1.8脚手架搭设本桥梁挡土墙砌筑高度最高为8m,为确保施工安全,在墙身砌筑时必须搭设双排脚手架进行施工。⑴施工工艺流程基底检查、放线定位→铺设垫板或垫块→立第一节立杆→安装扫地大横杆、小横杆→安装第二步大横杆、小横杆→安装第三步、第四步大横杆、小横杆,接长立杆,与安装大、小横杆交替进行逐步上升→在操作层铺设脚手板,沿外排立杆设置栏杆→拆除⑵搭设要点①脚手架的地基与基础必须符合地基与基础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脚手架底面标高高于自然地坪不少于5cm,在基础外设排水沟。②脚手架基础验收合格后,按设计放出定位线,将50mm厚的木垫板准确放在定位线上,并将底坐准确放在定位线上。③脚手架的搭设必须配合施工进度,一次搭设高度不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就进行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垂直高度校正,本工程脚手架步距、纵局、横距设为1.8米、1.2米、1.2米。④钢管选用外径48mm的铸铁钢管,脚手架设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距垫板不大于200mm,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⑤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不设置在同一步内,开始搭设立杆时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拆除,立杆顶端伸出高度不小于1.5m。⑥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挡土墙可靠连接,连墙件布设间距为二步三跨设一点,连墙件采用钢管,呈水平设置,形成刚性连接,并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⑦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长度不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或搭接形式。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交错布置,不设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在同步或同跨内的接头间距不小于500mm,且与主接点距离不大于纵距1/3。⑧采用搭接形式,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用三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距搭接钢管端不少于100mm。纵向水平杆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⑨横向水平杆设置在主节点处,用直角扣件扣接,靠墙一端外伸长度400mm,且距墙面装饰面距离不大于100mm。⑩作业层上非主接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纵距1/2。⑾剪刀撑设在脚手架外侧立面两端,中间剪刀撑净距离不大于15m,由底到顶连续设置,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且不小于6m。⑿剪刀撑接长采用搭接形式,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用三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距搭接钢管端部不小于100mm。剪刀撑随脚手架同步搭设。⒀作业层上栏杆和挡脚板设在外立杆内侧上,栏杆高度为1.2m,挡脚板高度为200mm。⒁作业层上满铺脚手板,脚手板铺设可对接平铺或搭接铺设。平铺时,接头处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在130~150mm之间,搭设铺板时,接头必须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大于200mm,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小于100mm。⒂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往下计,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⑶双排脚手架拆除①脚手架拆除前由技术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②脚手架拆除前,全面检查脚手架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并清除脚手架上杂物。③脚手架拆除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④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挡土墙双排外架搭设图45~60度端头端头排水沟挡土墙模板架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⑤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⑥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增设连墙件和横向斜撑。(4)搭设防护网,防护网的搭设要美观,实用。(5)检查与验收①在搭设脚手架前,对钢管和扣件进行检查。对新钢管和新扣件检查其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对旧钢管检查锈蚀程度和弯曲变形,超过规范要求严禁使用。对旧扣件检查有无裂缝、螺检滑丝等问题,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更换。②对木脚手板检宽度、厚度材质以及腐朽问题,其宽度不小于50mm,材质为杉木或松木,两端用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③脚手架在搭设中,随时检查立杆垂直度,横向水平杆高差、扣件安装,剪力撑以及脚手板外伸长度。其中扣件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用扭力板手检查,按随机取样的方法进行。④脚手架在使用中检查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构造是否符合要求,一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荷载是否超载。⑤脚手架检查与验收应分时分段进行、在基础完工搭设脚手架前、作业层施加荷载前、每搭设完工10~13m高度后、达到设计高度后,遇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停用超过一个月等情况下进行检查验收。5.1.8泄水孔墙身在高出地面30cm以上部分分层设臵泄水孔。泄水孔间距2-3m上、下排交错布置,孔内预埋外径10cmPE排水管,排水管口采用透水土工布过滤层。5.1.9伸缩沉降缝按照图纸设计沉降缝间距为10~15m,缝宽2cm,沉降缝内沿内、外、顶三边用沥青麻絮填塞。施工时先将遗留在原缝内的水泥砂浆或小石块等清理干净。5.1.10勾缝勾缝采用凹缝,勾缝砂浆宜用过筛砂,勾缝砂浆强度不应低于砌体砂浆强度,勾缝应嵌入砌缝内20mm,勾缝前须对墙面进行修整,再将墙面洒水湿润,勾缝的顺序是从上到下,先勾水平缝后勾竖直缝。勾缝后应用扫帚用力清除余灰,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避免砌体碰撞、振动、承重。成活的灰缝应深浅一致、交圈对口、密实光滑、搭接处平整,阳角方正,阴角处不能上下直通,不能有丢缝、瞎缝现象。灰缝应整齐、拐弯圆滑、宽度一致、不出毛刺,不得空鼓、脱落。勾缝效果见下图示:5.1.11养生砌筑好的基础、墙身等用草袋将其覆盖好,并及时洒水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