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方向社会工作专业方向定位于社区管理与服务方向和企业社会工作方向。二、培养目标社会工作专业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以司法社会工作构建基层社会和谐为主线,培养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社会工作基本理论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具备较强法律服务能力的新型专业社会工作者。社区管理与服务方向培养掌握社区工作的基本理论,熟知国家社会保障、社区工作法规,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比较强的公关协调能力,具备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城乡基层工作、社区规划、社区建设与服务、社区矫正及人民调解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企业社会工作方向培养掌握企业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熟知国家社会保障、企业劳动管理、职工权益保障、调解劳资纠纷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比较强的公关协调能力,具备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巧来协调企业员工与企业高管、企业工会机构、工作环境之间的能力,构建和谐企业所需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三、培养要求本专业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增强毕业生在社区管理与服务、大型企事业单位社会工作等领域择业竞争力为主要方向,以司法社会工作构建基层社会和谐为主线,培养学生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技能与方法,特别是掌握理论与实证分析方法,解决基层社会矛盾与问题的基本能力。具体而言,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养和能力:(一)思想政治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社会道德。(二)专业技能素质培养本专业学生具有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职业价值理念;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各种技能与方法,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具有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以及法学、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跨学科知识、方法,分析、解决社会工作专业问题的能力。1、知识结构表一知识结构知识模块对应主要课程基础理论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专业理论知识中国社会思想史、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概论、法理学、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心理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信访学等技能基础知识社会统计学与SPSS、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公共关系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福利思想、社会政策与法规、文秘与公文写作、社区概论、组织行为学、民法学等技能专业知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心理咨询方法与技巧、社区工作实务、企业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弱势群体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民事诉讼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22、能力结构表二能力结构能力模块能力要素1.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1.1专业认知能力1.2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能力1.3社会调査与统计能力1.4综合运用社工专业方法的能力1.5心理咨询与服务能力1.6法律服务能力1.7研究创新能力2.专业基本技能3.1就业能力3.2问卷设计能力3.3团队建设能力3.4社区服务与管理能力3.5企业劳资关系协调能力(三)文化素质掌握一门外语并能运用其进行业务工作;熟悉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相关业务;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树立终身教育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更新的能力和向相关专业拓展的能力。(四)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沟通和协调能力较强四、能力分析表表三能力分析表综合能力专项能力能力要素课程或实践1.基础素质与能力1.1政治素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社会道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入学教育和军训等1.2人文素质沟通协调能力,亲和力,适应能力与责任感等大学语文、公共关系学、法理学等1.3分析运算能力演绎归纳推理能力,逻辑推理与综合能力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1.4英语应用能力听、说、写、译等能力大学英语等31.5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能力计算机与网络方面的基本应用能力,能够在迅速变化的信息社会中,收集、分析、应用和处理各种信息,了解、选择、使用和评价相关技术以及在工作中应用技术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1.6组织管理、语言表达、人际交往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能够创造性地、批判性地和策略性地思考,做出有效决定,解决各种问题,实现预定目标,能够掌握文字与语言表达技巧,设计、参与、控制和评价在不同情境中的交流活动,能够与他人交往,以期有效地工作,并在各种情境中积极参与群体互动大学语文公文写作1.7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沟通和协调能力较强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调查2.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2.1专业认知能力全面认识专业,培养专业价值观专业导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伦理2.2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西方经济学法理学管理学会计学2.3社会调査与统计能力具有运用专业方法开展社会调査与统计的能力社会统计学与SPSS社会调查研究方法2.4整合性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能力具有整合运用社工专业方法开展专业服务的能力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42.5心理咨询与服务能力具有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咨询方法与技巧,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能力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方法与技巧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社会保障概论社会福利思想弱势群体社会工作2.6法律服务能力具有运用法律知识化解纠纷的能力民法合同法公司企业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民事诉讼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政策与法规司法社会工作2.7研究创新能力具备初步从事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能力;具备针对社会工作领域的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性观点的能力;中国社会问题科技竞赛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创新思维训练3.专业基本技能3.1就业能力掌握就业技巧和就业方法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设计3.2团队建设能力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团队建设训练项目训练3.3社区服务与管理能力掌握开展社区服务与管理的方法与技巧现代社区概论民政工作概论社区物业管理与实务社区工作实务矫正社会工作3.4企业劳资关系协调能力掌握协调企业劳资关系的方法与技巧组织行为学企业文化与工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谈判学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4.职业资质证书证书名称培训机构发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司法部5五、学制、学位与最低学分要求学制四年,学完规定课程,修满170学分,成绩合格者,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社会工作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六、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表包含集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含课程实验教学等内容,具体要求参见表二。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有:入学教育和军训、认知实习、社会调查、机构见习、志愿服务、社会工作专题讲座、专业模拟实验、毕业论文写作及毕业实习等。表四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实践教学项目学分周数安排学期实践方式入学教育和军训(含军事理论)331集中认知实习2(2)3、5集中、分散社会调查2(2)2、4假期机构见习2(2)4、7假期志愿服务2(2)6假期学年论文2(2)6集中社会工作专题讲座777集中专业模拟实验888分组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11118集中合计39学分七、课程结构比例表五课程结构比例课程类别学分学时课程理论教学学时课程实验教学学时课程实习实训学时占学时比例公共基础课528718165512833.6%专业基础课488267309631.9%专业课3253243210020.5%29.2%专业方向课14226193338.7%公共选修课81361365.3%总计15425912309282128100%八、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表六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比例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占学时比例课内实验教学1728211%集中实训教学3966326%合计5694537%注: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安排综合性、设计性实验6九、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1、主干学科社会学、法学、管理学2、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法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导论、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保障概论、西方经济学、社会福利思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与法规、司法社会工作、现代社区概论、社区工作法律导论、企业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等。十、相近专业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学十一、教学时间安排总表表七教学时间安排总表一二三四合计12345678入学教育和军训(含军事理论)33课堂教学14171717171710109复习考试222222214机动111111118认知实习⑴⑴(2)社会调查(假期)(1)(1)(2)机构见习(假期)(1)(1)(2)志愿服务(2)(2)学年论文(2)(2)形势与政策(含就业指导)(7)社会工作专题讲座77专业模拟实验法庭旁听88毕业实习、毕业论文1111总周数2020202020202020160十二、教学进程表(另附)学年学期项目7十三、拓展学分表八素质拓展计划表项目内容学分科研项目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其研究工作得到项目主持人的认可,项目完成且通过评审鉴定。国家级6省级4厅级2校级1学术论文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应标明铜陵学院为第一发表单位;第一作者得满分,第二作者得满分的70%,第三作者得满分的50%,第四作者不计分,并四舍五入取整记学分。)国家级重点8国家级6省级4市级2其他1学科竞赛⒈参加“挑战杯”等各种学术、科技竞赛活动。⒉同一作品(事项)在不同级别的竞赛中获奖,取最高奖,不累计。⒊参赛获奖的为项目组,若排名无先后的,则每个成员均可享受获奖相应等级的学分;若排名有先后的,则第一作者得满分,第二作者得满分的70%,第三作者得满分的50%,并四舍五入取整记学分。⒋原则上只认定学校事先认可的各类正规学科竞赛。国际级获奖10入围7国家级特等奖8一等奖7二等奖6三等奖5省部级特等奖5一等奖4二等奖3三等奖2.5学校级一等奖2.5二等奖2三等奖1.5系级一等奖1.5二等奖1三等奖0.5学术讲座每参加5次各种学术讲座,提供学术讲座记录,并针对某个研究领域整理不少于5000字符的研究综述。2文体活动⒈参加各种文化、体育、艺术等活动(包括运动会、演讲、辩论、音乐、舞蹈、作文、戏曲、书法、摄影、DV、多媒体设计等)。⒉若按名次颁奖,第一名视为一等奖,第二名视为二等奖,第三名视为三等奖。⒊同一作品(事项)在不同级别的竞赛中获奖,取最高奖,不累计。⒋参赛获奖的为项目组,若排名无先后的,则每个成员均可享受获奖相应等级的学分;若排名有先后国家级一等奖6二等奖5三等奖4省部级一等奖4二等奖3三等奖2.5校级一等奖2.5二等奖2三等奖1.58的,则第一作者得满分,第二作者得满分的70%,第三作者得满分的50%,并四舍五入取整记学分。⒌原则上只认定学校事先认可的各类正规文体竞赛。系级一等奖1.5二等奖1三等奖0.5社团活动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评为先进个人;或所在社团被评为先进集体,在其中被认定为成绩突出者。先进个人国家级6省部级4学校级2系级1先进社团中成绩突出者1~5社会实践参加社会调查或暑期社会实践,并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实践报告;或在此基础上被评为先进个人。(此项不含毕业实习。)先进个人2有符合条件的实践报告1资格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初级4中华人民共和国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三级以上4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通过4保险代理资格证书通过2国家职业汉语能力资格证书高级2摄影师资格证书通过2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