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篇社会工作方法第1页共10页第七章社会个案工作1.社会个案工作的定义社会个案工作是这样的一种工作方法,它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运用有关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各种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对案主进行工作;它通过提供物质帮助、精神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协助案主解决困扰他或他们的问题,并改善其人际协调能力,完善其人格与自我,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以维护和发展个人或家庭的健全功能,增进其福利。2.案主问题的主要来源其一,个人生活的环境造成的问题。其二,个人人格内在因素造成的问题。其三,个人外部状况与内在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问题。3.社会个案工作的本质(P102)个案工作除了提供必要的资源以改善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心灵的直接影响以增进人们的人际适应能力”(里士满),促使个人及其家庭改变心理姿态、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强化其适应生活和环境的能力,促进其潜能的进一步发挥,以促成建设性的自我发展与成长。只有这样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止旧问题的复发,阻止新问题的产生。4.查默斯的“程序指引”救济理论(P103)1819年,查默斯(ThomasChalmers)牧师在英国圣约翰(St.John)教区任职时创造了“程序指引”的救济理论。他认为人类道德上的缺陷,如懒惰、酗酒、赌博等等,是致贫的真正原因,要解决贫困问题,必须从激发其道德感入手。强调“个别化”的方法是社会个案工作方法的肇始。5.“友善访问员”相关内容(P103)1869年,慈善组织会社(COS)在英国成立后,接受了查默斯的理论,反对公共救济,主张应该让贫民尽其所能维持其生活。他们聘用了“友善访问员”来访视贫困家庭。友善访问的目的,一是查证案主有无受助的必要,二是以道德劝说来鼓励案主自立与自助。(P103)6.1965年,美国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把社会个案工作的派别大致分为四派,即功能学派、心理与社会学派、问题解决学派、行为修正学派。(一)功能派个案工作功能派个案工作在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美国宾州大学社会工作学院,1920年由弗洛伊德的门徒兰克(QtteRank)倡导。功能派个案工作以兰克的自我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功能派的特点表现在它对社会工作目标以及社会工作机构功能的定位上。功能派认为,不同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担着各异的社会功能,而这些功能正是整个社会正常运转与各个个体良好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二)心理与社会学派个案工作1937年,汉弥尔顿(GordenHamilton)在《个案工作基本概念》一文中首次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心理与社会学派以行为科学为基础。心理与社会学派把人的行为及其障碍放在社会中考察,它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成长,人所遭遇的问题也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心理与社会学派受心理分析的影响较大,它重视对于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与行为机制的剖析。(三)问题解决派个案工作问题解决派个案工作是珀尔曼(HarrisPerlman)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四)行为修正派个案工作(P108)行为修正学派则以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个人的行为是在外在环境的刺激和制约下形成和改变的,并强调通过学习过程改变行为。社会工作者托马斯(E.J.Thomas)1970年提出五种行为修正派的类别。其基本的有三类:反应制约、操作制约、社会学习。行为修正派特点:其一,它强调可观察的行为,要求以客观的名词来描述行为,且描述的行为必须是可观察、可量化的,反对使用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其二,它撇开对人的内在心理机制的分析诊断,直接从行为着手,作为修正行为的出发点。其三,行为修正派个案工作主要是一种治疗方法,它以削弱不适应行为,增加适应行为为主要目的,其理论主要表现为针对不同类型行为制定修正行为的一系列方法与技巧。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篇社会工作方法第2页共10页7.危机导向的短期治疗方法(P110)危机处理是一种短期的治疗方式,其治疗目的在于减少灾变的当下压力;协助个人以潜在的心力、体力、人际关系与社会资源来应付灾变情境。8.任务中心的个案工作(P110)任务中心的个案工作由里德与爱泼斯坦(Reid&Epstein)所提倡,综合了危机干预、问题解决与功能调适三种方法,具有短期个案工作的特征。在专业人员短缺的情况下,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助人方法。9.成功的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构成(P111)成功的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由工作者与案主的三种互动构成。其一,案主对工作者的互助。其二,工作者对案主的互动。其三,又是案主对工作者的互动。10.社会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P112)(1)个别化原则。(2)接纳的原则。(3)承认的原则。(4)同情、关怀的原则。(5)非评判的原则,即工作者的角色是了解和帮助案主,而不是判断或责备他。(6)案主自我选择的原则,即承认案主有自己选择和决定权利与需要。(7)保密性原则,即保守案主在专业关系中所显露的秘密。11.转移与反转移作用(P114)(1)转移作用是精神医学上常用的名词,意指把对某人的特殊感受或态度转移到其他人身上。案主在个案工作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感情转移作用,案主不把工作者看作帮助他解决问题的专业人员,而是把早年情感生活经验中对某特定人(尤其是父母)的特殊感受或反应投射到工作者身上,把他当作案主早年情感生活经验中的某特定人看待。转移反应有正向与负向两种。正向的转移反应包括情绪的依恋和理想化,甚至于把异性工作者当作恋人等。负向的转移则有敌意、激动或愤恨等,表现在顺从的、无助的、抗拒的、否认的或追求赞许等行为上。(2)所谓反转移作用指工作者将压抑的情感反应或经验转移到案主身上。反转移反应常常使工作者对案主采取过分认同或认同过少的态度。12.会谈的含义会谈是个案工作的主要工作形式,贯穿于个案工作的全过程。工作者通过会谈了解案主的情况、需要,并通过会谈及其他方式协助案主处理其困难、问题。13.会谈的特点与形式(1)会谈内容是根据会谈目的确定的。(2)在会谈过程中,工作者与案主的角色与职责有明确的区分。(3)在会谈中,工作者的提问与应对是经过详细计划、深思熟虑、有意识地选择后形成的。(4)会谈时间的确定、地点的选择,以及会谈时间的长短都经过正式安排(紧急情况除外)。(5)会谈不是娱乐性,所以不愉快的感受不应加以避免。(6)会谈的形式有传统的个别会谈,还有家庭会谈、夫妻联合会谈与团体会谈等。14.会谈的阶段(P118)第一,开始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使社会工作者与案主间彼此认识,共同确定会谈的内容。第二,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会谈的主要部分。会谈的各种活动是针对会谈目的而设计的,工作者必须运用他的技巧把他与案主之间的互动朝着会谈的目的推进;同时他要设法维持彼此舒适满意的气氛,建立并发展良好的关系。第三,结束阶段。在此阶段,工作者应有意识地协助案主从强烈的情绪中摆脱出来,恢复平静的心境,而不宜让案主带着未平息的情绪离开会场。结束会谈的同时,工作者还需为下一次会谈作准备。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篇社会工作方法第3页共10页15.访视的含义访视就是工作者亲身进行实地观察,以了解情况。16.访视的原因案主会谈所提供的资料有时会因案主的片面表达而失去真实性,因此,个案工作者应当进行实地访视,用专业眼光亲自进行观察和判断,获得更客观、更全面的资料,以补充和修正案主提供资料的不足与偏差。17.访视的注意事项(1)明确访视的目标。(2)做好访视的准备。(3)选择访视的时间。(4)访视者的服装。(5)访视者的态度。18.记录的含义与内容记录是指工作者在与案主接触的过程中把案主情况及其处理过程详细地记载下来,记录的内容包括一般的基本资料、案主的问题、案主对自己问题的看法以及工作者对案主问题的分析、处理经过等。19.记录的目的(P119)记录是指工作者在与案主接触的过程中把案主情况及其处理过程详细地记载下来,记录的内容包括一般的基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等)、案主的问题、案主对自己问题的看法以及工作者对案主问题的分析、处理经过等。记录主要有三个目的:其一,录以备忘。其二,如果出现案主需要转案或工作人员发生变动,记录可以帮助新的工作者了解案主。其三,良好的记录可以应用在社会研究、社会计划和教学中。20.记录的主要方式(P120)(1)流水账式(2)对话方式(3)分段方式21.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P120)(1)申请与接案。(2)研究与资料收集。(3)诊断与服务计划。(4)服务与治疗过程。(5)结案与评估第八章社会团体工作1.社会团体工作的定义(P126)社会团体工作以社会团体为工作对象,在团体工作者的协调下,或通过团体情境与团体互动实现娱乐、教育与治疗者的目标,或通过团体的共同努力达到社会行动,从而促使社会变迁,促进整个社会繁荣。2.社会团体工作的目标(P127)社会团体工作的三个主要目标:(1)治疗的目标:矫治不恰当的人格、行为与态度,提供解决特定问题的信息和途径,恢复与发展个人的社会功能。(2)发展的目标:提供社交和娱乐的机会,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和全面发展。(3)社会行动:通过团体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3.社会团体工作的特点(P128)(1)社会团体工作所适用的团体的性质。(2)由社会团体工作者参与并指导团体的活动。(3)以团体情境与团体互动作为个人发展与治疗的基础。4.适用团体工作的团体类型(P129)(1)休闲团体。(2)休闲技艺团体。(3)教育团体。(4)自助团体。(5)社会化团体。(6)治疗团体。(7)病人自治团体。(8)行动团体。5.社会团体工作的历史(P130)(1)社会团体工作被作为一种社会服务的方法是从1844年英国创立的具有教会北京的青年会组织开始的。青年会的创始人威康斯。(2)1906年成立美国儿童乐园及康乐协会,现改称全国康乐协会,康乐运动由儿童扩展到青年与成人。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篇社会工作方法第4页共10页(3)1933年,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被引入团体工作。杜威《教育及社会变迁》(4)20世纪30年代,团体工作者开始接受研究、诊断与治疗的医疗模式。(5)1935年,美国全国社会工作会议增列团体工作部门。(6)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团体工作形成了多种实施模型,并进一步朝专业化的方向发展。6.社会目标模型(P132)惠特克(Whittaker)。社会目标模型把团体工作的目标定位促成社会行动,从而实现社会的变迁。7.治疗模型(P133)也成为临床模型或处理模型。治疗模型认为,社会团体工作的目标在于通过团体经验来治疗个人心理、社会与文化的适应不良问题。8.交互模型(P133)又称居间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团体的目标在于团体成员的交互影响,共同活动,分享情感。9.发展模型(P133)发展模型又称过程模型。发展模型吧团体理解为有其内在演化逻辑的生命有机体,团体的发展是团体生长、成熟、衰落的过程。团体的运动必定会经历一个有一个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前后关联。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与任务。10.折中模型(P134)折中模型是克莱因在综合前面的各种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折中模型反对教条式地应用各种实施模型,认为任何团体工作的实施不可能之用单一的方法。它强调团体发展的动力在于团体本身而不是工作者,所以团体工作者应放手让团体成员负起责任。11.社会团体工作的原则(P134)(1)人的社会需要的原则。(2)团体目标明确化的原则。(3)引导团体互动的原则。(4)团体民主自决的原则。(5)形成团体组织与制度的原则。(6)运用社会资源的原则。(7)评估的原则。12.西伦与迪克曼的四阶段模型(P136)第一阶段:团体成员迫切期待强有力的领导者出现,他们希望能尽快有所作为。第二阶段:挫折与冲突时期。在团体内部没有建立稳定的权力关系时,团体内部可能出现对领导地位的期望与挑战,接踵而来的是挫折与冲突。第三阶段:这是团体中可能出现一种故步自封的态度和不计任何代价避免冲突的愿望。第四阶段:这时团体成熟地维持着以团体为中心的原则,同时也意识到团体中个人的权利及相互影响。13.加兰、琼斯与克洛德尼的无阶段模型(P137)(1)相互熟悉与亲近。(2)权利与控制:当成员觉得团体有满足他需要的能力时,他就会积极地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