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社会化第一节社会化的含义与内容一、社会化的定义(掌握)(一)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的定义1、弗洛姆的定义社会诱导社会成员去做那些要想使社会正常延续就必须做的事,它是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2、赖兹曼的定义没有任何一个儿童是在完全的真空状态中成长起来的,从婴儿出生的时候起,他就受着各种不同的人物和事件影响,而这些人和事塑造了他对世界的认知,个体意识到它所属的社会的各种价值并把它们都吸收进去的过程。3、安德烈耶娃的定义社会化是一个两方面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通过加入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系统途径掌握社会经验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个体对社会关系系统的积极再现的过程。4、霍兰德的定义(目前被广泛采用)一个婴儿是带着众多的行为潜能来到人世间的,这些行为的发展有赖于各种复杂因素的相互联系,包括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在人类社会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些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这个过程叫做社会化。(二)我国社会心理学者的定义1、一般的定义:社会化是人在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中形成自己个性的过程,是人们能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吸收社会价值文化、发展和丰富自己个性的过程。22、沈德灿的定义: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指出,社会化是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3、时蓉华的定义:从社会文化传承角度来看社会化,把社会化看成是文化的继承,是使社会发挥维持与继承的作用。4、陈元晖的定义:提出“濡化”,即社会化的观点,也是从社会文化传承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化起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人类长期所积累下来的文化为中介而起作用的。(三)本书的定义1、上述观点的共性:第一,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技能、知识、价值、动机以及在社会群体中应该扮演的角色的过程,它使个体知道社会或群体对其有哪些期待,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第二,社会化是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让自然人变为一个社会人;第三,社会化是使社会和文化得以继承的手段。2、本书的定义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二、社会化的历程(了解)1、儿童期社会化(基本社会化)基本社会化:指个体在儿童期学习生活知识、语言,培养其他认识能力、掌握行为规范、建立感情联系、确立道德及价值判断标准的过程。大约3个月,婴儿能辨认照料者的面貌,必须开始发出和接收强烈的情感信息。12-18个月,对外部世界产生兴趣,发展语言,理解符号。33-6岁,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抽象概括能力比较差。学龄初期,学校使其身心得到集体锻炼,心理逐渐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2、青春期与青年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为未来角色及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的社会学习过程。3、成年期社会化(初级社会化)初级社会化:在一个人的早期阶段为各种承认生活角色所作的基本准备(包括基本社会化和预期社会化)——已经完成,个体的自我已经发展起来,但是个体的人格依然在成长变化。继续社会化(发展社会化):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变化,个体将随环境和自身状况的变化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接受新的期待和要求,承担新的责任、义务和角色,以适应这些新的挑战的过程。4、再社会化再社会化: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再社会化的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强制性的;二是非强制性的。三、社会化的内容(掌握)1、道德社会化(1)定义: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研究方法:谈话法——通常向孩子提出一对实例,询问情境中个人行为的好与坏。研究结果:3岁前,前道德阶段,多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对待;43-7岁,他律道德阶段,多从行为的效果做判断;7-12岁,道德主观论阶段,判断行为的是非依靠行为背后的动机来判断。(3)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研究方法:沿用了皮亚杰的方法,但目的是借助道德两难的问题情境(即著名的“海因茨难题”),了解儿童道德判断后如何说明其判断的理由,即探讨儿童对道德判断的内在认知心理历程。研究结果:道德发展阶段论——三个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前习俗道德期。第一阶段,避罚服从取向,不从行为本身着眼,而从行为带来的后果着眼,如果后果带来奖励行为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对行为对错的判断持利益交换的观点,帮助别人是为了希望别人帮助自己。第二时期:习俗道德期。第一阶段,乖孩子取向,即对行为对错的判断多以符合家庭社会期待的乖孩子为标准;第二阶段,遵守法规取向,开始认同社会规范、自觉遵守的义务与责任。第三阶段,后习俗道德期。第一阶段,社会法制取向,对行为的对错判断多以合于社会大众权益所定的法规为基础,个人行为符合公定法规者为对,违犯公定法规者为错;第二阶段,普遍伦理取向,个人根据其人生观与价值观,建立了真理和正义的一致性与普遍性信念。(4)中国传统道德社会化的主要途径第一,家教。以“孝”为核心;尚勤俭,戒奢侈;尚谦逊,戒浮躁。5注重习惯的培养,利用亲子关系加深道德情感,始于家庭,移于社会。第二,尚贤。从春秋时期开始倡导和实施的一项整治措施,是指国家提倡尊重贤人,推举、选拔、任用贤人,实行贤人治国。对中国传统道德社会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于明确社会成员的角色及其相应的权利义务和道德要求,利用社会舆论和奖惩措施实现社会尊师重教等起着重要的作用。(5)中国现代社会的道德社会化研究罗毅的研究:中国人道德感情的基本特点和道德社会化的主要途径;章志光等的研究:提出品德形成三维结构的设想;郑晨的研究:时代变迁导致中国人的道德观念的变化;陈会昌、李伯黍:当代中国人或当代中国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及道德判断等问题。2、政治社会化(1)定义政治社会化是个体逐步接受与获取被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或者说是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一般社会化的核心。国家意识或爱国情操的培养是公民的政治态度与政治意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心理学家海斯和托尼的研究发现儿童的国家意识依三个连续阶段逐渐发展:第一阶段:国家象征期。升国旗、唱国歌、悬挂领袖肖像是培养儿童国家意识的途径。第二阶段:抽象国家观念期。儿童通过自己或家庭所享有的公民权利、履行的社会责任、参加的各种社会活动来培养国家意识。6第三阶段:国际组织系统期。儿童随年龄增长逐渐知道世界由许多国家所组成,他们所在的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一员,爱国观念扩展到自己所在国家在国际上所承担的职责。3、法律社会化(1)定义法律社会化是关于法律信仰的形成、法律准则规范的内部化及法律遵从行为等方面问题的社会化过程。(2)美国心理学家塔普的研究——法律社会化发展的三阶段第一阶段:先习俗阶段,关键在于服从。第二阶段:习俗阶段,关键在于维持规则。第三阶段:后习俗阶段,关键在于制造规则。(3)霍根的研究霍根认为法律社会化包括了对规则的遵从、对社会期望的敏感和他人生活的关心以及观念的成熟等。(4)我国李伟民的研究考察了自小学到大学的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法律观念的发展,得出了和塔普相类似的发展模型。(5)张积家、王慧萍的研究做了相关青少年法律社会化问题的研究,将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道德和情感定向阶段;法律和理智定向阶段。第二节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掌握)一、社会环境因素1、家庭7各种家庭因素,诸如父母的文化素养、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气氛、父母的表率等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儿童的社会化及个性的形成。宁静和谐的家庭,会使孩子感到安全愉快、生活乐观、信心十足、情绪安宁、待人和善。气氛紧张的家庭,使孩子容易形成忧郁、不信任感和情绪不安的个性特征。虽然家庭在个体最初社会化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父母工作繁忙,与孩子面对面接触大为减少,因此家庭以外的社会化主体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2、学校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的影响逐渐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儿童在学校获得其在社会和文化传统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政治意识、政治态度的培养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儿童在学校扮演学生、同学、朋友等社会角色,接受纪律的约束、学习各种规范、接收各种形式的评价,从而表现出自我控制、与人友好相处、服从指导等。3、同辈群体自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同班同学、同龄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儿童在与其相处中建立独立性,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缺乏对社会人生的实际了解,缺少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4、大众传媒电影、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使个体有效地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灌输各种道德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心理学家布鲁默、社会学家豪斯:电影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犯罪倾向和行为。沃尔森姆:阅读漫画书可以导致青少年犯罪,漫画书的内容给儿童提供危险、扭曲的世界观,改变儿童对现实的看法。多数研究者认为:电视暴力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侵犯行为与侵犯倾向。8网络的优点:使个体方便高效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生活技能;网络的虚拟世界使青少年能够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利于对不同角色的领悟理解;网络的匿名性助于个体个性的培养、独立自主意识的提高。网络的缺点:暴力色情信息极大威胁青少年社会化;网络的非现实性让青少年沉迷在虚拟的世界中,造成对现实社会的认同危机;网络传播信息的异质性容易导致青少年的认识偏差。二、文化对社会化的影响1、不同社会文化中的独特之处,对个体的社会化进而对不同民族成员的共同人格与社会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重要缔造者之一。2、文化常常通过某种方式和途径进入到民族成员的心理结构中,这就是文化的内化。3、个体将文化直接纳入自己的心理结构中,并调整和改变自己的心理结构,进而进入到民族成员的认知结构,形成某种特定的认知图式,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民族心理。4、民族心理是受到文化熏陶而形成的,民族性格则是文化积淀的结果。第三节社会角色概述一、社会角色的定义(掌握)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社会角色主要包括三种含义:社会行为模式;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符合社会期望。9社会角色并不是单方面的行为表现,而是统一社会关系里相对应的角色之间交互影响的行为。二、社会角色的分类(掌握)1、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1)理想角色,也称期望角色:指社会或团体对某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设定的理想的规范和公认的行为模式。理想角色可以是明文规定的,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理想角色属于社会观念的形态。(2)领悟角色:是个体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的理解。领悟角色属于个体观念形态。(3)实践角色:是个体根据其对角色的理解而在执行角色规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行为。实践角色属于客观现实形态。(4)角色差距:在现实生活中,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三者之间不可能完全一致,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这种差距就是我们所说的角色差距,它是由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主观因素在于个人领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差异,客观因素在于社会环境和实践过程中客观条件的不可预料和控制。2、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1)先赋角色:指个人与生俱来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的角色,它通常建立在遗传、血缘等先天的或生物的基础之上,由社会规定的角色也属于先赋角色之类。(2)自致角色: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活动而获得的角色。自致角色的获得需要具备独特的素质、才能、技巧和特殊的训练。3、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10(1)规定性角色,也称正式角色:指角色扮演者的行为方式和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角色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要求理想角色和实践角色高度一致。(2)开放性角色,也称非正式角色:指个人可以根据对自己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自由地履行角色行为。4、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认为,只要人们聚在一起组成一个群体或社会,并在其中发生互动,则必然有一部分人拥有支配权,而另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