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社工专业)填空题:1.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两种形式。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一般观察法)与(参与观察法)。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访谈法),另一种是(问卷法)。6.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7.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8.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9.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强制性的),二是(非强制性的)。10.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的主要标志有(物-我分化)、(人-我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11.根据希金斯(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的自我)与(应该的自我)。12.伍德(Wood,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向上比较)、(相似比较)与(乡下比较)三种。13.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14.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角色内的)冲突和(角色间的)冲突。15.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16.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17.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和(行动产生的环境)。18.琼斯与戴维斯(Jones&Davis,19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19.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亲身经验);二是(社会学习)。20.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构成。21.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22.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和(增加新的认知)。23.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和(情感性)三个特点。P12224.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P12125.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个人特征外,还有熟悉、(接近)、(相似)和(互补)。P129-13126.斯腾伯格认为:爱情体验具有(亲密)、(激情)与(承诺)三种成分。P14427.舒茨(W.C.Schuts)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P12328.根据攻击方式的不同,攻击行为可分为(言语)攻击和(动作)攻击。P18129.根据攻击行为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攻击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行为和(敌对性)攻击行为。P18130.解释攻击行为为什么会产生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挫折—攻击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31.暗示可以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反暗示)和自我暗示四种类型。P22432.社会心理学家一般都把模仿分成(无意)模仿和(有意)模仿两类。P22233.服从根据服从的对象一般可分为:对(他人)的服从和对(规范)的服从。P21834.他人暗示可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和(反暗示)。P22435.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分两种:(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P20736.领导是一个过程,是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过程,它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个因素所构成。P25137.勒温等人把群体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P23838.多伊奇(M.Deutsch)和克劳斯(R.M.Krauss)于1960年进行的“运输竞赛”研究是一项说明(竞争)与(合作)之间关系的经典研究。P239单选题:1.下列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C)。A.父亲B.朋友C.外交官D.妻子2.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是(B)。A.警察B.朋友C.外交官D.法官3.儿童期社会化被学者们称为(B)。A.初级社会化B.基本社会化C.预期社会化D.再社会化4.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C)。A.初级社会化B.基本社会化C.预期社会化D.再社会化5.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D)。A.初级社会化B.基本社会化C.预期社会化D.再社会化6.下列有关文化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C)。A.文化具有普遍性B.文化具有共享性C.文化具有遗传性D.文化具有整合性7.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C)。A.初级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8.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B)进行比较。A.比自己强的人B.与自己类似的人C.比自己差的人D.自己不熟悉的人9.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C)。A.理想自我B.实际自我C.心理自我D.应该自我名词解释:10.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别人对他的看法,这种现象属于(C)。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宽大效应11.罗森塔尔等(Rosenthal&Jacobson,1968)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A)。A.皮克马利翁效应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光环效应12.三度归因理论(cubetheory)是由(A)提出来的。A.凯利B.海德C.维纳D.库利13.根据维纳(Weiner)的归因模型,下列属于稳定内因的是(C)。A.运气B.任务难度C.能力D.努力14.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A)看作是稳定的外因。A.任务难度B.机遇C.能力D.努力15.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B)看作是暂时的外因。A.任务难度B.机遇C.能力D.努力16.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D)看作是暂时的内因。A.任务难度B.机遇C.能力D.努力17.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C)。A.宽大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18.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C)。A.选择性B.双向性C.整体性D.易出偏差性19.“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D)会影响社会认知。A.经验B.需要C.价值观念D.情感状态20.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容易接受其他青年人的劝说,这体现了劝说者的(B)对态度改变的影响。A.权威性B.相似性C.吸引力D.可信赖性21.社会判断理论认为,当一种新观点处于个体的(D)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改变。A.接受区B.潜意识区C.拒绝区D.不明朗区22.有关态度改变的社会判断理论是由(A)和霍夫兰的(Hovland,C.L.)在1961年首次提出的。A.谢里夫B.卡茨C.史密斯D.费斯汀格23.认知失调理论是由(D)提出的。A.海德(Heder)B.凯尔曼(Kelman)C.谢里夫(Sherif)D.费斯廷格(Festinger)24.卡茨(D.Katz)于1960年提出了有关态度形成与改变的(A)。A.功能理论B.三阶段理论C.社会判断理论D.学习理论25.爱情三角理论由(C)提出的。P144A.伯克威茨(Berkwitz)B.李(Lee)C.斯腾伯格(Sternberg)D.鲁宾(Rubin)26.心理学家雷维奇(P.Lewicki)通过利用“雷维奇人际关系测量游戏”方法对一千对夫妇进行研究,把人际关系归纳为(D)种类型。P125A.5B.6C.7D.827.挫折—攻击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和米勒(N.E.Miller)等人在1939年提出的。P190A.伯克威茨B.多拉德C.弗洛伊德D.班杜拉28.“三个和尚没水吃”属于一种(C)现象。P210A.社会抑制B.社会促进C.社会惰化D.从众29.著名的阿希三垂线实验证明了(C)现象的存在。P213A.模仿B.暗示C.从众D.服从30.个体受到外界压力,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叫做(C)。P218A.顺从B.从众C.服从D.盲从31.“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未曾偷”的故事说的是一种(D)。P224A.直接暗示B.间接暗示C.自我暗示D.反暗示32.米尔格拉姆(Milgram)的经典电击实验证明了(D)行为的普遍存在。P218A.模仿B.暗示C.从众D.服从33.下列属于正式群体的是(C)。P233A.同乡会B.集邮爱好者协会C.学校的班级D.高校里的诗社34.下列属于非正式群体的是(B)。P233A.机关的科室B.集邮爱好者协会C.学校的班级D.工厂的班组名词解释:1.再社会化: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2.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3.规定性角色:是指角色扮演者的行为方式和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角色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4.自我美化:个体以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解释有关自己的信息,以建立与提升自尊。5.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来实现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6.自我设障:个体常常将失败归于外因,但有时也积极主动,预先设置障碍,以其作为后来失败的归因,达到保护自尊的目的。7.角色扮演P458.社会比较P599.社会认知:是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10.归因: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11.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12.简单暴露效应:简单暴露效应是指人们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更加积极的一种现象。13.晕轮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14.刻板印象:所谓的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15.态度:个体对社会存在(某一特定的人、事、物)所持有的具有一定结构且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它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构成。16.人际沟通: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17.人际关系:所谓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的形成包含着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心理因素的作用。18.利他行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19.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应该由大家共同承担,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20.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这种对情境的判断受他人反应影响的现象,就是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21.攻击行为:违背了社会主流规范,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其他目标的行为。22.社会促进: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有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到他的活动效果,如果这一刺激会促进活动的完成,我们称其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