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设计心理学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设计心理学系一、是非题1)“符号互动理论”是由戈夫曼提出的(P8,F)2)根据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八阶段理论,个体在儿童早期得到发展的主要是主动性和内疚。(P55,T)3)我们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是明显的,而在对熟人的认知中则近因效应作用更大。(P92,T)4)海德在对后果责任的知觉的研究中指出,在一个人对他引起的事件需要负的责任中,因果性责任高于可预知性责任。(P131,F)5)人类常常由于害怕受到惩罚或报复而抑制他们的攻击性行为,惩罚不但能够使人顺从,还能够内化。(P166,F)6)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近代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曾就人际吸引和亲和提出生存论,认为人们之间的相互亲近主要是为了生存。(P196,F)7)根据查荣克提出的优势反应强化说,当一个人从事的活动是简单的机械动作时,则会在他人在场时,动机增强,活动更加出色。(P241,T)8)当个体的个人空间圈受到侵犯的时候,个人就要反抗,保卫自己的空间,这种保卫就是领域性。(P276,F)9)杂志广告由于专业性强,因而传播面小,出版周期长,难以及时传递信息。(P297,T)10)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具有更大的冒险性,即群体往往容易铤而走险,或极端保守。(P235,T)11)目光接触可以表示人们各种心情状态,如关心、恐惧、爱情等。12)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了态度的系统,在这三个因素中,认知因素是基础,改变情绪要比改变态度难得多。因而我们在测量态度的时候通常测量的是情绪这个外显的因素。13)维纳的归因理论认为,经验总是反复产生的,每次的经验总归有着相似之处。14)对于所有的攻击性行为,不是反社会行为就是亲社会行为。15)负面的情绪一定会造成利他行为的减少。16)社会比较理论指出,每个人都会有自我评价的倾向,在缺乏非社会性的客观标准时,人就必须在与他人比较中获得参照标准,目的在于评估自我。17)社会认同能够增强内群体的同类性。18)感染实质上是情绪的传递交流,因此相似性就成为感染的基本条件,这也是感染者的心理基础。19)弗里德曼提出的密度-强度理论中,指出高密度加强了对社会环境的一般反应。根据他的理论,我们可以推断,随着人所处在的环境拥挤程度的增加,产生的不愉快的感觉也随之增加。20)广告宣传要达到理想的效度,必须在计划、设计和制作方面充分重视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特点的研究,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一系列心理活动,诱使其购买。21)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择偶时考虑的因素是收益和成本,要求交换的过程中收益大于成本。22)团体辅导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在群体间个体的思想、行为会受他人影响,通过成员之间的观察模仿学习促进个体成长并获得他人认同。23)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和心理活动(包括心理疾病和躯体症状)都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形成的。24)社会学家认为在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必须关注人的精神气质、心态等文化视角。25)存在真正的人类本能。26)人出生时,只是一个自然人,想要成为社会的一员就必须进行社会化。二、单项选择题1)从20年代起,随着各种实证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开始走向科学,进入确立时期,以下那个选项不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之一?(P16,D)A.从描述变为实证B.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C.从理论转变为应用D.从小群体研究转变为大群体分析2)下列关于对自我表情的认知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P94,A)A.在看喜剧时,如果用嘴唇含住一支钢笔,会比用牙咬住它更觉得剧情好笑。B.在收听广播节目时,被要求点头的被试比被要求摇头的被试更同意广播中的观点。C.在评价某一事物的时候,被要求手臂向上弯的被试,比要求手臂向下弯的个体对事物的评价更高。D.在电击触碰面孔时被要求皱眉的被试,比控制组个体更容易体会到愤怒的情绪。3)以下关于态度和行为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P114,B)A.态度是行为的准备状态,行为是态度的外显。B.个体的态度可以决定行为。C.行为可以影响态度。D.需要人们立即改变态度的话,宣传应该引起较强烈的压力和恐怖。4)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通常()归因类型的个体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个体更容易沮丧、抑郁?(P132,C)A.困难型B.努力型C.能力型D.运气型5)以下各个理论对于攻击行为的阐述不正确的是()(P160,B)A.有研究发现,人们对社交的偏好和冲动性攻击行为可能部分来自遗传。B.弗洛伊德把攻击行为归咎于人因为被压抑而无处发泄的“力比多”。C.行为主义的挫折-攻击理论认为,攻击以挫折为前提,挫折必然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D.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源于个人的后天生活经验。6)以下哪一点不属于利他行为的特征:(P174,C)A.以帮助他人为目的。B.是完全出于自愿的行为。C.不应该带有外在或内在酬赏的期望。D.利他者本身可能会有损失。7)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恐惧、焦虑都和人的亲近需求之间有关系,在心理学家沙赫特的实验基础上,1961年,萨尔诺夫和津巴多在1961年设计了实验证明,恐惧会()亲近需求,焦虑会()亲近需求。(P198,A)A.增加;减少B.增加;增加C.减少;减少D.减少;增加8)以下行为不一定会导致从众行为增加的是:(P246,B)A.刺激模糊性的增加B.群体人数的增长C.群体凝聚力的增强D.个体对该问题的信息掌握量小9)团体心理辅导中行为训练的一般步骤为:(P349,D)A.确定训练目标选择情景集体讨论示范正式训练集体讨论B.确定训练目标选择情景集体讨论示范正式训练C.选择情景确定训练目标示范正式训练集体讨论D.选择情景确定训练目标集体讨论示范正式训练集体讨论10)以下不同流派关于健康的视角描述错误的是()A.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健康人格的核心就是要达到自我不再受本我冲击和超我的压抑,而成为一种协调的综合力量。B.行为主义认为,人的心理异常主要是外界环境造成的,是后天习得的,只要强化模式改变,所有异常行为都能得到纠正。C.人本主义认为,人们在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健康人格是通过心理发展各个阶段中各种危机的积极解决而形成的。D.以上三项都没有错。11)下列4个选项中,那个理论受符号互动理论的影响最小(B)A.社会角色理论B。社会交换理论C.参照群体理论D.戏剧理论12)集体无意识这一概念是由谁提出的(C)A.阿德勒B.弗洛姆C.荣格D.马斯洛13)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儿童的客体恒常性观念形成于以下哪个阶段(A)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4)以下哪个效应更能解释“情人眼里出西施”(D)A.服从效应B.顺从效应C.刻板印象D.晕轮效应15)按照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如果希望对实体作出较为满意的归因,则需要实体表现出区别性、一贯性和一致性(B)A.高、高、低B.高、高、高C.低、低、高D.高、低、高16)班杜拉的攻击性实验是为了证明(A)A.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B.攻击行为的挫折—攻击理论C.攻击行为的本能理论D.攻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17)一女子晚上回家路上遭歹徒袭击,当时有38位邻居听到呼救声,而在长达30分钟的时间内却无一人给予救助或报警。这更可能是利他行为受到了(B)的影响。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时间压力D.事件的紧急性18)同样是住在学生公寓中的大学生(除居住环境外被试条件基本相同),你认为以下哪种居住形式中的大学生社交能力及生活能力可能最差(C)A.独立公寓B.短走道公寓C.长走道公寓D.用挡板在中间隔开的长走道公寓19)以下4个选项中哪个不是广告创作中常利用的消费者心理规律(D)A.逆反心理B.好奇心理C.眼见为实心理D.服从心理20)以下4个选项中哪个不是个人空间的影响因素(D)A.年龄差异B.性别差异C.情景差异D.时间压力三、名词解释1.习得性无助2.晕轮效应3.责任扩散4.韦纳归因理论5.社会致弱6.亲缘选择假设7.认知失调理论8.工具性攻击9.利他行为10.服从11.光环效应12.得寸进尺效应14.归因15.态度16.社会化17.攻击18.个人空间19.社会学习理论20.自我展示21.认知失调理论21.先期期望22.武器效应23.旁观者效应24.社会酬赏25.领域性26.群体压力27.暗示28.生态理性29.无差异观念30.行为训练31.生物反馈法32.市场经济的核心四、简答题1)请简述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化的内容。(P42,答:个体的社会化就是个体经过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文化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过程。内容包括:1、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社会化;2、行为规范社会化;3、社会角色社会化;4、心理素质社会化;5、政治社会化。)2)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四个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特征。(P58,答: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探索周围的世界,逐渐形成客体恒常性的观念;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各种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而语言的出现和发展更促进了儿童的表象思维的形成,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具有高度的自我中心的特点;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真正运算的能力,先后获得各种守恒概念;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儿童能对抽象的和表征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3)请简述偏见的特征。(P120,答:偏见是个人对某一群体或该群体的成员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态度。特征有1、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2、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3、偏见具有过度类化的倾向;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4)影响利他行为的个体因素是什么?(P186,答:对于助人者来说,人格特征、当时心境、助人动机;对于受助者来说,性别和年龄、是否受他人喜欢、是否值得他人帮助。)5)简要说明斯滕伯格的爱情三维度论(P309,答:1、亲密:指在爱情关系中能促进亲近、归属、结合等体验的情感;2、激情:指驱力,这些驱力能引起浪漫恋爱、体态吸引、性完美及爱情关系中其他有关的现象;3、决定/承诺:有两层含义,a在短期方面,指一个人做出了爱另外一个人的决定、b在长期方面,指那些为了维持爱情关系而作出的承诺或担保。)6)结合认知失调理论,简要说明如何消除认知元素之间的不协调关系。7)社会态度在预测行为的准确性方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8)影响利他或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有哪些?9)简述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途径。10)简述旁观者效应的产生原因。11)态度是如何形成的?12)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3)请简述从众、顺从、服从三者的不同点。14)印象形成有哪些方式?15)减少攻击性行为的途径有哪些?16)国外对电影有严格的分级制度,而我国对电影的分级制度迟迟没有推出,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考虑这会对中国的青少年产生怎样的影响。17)上海的地铁在高峰时间十分拥挤,有时候乘客会因为太过拥挤发生争执,这不仅体现在没有座位的乘客,有座位的乘客有时也会发生矛盾。试从地铁座位设置的角度结合环境心理分析这一现象。18)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角度有哪些?分别是怎样的?19)有哪些主要的理论讨论了攻击行为?他们分别是如何阐述攻击行为的?20)简述非动机因素的归因偏差的几种情况。21)简述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性行为的解释。22)如何从进化的视角来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23)什么是内群体效应?举例说明内群体效益对人们决策与行为的影响。24)请列出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八阶段,并分别写出各个阶段对哪一组人格特质有重大影响,并简要说明,父母的哪些行为有利于该人格的形成。25)简述社会心理学4种主要的具体研究方法(分类、过程以及优缺点等)。26)简述埃里克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八阶段理论。27)请结合相关经典实验简述从众、顺从与服从。五、论述题1)请详细列举说明归因偏差的原因,并谈谈由此得到的启发。(P141答:1、非动机因素的归因偏差:观察者与行为者归因判断的分歧;归因的拟人化错误;一致性信息失效;2、动机因素的归因偏差:防卫性归因;“公平世界”的偏差。以上10分,启发中,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2分,逻辑清晰明了能够自圆其说10分,立意深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