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第四单元__复习提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1.秦朝与匈奴的关系:派大军北击匈奴,修建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2.汉与匈奴的关系:1)汉初,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被围困。2)采取“和亲”政策,汉室将女子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为妻,每年赠送给匈奴大量财物。3)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先后三次出击匈奴。取得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并设置郡县,派驻军队,实施统治。4)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提出和亲请求,王昭君出塞,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与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3.汉与西域的关系:1)两汉时,西域是指今天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区。2)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在公元前138年,虽未能完成使命,但他了解了西域各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第二次在公元前119年,再次出使西域。从此,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西域的葡萄、核桃、良马、地毯等传人内地;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了西域)3)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这是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4)丝绸之路的开辟4.汉代对南方的经营:有效管理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5.汉朝与东亚国家的交往:汉与朝鲜半岛、日本与汉朝的往来。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出现用于绘图和书写的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4世纪后,纸取代简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2.数学:《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是两部传世的秦汉时期数学名著。3.医学:西汉时期编定的《黄帝内经》,最早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张仲景和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华佗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发明了一套医疗体操,名为“五禽戏”。4.史学: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成为此后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范例。5.宗教: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道教的思想源于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一、丝路何其遥远1.张骞出使西域的起点长安,终点大月氏汉代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2.对照世界地形图,你发现丝绸之路自东向西依次经过了哪些地形区?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塔克拉马干沙漠等。3.对照亚洲分区图,你发现丝绸之路经过的境外国家有: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意大利等二、丝路何以畅通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西汉时期对西域在军事、外交、行政管理方面采取过哪些重大举措?1、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2、行政管理上:设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设置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3、外交上: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4、经济上:西汉在丝路经过的地区大规模屯田垦荒;还与匈奴互市。三、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的意义1982年8月25日,邮电部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一枚。此邮票的图案《驿使图》采用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地区,说明这一地区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在当地魏晋时期古墓群中,出土了许多幅砖壁画,成为展现西汉以来丝路沿线及河西古代社会的生活的地下画廊。四、汉代丝路古镇1、汉唐时期,中原王朝曾设西域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直接管理西域,龟兹成为历代中央王朝统治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一、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1.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2.官渡之战:(①时间:200年②人物:曹操和袁绍)(袁军战败原因:袁绍刚愎自用,失于谋略。不肯听人建议。曹军取胜原因:“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曹操精于谋略,善于用人,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以诚待人,能宽容人。)(意义: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3.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4.赤壁之战:(①时间:208年②人物:曹操的大军和刘备、孙权联军)(曹军战败之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意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5.三国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统治区域魏曹丕220年(东汉结束)洛阳黄河流域蜀(汉)刘备221年成都四川,荆州一部分,益州吴孙权222年建业长江中下游6.如何理解三国鼎立这种历史现象: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来看,三国鼎立是一种退步。因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家分裂会加剧地方矛盾,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从大规模分裂和局部统一角度来看,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因为东汉末年十几个割据势力,东汉实际上一个分裂的国家,三国中的魏国实际上是消灭了北方割据势力实现北方地区统一的基础建立的,蜀、吴也如此,这样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7.三国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得到了明显恢复和发展;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非常有名;吴国造船业发达,曾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8.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废魏建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二、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1.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政权,史称东晋。东晋立国离不开士族的支持,其中琅邪王氏贡献最大。2.淝水之战:(①时间:383年②交战双方:东晋和前秦苻坚)(意义: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3.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与之后的齐、梁、陈总称为南朝。4.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许多人逃往到江南地区,给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5.江南经济的表现。农业:(1)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良田;(2)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是东晋南朝的重要粮仓(3)南方以水稻为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4)小麦推广到江南(5)水力加工谷物的生产工具的应用。手工业:养蚕缫丝技术有了提升,丝织品产量激增;(2)铸造技术改进(灌钢法的发明);(3)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南朝莲花尊)三、北方的民族融合1.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2.鲜卑族的拓跋部建立北魏,定都平城(今大同),439年,统一黄河流域。3.494年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为了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内容:①迁都洛阳;②改说汉语;③改穿汉服;④改用汉姓;⑤与汉通婚;⑥改用汉制;⑦学汉礼法。意义: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4.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又分别演变为北齐和北周,历史上把这五个朝代称为北朝。四.璀璨的科技与艺术1.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人。他还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只差50秒钟;造出“千里船”;设计制造水碓磨;编写数学著作《缀术》。2.北朝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3.东晋的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兰亭序》。4.东晋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以形写神”,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他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5.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呈现出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特点。第二课隋唐:开放革新时代一、隋的兴亡1、隋朝的建立和发展(1)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2)隋文帝的统治:进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实力,澄清吏治,消除民族对立的因素,发展经济,并打败突厥。(开皇之治)(3)隋朝的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影响:1.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2.大大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2、大运河的开凿(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2)概况: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端点: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接的五大水系是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大运河流经今天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3)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影响:积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消极:征发了大量的民工,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3、隋朝的灭亡(1)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隋炀帝骄奢淫逸;不恤民力,大肆兴役;无节制巡游;接连发动战争)直接原因:隋末农民起义(2)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二、唐的盛衰1、唐的建立:618年,隋朝贵族李渊建立唐朝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出现原因(1)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正确处理君民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3)唐太宗善于用人,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4)沿袭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5)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沿袭和完善隋朝的科举制度“贞观之治”的表现: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3、完善管理制度(1)三省六部制:职权:中书省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对诏令的内容进行审核,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负责政令的执行进步:提高了行政效率,各有分工,互相合作,互相牵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2)科举制度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之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4、对武则天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大开科举之门,大量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武则天统治期间,人口明显增多,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史称有“贞观遗风”5、开元盛世(1)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①经过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发展;②唐玄宗重视地方吏治,亲考县令政绩;③唐玄宗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求谏;④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⑤荒地的开辟和耕作技术的改进。(2)开元盛世的总体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3)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1)农业生产: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开始广泛使用曲辕犁和筒车,(2)手工业发达:丝织业技术高超;唐朝丝织品轻盈精薄唐朝陶瓷业达到很高的水平,邢窑的白瓷、越窑的青瓷、闻名于世的唐三彩。(3)商业繁荣: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长安城规划有如棋盘,十分整齐,坊和市界限严格。扬州不但是全国货品的集散地,还是国际商品的转运中心。6、唐朝的灭亡(1)安史之乱: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安史之乱”,唐朝开始由盛转衰。(2)唐的灭亡:907年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唐朝灭亡,7、五代十国五代是指907-959年间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还有十个国家,称为十国。这一历史时期合称为五代十国。三、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1、唐朝的民族关系(1)民族政策:政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影响:各族人民拥戴唐太宗为“天可汗”(2)唐朝与吐蕃的关系:①7世纪初,西藏地区的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几次派人到长安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作用:促进了唐蕃的友好往来,密切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②8世纪初,吐蕃首领在给唐朝皇帝的信里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影响:此后一百多年里,双方使节往来频繁,唐蕃关系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