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普通本科社会实践报告学院:环境经济学院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姓名:王淑芬学号:201021020122指导教师:李丽2013年8月18日Shanx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山西财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表姓名王淑芬评定成绩社会实践报告题目关于土壤污染修复的所感所想社会实践的时间2013.7.8-----2013.7.10社会实践的地点SD16社会实践内容要点活动周听了三次报告,宋教授讲解了当前污水处理的重要性,污水处理的流程及当前常用的污水处理的方法,李华教授从多个方面详细解释了土壤的含义和土壤修复的重要性,我国土壤污染的严峻性以及进行土壤修复技术及方法,李玉轩教授详细讲解了地理学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讲述了环境学科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和课程设置。这三个报告中让我最关注的是李华教授对土壤修复的讲解。土壤是地球的皮肤,是人类活动的场所,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土壤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前提。而当前土壤环境污染及其严重,需要采用先进的土壤修复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1关于土壤污染修复的所感所想一.社会实践的目的与意义(一)社会实践的目的1.就社会形势而言,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随着人才被推向市场,大学生的自我优越感在逐渐消失,发展方向更加扑朔迷离,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适应时代的要求,当代大学要培养的不是“知道”型大学生,而是“知识”型人才,能够学以致用,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业务水平,更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的人才。所以,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按着现代社会的要求健康成长,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走向社会。2.弥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促进青年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健康成长的重要课堂,从而优质成才、全面成才3.当今许多大学生在注重实现自我的同时,往往忽视和拒绝贡献社会,从而削弱了社会责任意识,在自我与社会之间横着一条不浅的鸿沟。社会实践能萌生责任意识,只有到实践中去,才能迸发出炽热的社会责任感来,才能为社会做贡献。4.社会实践是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它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让大学生这个课堂里自由驰骋,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以学习为主、学好和掌握科技知识的有力条件,在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和适应能力,将自己的知识储备应用到实践中。调查了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现状,使学生进一步强化专业思想理念、增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二)社会实践的意义1.可以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现代大学生,大多是在书本知识中成长起来的,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会的复杂程度,远不是仅凭读几本书,看几条新闻就能了解的。就如同我们知道环境污染严重,但这是个主观的描述,严重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我们去实践,去调查。只有走向社会参加实践,亲身体验生活,看到城乡差别,感受贫富差距;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地感染和体验,才能从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加强。2.社会实践利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正确认识自己。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同时,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使大学生能够潜心思考自身的发展问题,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智力优势,为就业做好准备。二.实习内容活动周听了三次报告,首先是宋秀兰教授有关污水处理的报告,宋教授讲解了当前污水处理的重要性,污水处理的流程及当前常用的污水处理的方法。接下来是李华教授有关土壤污染修复的讲座,李华教授从多个方面详细解释了土壤的含义和土壤修复的重要性,我国土壤污染的严峻性以及进行土壤修复技术及方法。最后是李玉轩教授关于地理学与资源环境的讲座,他详细讲解了地理学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讲述了环境学科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和课程设置。2(一)土壤的重要性及污染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李华教授关于土壤污染修复的报告。土壤是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物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以及水分、空气,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土壤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它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所需的营养物质、水分,进行水分的涵养与净化,有利于有机质、有机质的循环利用,并支持某些生物的生长,为部分生物巢穴提供地基。而当前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源主要是人为造成的污染源,例如,工业和城市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等“三废”物质、农药和化肥、牲畜排泄物、生物残体及大气沉降物等。1.化肥和农药对土壤的污染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从有限的土地上收获更多的粮食,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是必要的。但是,在土地获得肥力,病虫害受到控制的同时,也造成了土壤的污染。化肥的长期使用导致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变,使土壤板结,使土壤肥力的下降。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可分为间接污染和直接污染。前者是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使农药在环境中不断地积累,污染了土壤、空气和水,进而间接影响作物;后者是在作物收获期前较短的时间内施用残效期较长的农药引起的,直接污染了粮食、水果和蔬菜等作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使得农药在人体内富集,最终影响人的健康。2.“三废”的排放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随着雨水降落到地面上,引起土壤的酸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灌溉,使土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物和病原体的污染;固体废物的堆放,除占用土地外,还恶化周围环境,污染地面水和地下水,传染疾病。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供植物吸收利用,因此可以促进作物增产。但,不适当的污水灌溉会造成土壤和作物的污染。如日本的镉米事件,就是由于使用铅锌炼铁厂废水灌溉农田,致使土壤和稻米中含镉量增加,使残留在土壤中的镉至今仍难以清除。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一般占污水量的1%左右。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植物营养元素,常被用做肥料。但由于污泥的来源不同,一些有工业废水的污水中,常含有某些有害物质,如大量使用或利用不当,会造成土壤污染,使作物中的有害成分增加,影响其食用安全。3.重金属污染物进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物以可溶性与不溶性颗粒存在,如汞、铬、铜、锌、铅、镍、砷等,土壤中的铬可被植物吸收而得到的富集,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并且,重金属污染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消除。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会向地表水和地下水迁移,这又加重了水体污染。4.牲畜排泄物及残体不合格的畜禽类粪便肥料也成了造成土壤污染的罪魁祸首。由于畜禽饲料中添加铜、铅等微量元素、动物生长激素,使得许多未被畜禽吸收的微量元素和有机污染物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土壤环境。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地理学家赵其国说过:“土壤污染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环境问题当中的核心问题。最近五年,土壤污染问题渐次浮出水面,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因为形势与现实都要求必须重视。不重视与正视这一问题,就会使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受到负面影响。”面对这些土壤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重视土壤污染的治理与预防。而土壤的四大特点又表明土壤污染的预防胜于治理。其四大特点为:一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而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因此,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很长时间。二是具有累积性和地域性。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迁移。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像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3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三是具有不可逆性。难自净且治理成本高。如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需要200~1000年才能够恢复。四是土壤污染治理的艰难性。如果大气和水体受到污染,切断污染源之后通过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也有可能使污染问题不断逆转,但是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则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土壤污染一旦发生,则很难恢复,治理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土壤污染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不能等到大自然开始惩罚人类时再去治理,再去重视。(二)土壤修复技术及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现状所以说土壤修复是当今社会发展重要的课题。李教授提到目前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的基本机理是: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减低土壤有害物质的浓度。从技术层面上讲,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就目前的技术水平,物理和化学的修复技术比较成熟,得到广泛的应用。物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分离法、溶液淋洗法、固化稳定法、冻融法以及电动力法等。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溶剂萃取法、氧化法、还原法以及土壤改良剂投加法。如,通过使用土壤改良剂可使重金属转为难溶性物质,减少植物对它们的吸收,同时,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土壤胶体性质,又能增大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并增加土壤胶体对其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土壤钝化污染物的能力,从而减弱其对植物的毒害。生物方法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动物修复三种,与传统的物理、化学除污手段相比,生物修复具有投资和维护成本低、操作简便、不造成二次污染、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但修复一般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各国缓解了用地紧张的问题保障了食品安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商机无限。就目前我国的土壤修复产业而言,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虽然“十二五”规划将土壤修复列入环保产业重点发展之列,但现行的法律中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规定,并且明显滞后;在技术上,有些急于求成,在对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往往不是采取可以治本但修复时间较长的生物技术,这无疑影响了土壤污染的效果。同时,我国的修复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水平,缺乏经济有效的土壤修复产业化的成熟经验。从装备和人才数量质量上,缺乏修复领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设备大都从国外成套采购,购置成本高,维护成本高,无法体现技术的实用和经济性。所以政府应加快制定土壤修复的相关法规及合理的国家标准,并保证与时俱进,增强其竞争力;采用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其产业化,实现技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培养大批高层次人才,提高自主创新,减少对外依赖。(三)对讲座的感受对这次讲座感触颇多。因为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也切身的感受到当前土地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土壤的板结现象极其严重,有的地甚至根本不能种植庄稼,成为弃田,稍微翻一下地,可以看到许多塑料袋和农药瓶及废电池,灌溉用的水,也都是严重污染的河水。真的很担忧我们的生活质量以及我们的未来。农业是所有社会生产部门发展的基础,而农业又与土壤的质量息息相关。当前的土壤环境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势必会受到负面影响,有谈何人类文明的进步。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土壤问题,爱护我们的土地,不要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发展,要树立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反省4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环境法规,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三.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一)收获的知识首先,对污水处理的流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虽然对其所采用的原理不甚了解。其次,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土壤污染的污染源,各种污染源对土壤产生污染的特点及危害有了深刻认识,意识到保护土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最后,对自己专业的学科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了解资环专业和地理学的渊源,也从整体上把握了那些学科对自己以后用处比较大,可以从心里提醒自己要重点把握,做到细致,不能满足于了解和学会,要尝试将其应用到实践。除了知识的收获外,也领略了老师们严谨的逻辑思维和不同的学术魅力。(二)安排的建议学院“走出去”和“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