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综合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法国社会学家(孔德)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看法是多元的。2、社会的主要结构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上层建筑)、(阶级和阶层结构)、(人口结构)、(民族结构)、(家庭结构)。3、社会运行的类型社会运行大体划分为(良性运行)、(恶性运行)和(中性运行)三种类型。4、社会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技能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行为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五个方面。5、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一般被划分为(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6、(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7、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即(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它们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构成社会组织的基本结构。8、根据社会流动的方向、参数基点和原因,可以把它相应地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9、社会制度的类型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和(宗教制度)。10、制度控制是指以全社会的名义颁布行为准则,对社会的所有个体、群体以及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调节和制约。具体形式包括(政权)与(法律)。11、按照违反的社会规范的性质或程度,越轨行为可分为(不从俗行为)、(不道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12、社会运行大体划分为(良性运行)、(恶性运行)和(中性运行)三种类型。13、在文化的类型上,一般根据其地位主次、对现存社会秩序维护与否及主观价值判定,将其分为(主文化与亚文化)、(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三类。14、组织目标确定的原则包括(互惠原则)、(评估原则)和(选择原则),即组织在确定目标时要遵循最优目标的科学程序。15、(社会地位)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中,由社会因素所确定的社会位置。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2、社会就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本质上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3、功能是社会系统或者结构体系为实现系统目标和系统适应环境所发挥的作用。4、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5、广义的社会化:既包括童年期的社会化,也包括个体成年后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6、社会角色:综合地说,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7、角色领悟: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8、社会互动: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以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这种相互影响的社会行动可以简称为社会互动。9、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理解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社会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狭义的社会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为正式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联合与协调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10、组织目标:是指一个组织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实现的目的,是管理者和组织中一切成员的行动指南,是组织决策、效率评价、协调和考核的基本依据。11、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12、社会流动:通常是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在其社会地位上的变动,即他们从已有的地位向新的地位的转化过程。13、社会结构:一般指社会各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14、理想角色:对于处于任何社会位置、承担某一角色的成员来说,社会都为其设计了一套应该遵守的、理想的、被期待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其行为,这套行为规范称为理想角色。15、角色扮演:即角色实践,是角色期待和角色领悟的发展,是个体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16、制度控制:是指以全社会的名义颁布行为准则,对社会的所有个体、群体以及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调节和制约。具体形式包括政权与法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就是一般社会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可以具体阐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的方法论原则和理论基础。人类社会是一个错综复杂而又变动不居的动态系统,远比自然领域要复杂微妙。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基本观点,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地认识社会和研究社会的钥匙,社会学的研究离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就无法对社会现象做出符合本质的说明。第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是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源泉之一。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必然也需要包括社会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的营养的补充。历史唯物主义必须依赖其他具体科学,才能进行科学抽象,才能使自己更好地指导具体科学的研究。社会学则帮助人们直接认识特定的社会及其运行的规律,为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等提供具体的科学帮助。2、简述社会学的功能(一)描述功能和解释功能(二)预测功能和规范功能(三)社会批评和教育功能3、简述社会的特征(一)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二)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生产活动(三)社会具有联系性(四)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五)社会是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有机体4、简述文化的特性(1)文化习得性。(2)文化整体性。(3)文化种族性。(4)文化传递性。(5)文化变化性。(6)文化接受性。5、简述社会化的社会主体。(一)家庭(二)学校(三)同龄群体(四)工作单位(五)大众传播媒介6、简述角色失调的原因。(一)角色准备不足(二)多重群体的社会化(三)角色人格与自然人格的冲突(四)边际人的角色冲突7、简述角色失调的解决方法。(一)角色规范化(二)角色合并法(三)角色层次法(四)角色地位变化法8、简述社会互动的类型(一)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1、人际互动2、群体互动(二)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1、合作2、竞争3、冲突(三)集体行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9、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1)规模较小(2)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3)人际关系亲密(4)非正式控制10、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类型(1)家庭(2)儿童游戏群体(3)关系亲密的邻居(4)朋友圈子11、简述家庭功能(1)生物功能,包括性生活的满足和生育两个方面。(2)经济功能,包括生产和消费。(3)抚育功能,即生育和抚养子女。(4)赡养功能,即家庭子女对老人的物质供养和精神慰藉。(5)休息与精神满足功能,在现代社会中,家庭作为工作之外进行活动的另一重要场所,发挥着休息与精神满足的功能。12、简述社会流动的功能(一)形成新陈代谢的社会机制(二)形成缓解冲突的社会机制(三)形成促优汰劣的社会机制(四)形成拾遗补阙的社会机制13、简述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一)价值要素(二)规范要素(三)组织要素(四)设备要素14、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一)行为导向功能(二)社会整合功能(三)传播和创造文化的功能(四)社会化功能15、简述社会问题的特征。(1)破坏性(2)普遍性(3)复杂性(4)差异性16、简述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一)自然因素(二)人口因素(三)经济因素(四)政治因素(五)文化因素(六)制度因素17、简述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研究对象的不同。社会学综合地研究社会的结构和运行状态,涉及整个社会系统,系统与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各子系统、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对象是整个社会;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等特域性学科则是对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某一领域进行具体的、特别的研究,其对象是社会生活的个别领域。当然,在社会学的研究中,也会涉及对经济、政治、法律的研究,如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的研究等。但社会学往往是把这些领域作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从它和其他部分的联系上对它进行综合研究的。18、简述社会问题的类型。(1)按照发生的范围大小,社会问题可以分为普遍性社会问题和特殊性社会问题。(2)按照产生的主导原因不同,社会问题可以分为结构性社会问题和越轨性社会问题。(3)按照具体形式的不同,社会问题可以分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单亲家庭问题、农村儿童失学问题、毒品走私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以及劳资冲突问题等。19、简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特征。(一)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后发性(二)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全面性(三)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四)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阶段性20、简述社会保障的重要特点。(一)经济保障性(二)社会性(三)合法性(四)人道主义性四、论述题(共20分)1、试述社会的功能社会对于人类来说,具有以下功能。(一)整合功能社会包括文化整合、规模整合、意见整合和功能整合。(二)导向功能社会有一套行为规范,规定和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的方向。在社会中,人们知道了该怎样做,因而人的行为也变成可预见的,社会生活也是可预见的,每个人都知道他所做的各种事情会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如他向某人伸出手,某人一定会乐意接受而不会拒绝。人们彼此都知道某个行为意味着什么,也知道这个行为会带来什么。所以,我们都知道该怎样做,我们的生活才是可预见的和有序的。(三)继承和发展功能社会的存在使得人类的一切生活创造得以延续下去并被发扬光大。(四)交流功能社会创造了人类交往的工具,提供了人类交往的场所。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交流场所;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也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交流规则,从而使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得以相互交流。2、试述符号互动理论。答:符号互动理论侧重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社会,强调语言、姿势、表情等符号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揭示行动者对互动情境的主观理解,以及这一理解对进一步互动产生的影响。符号互动理论源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乔治·赫伯特·米德的学说,并受到库利和托马斯理论的影响。60年代,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基本形成。随后,它又分化为两大学派: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和以库恩为代表的衣阿华学派。这一理论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观点如下。(一)强调符号和意义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这一观点认为,符号是社会互动的中介,人的互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有意义的行为,是符号互动。这里的符号是指能够代表某种意义的信息载体,包括语言、文字、姿势、表情等。这一理论认为,人与动物在互动方面的区别在于:动物的行为是非符号性互动,是本能的,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人的互动与此不同,人不仅存在于自然物理环境中,也存在于符号环境中,人在接受他人的影响并做出反应前还有一个对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进行解释、判断的过程。托马斯认为,人类的行为不能被理解为对环境简单的反射反应,相反在刺激和反应之间,要插入一个主观定义的过程。乔治·赫伯特·米德也非常重视互动符号和思维的研究。(二)强调“情境定义”对社会互动的影响情境是指人们在互动中所面临的特定情况和场景,包括自己、他人以及特定的时间、地点等。“情境定义”则是指在行动前对所处特定情境的主观解释过程,也就是对情境所作的理解或确定所赋予的意义。任何符号所代表的意义都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人们在交往中逐渐约定俗成或赋予的,如语言、文字、知识等。但符号意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首先,意义和情境相互依存。同一种行为或符号在不同的情境中的意义可能不同,如点头这一行为,在课堂情境中表示赞同,但在路上与熟人相遇,看见对方点头微笑,则是友好地打招呼。其次,意义的确定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主观理解。因此,相同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可能因人而异,同一个人如果对情境的主观定义不同,反应也会不同。托马斯强调“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