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城市规划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汇报演示许鹏飞1237150110济源市总体发展规划(2012--2030)规划背景国家层面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中国的日趋清晰,“中部崛起”列入政府议事日程。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划把“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作为规划重心,规划提出,要把中部地区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胡锦涛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关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城乡统筹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图改革开放以来12个中央一号文件的主旨及其关系规划背景国家层面河南省做出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河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一个载体、三大体系”的重大战略举措,即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构建和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规划背景省域层面豫晋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原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休闲城市规划背景省域层面中原城市群“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示范区将成为国家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规划背景省域层面《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已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远景规划涉及到济源的有焦作-沁阳-济源、济源-洛阳吉利区-洛阳两条线。最终形成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以京广、陇海为主轴、连接城市群地区的“十”字加半环线网络构架。规划背景省域层面漯河平顶山洛阳济源焦作新乡开封郑州许昌鹤壁安阳濮阳周口商丘驻马店南阳信阳三门峡核心区规划规划区范围规划区范围:济源市市域一体化总体发展规划范围包括济源市区、轵城镇、承留镇、思礼镇、克井镇、五龙口镇和黎林镇,总面积860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交通方面综合交通规划铁路方面重点规划建设焦作—济源—洛阳城际轻轨线、济运铁路和济孟铁路专用线。(铁路)规划建设济源至阳城高速公路南部延长线和北部绕城高速公路,市域高速公路将形成以长济高速、二广高速、济阳高速和北部绕城高速组成的“两纵两横”型高速交通体系。全面提高现有公路等级,将S306卫柿线济源境改造为一级公路;S309西端延伸经小南姚、封门、西坪、至豫晋边界;S243郭木线克井至洛阳吉利区改造为一级公路,成为济源-吉利区快速路;S245邵吉线全线改造为二级公路,同时将方山—坡头段改道,邵原以北段延伸至阳城县;X001南段和X008提升为省道,分别作为南太行旅游专线和S306的南延伸线;将S312升级改造成为G327的延长线,形成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另外,规划南太行旅游专用线,按照二级道路等级设计。规划期末,在市域范围内构建“五纵六横”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五纵:G207、S243、水洪池-马住省道、二广高速公路、济阳高速公路;六横:G327延伸线(S312提升)、S309、S245、S306、南太行旅游专用线、长济高速公路。(公路)积极推动济源军用机场改建为军民两用机场,尽快发展成为省内主要的支线旅游机场。(航空)现状分析区位条件豫西北门户,晋煤外运的重要出口。承东启西,联南贯北的交通要冲。现状分析自然条件济源市地处黄淮海平原西端与山西高原交接处,即处于我国地形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交接处,北部和西部为太行山和王屋山,南部和东南部为黄土丘陵。全市山地、丘陵、平原等地貌类型齐全,总的地势形态是西北高、东南低。其中山区约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62.1%。现状分析自然条件济源属华北地层区,地质演变形成较为完整的地层构造,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一应俱全。济源市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东临太行山复背斜南缘,西接中条山台凸隆起带之东部,处于两个单元的交接地带。现状分析自然条件济源市矿产资源种类相对较多,主要有:煤、铁、铜、铝钒土、石英石、白云石等,目前已查明各种金属、非金属、能源、水气等矿藏41种,探明储量有19种,已开发利用的16种。矿产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克井、王屋、五龙口、思礼、下冶和邵原。现状分析自然条件济源市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地区气候差异性较大,总的特点是: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济源市属黄河流域,境内大小河流200余条,皆属黄河水系,其主要河流有沁河和蟒河,均为黄河的一级支流。现状分析社会经济条件济源市辖5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539个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2008年底全市总人口67.9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57万人,占总人口的37.63%。全市人口密度为359人/平方公里。2015年全市城镇人口为45.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0%左右;2020年全市城镇人口为58.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2030年全市城镇人口为83.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5%左右。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总体目标。至规划期末,济源市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基本形成,城乡体制障碍基本消除,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实质性转变,城乡居民就业充分,教育、医疗、社保等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市域同待遇,城乡一体化发展持续走在河南前列,成为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典范。经济发展目标。争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0%以上,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5%左右;到2030年,市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赶上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水平。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下降至55%左右;第三产业比重至少达到40%;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提高。城镇化和人民生活发展目标。到2030年,城镇化率达到85%左右。形成中心城区、组团、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四级城镇体系格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规划至2030年为15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规划至2030年达到72000元。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初中阶段入学率规划到2030年为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规划2030年达到95%以上。到2030年,市域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2030年达到100%。各级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完善配套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和福利设施,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到203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至1.5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至2.2吨标准煤/万元;能源转换总效率提高到8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工业废气治理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生态环境质量跻身全国优秀城市前列。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现状分析社会经济条件2009年,全年生产总值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27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69.4亿元,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45532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为4.7∶73∶22.3。现状分析社会经济条件济源市近年来民生显著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9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63元,分别较上年实际增长9.7%、10.7%,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化率达49.0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现状分析城镇体系现状现状分析城镇体系现状现状分析城镇体系现状现状分析相关规划分析市域空间结构规划——“两轴两区”,即两条发展轴和两个经济区。中心城区一城三组团的框架基本确立,但是外围组团事实上没有有效的统一规划----城组割裂。现状分析相关规划分析现状分析相关规划分析济源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性质:国家级能源基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新兴工业、旅游城市。济源市的中心城市到2020年由主城区和轵城组团、克井组团、曲阳湖组团共同构成。2020年城市总人口规模为54万人,其中,主城区45万人,组团9万人。城市总建设用地58.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47.8平方公里,组团建设用地10.7平方公里。现状分析相关规划分析济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类2020年面积(公顷)规划期内增(+)减(-)(公顷)建设用地29264.717600城镇工矿用地8681.512200农村居民点8323.75-300交通水利用地10771.474300其他建设用地1487.981400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玉川产业集聚区玉川产业集聚区,是依托优势产业,在现有产业区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扩张和提升。集聚区所在的克井镇和五龙口镇都是济源的工业强镇,其中克井镇煤炭等矿产资源相对丰富,采煤业、建材业比较发达,辖区范围内重点企业有济源煤业、豫光金铅、丰田肥业、济世药业等。五龙口镇辖区范围内的工业是伴随着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济源市工业布局调整新形势发展而构筑形成的,重点企业均为近年开工建成,如华能沁北电厂、豫光锌业、太行水泥(百万吨新项目)、联创化工等。玉川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类型确定为:新能源及能源产业、有色金属加工产业。现状分析相关规划分析玉川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新兴的新能源及能源和有色金属加工基地,生态园林式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总面积11.58平方公里。现状分析相关规划分析市域规划区域空间结构市域规划区域空间结构市域规划城镇体系结构市域规划城镇体系结构市域规划综合交通规划打造两个“半小时交通圈”:以中原城市群半小时交通圈统筹济源市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市域半小时交通圈统筹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与周边城市“四纵四横”公路交通大通道。四纵:二广高速、济阳高速、207国道、郭木线;四横:长济—济邵高速、获轵线、温邵线。进一步提高市乡公路等级,重点建设张苏线、渠马线、庙彭线、阳长线等市乡公路,积极实行村道联网工程和居民组“组组通”工程,实现所有镇办通二级公路,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所有具备条件的居民组通硬化路。核心区规划空间发展战略构想蟒河:赵礼庄水文站以上,即湨河入蟒河前河段(原北蟒河)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赵礼庄水文站以下,即湨河与北蟒河汇合后的蟒河河段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湨河:中心城区段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复合组团段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河道中的拦河坝可暂时保留,影响行洪时必须炸坝泄洪,保证城市安全。珠龙河(盘溪河):中心城区段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复合组团河段为20年一遇。蟒河、湨河两条重点防洪河道应设置单独的水文监测站点。近期城市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远期城市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城市防灾与公共安全汇报完毕,谢谢!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