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师初级考试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74讲: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1.基本生活救助的工作方法(1)针对个人开展的个案工作——①接案——接触服务对象,了解问题和需求。在接案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包括:a要准备服务对象的有关资料;b要准备并善于与服务对象会谈。②预估——确定需要,研究提供服务的方式。面对服务对象的求助,社会工作者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a社会工作者自己以及自己所在的团队或者机构是否有合适的工作人员,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手,或是没有专业人员,就需要考虑是否接受服务对象的求助。b自己的团队和机构是否能够解决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该问题是不是在自己的机构原则和服务范围内可以解决,是否拥有解决服务对象问题所需要的资源。c服务对象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帮助是不是期望太高,与自身的现实条件是否相符,是不是超过了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范围。③规划——考虑工作方法,制订工作方案。在清楚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后,社会工作者应和服务对象一起商讨下一步可以开展的工作,并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a在选择介入角度时,社会工作者要根据“最容易接触、最容易改变、最容易产生影响”的原则选取。b确定了服务对象后,就要选取适当的工作方法。c制订并实施规划。在决定工作模式的时候,应遵循便利性、重要性、效率和效果、可行性等原则。④评估——分析工作过程和效果评估发生在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和潜在服务对象之间,其目的是通过收集、分析和整理相关信息,研究、评价工作过程以及达到目标的程度,以决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法和方向。⑤结案——总结并结束工作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是:①情绪与反应的处理;②巩固工作成果。(2)针对困难群体的小组工作①小组工作的原则包括:a个别化原则;b接纳原则;c鼓励合作原则;d参与解决问题原则;e适时评估原则。②小组工作的过程a小组初期社会工作者要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思考是否采用小组的方法以及小组的形式,小组的目标、规模、性质以及举行的时间、次数、场地等具体的问题。b小组聚集期社会工作者要帮助组员逐渐澄清对于小组的期望,明确小组的目的。及时纠正少数组员的抗拒、疏离、过度依赖等心理。该阶段社会工作者要掌握的技巧是在小组内部建立成员间共同遵守的规范。c小组形成期社会工作者要善于把小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焦点变成问题,因为组员在活动中会将很多关于生活困难的想法,有许多情绪上的不满,可能提出不少问题。社会工作者要鼓励小组成员正视问题,讨论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d小组冲突期在这个时期,小组成员之间会有竞争,他们也会与社会工作者之间产生抵触,并且出现试探或挑战等行为。在冲突之后,成员可能选择再次整合。e小组维持期经过冲突、协商、整合之后,小组进入维持期。维持期是相对平稳的时期,因为组员之间彼此了解,对于小组形成的规范比较认同,小组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也在增强。f小组结束期小组成员之间沟通良好,组员可以自己处理一些问题。经过社会工作者的评估后,就可以结束小组活动。③小组活动计划的设计——小组活动计划是社会工作者设计的具体工作程序,是开展工作的依据。(3)社区工作①在社区开展反贫困救助工作的基本原则——a注重救助对象个人的发展。b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制订救助和发展的目标。c注重救助对象的参与和互助。②社区社会救助工作的主要模式——社区工作的模式有地区发展、社会策划、社会行动、社区照顾等。在开展社区社会救助工作时,一般采用多种模式综合运用的方法。③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在社区层面,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改善社区环境,发展社会网络,加强社区能力建设。75讲: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2)1.专项社会救助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开展专项社会救助中的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时,要根据各个专项救助的工作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2.灾害救助的工作方法(1)灾害预防——①普及自然灾害的知识。②灾害风险分析。(2)灾害救助——①积极介入、紧急转移、保护生命a.灾害发生后,社会工作者要积极介入,准确评估受灾群众紧急转移需求,确定需紧急转移的受灾对象人数,预测救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b.根据应急预案,制订具体的紧急转移工作方案。c.针对转移安置工作中的重点对象和难点,恰当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手段,对受灾对象开展说服教育,促使其接受有组织地转移的安排。d.组织人员转移受灾对象,搭建临时避难所。②寻找资源、安置灾民、维持秩序a.评估灾民的应急生活物资需求。b.参与制订相关管理措施,阻止治安保卫人员,帮助稳定社会秩序。③安抚精神、调适心理、重建网络a.通过陪伴倾听、心理疏导、活动减压等方式,对遭遇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的受灾对象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其渡过难关。b.灾害可能会把受灾群众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网络破坏殆尽,受灾群众会感觉无助和绝望,社会工作者要综合运用个案和小组的工作方法,鼓励受灾群众认识新邻居,重建社会交往圈。(3)灾后重建灾后重建的方法如下。①开展社区人居环境重建a.评估社区房屋、公共设施、生命线工程的重建需求。b.组织受灾群众参与恢复重建活动,征集受灾群众意见,向地方政府提出社区重建规划建议。c.协助地方政府监督管理重建工程建设进展。②恢复社会生活秩序a.协助组织重建社区管理组织系统,以及社区的医疗、教学、文化娱乐、基本生活物资供给等社会服务系统。b.组织策划专题活动,重建邻里关系。③复苏社区的经济秩序a.帮助受灾企业开展恢复重建,恢复生产和经营活动,组织策划专题活动。b.引导社会投资,通过职业培训,促进居民就业。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工作方法(1)外展服务外展社会工作通常由社会工作者主动到流浪乞讨人员经常出现和活动频繁的地方,然后与他们保持紧密接触,透过提供辅导、资料及转介服务,使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流浪儿童得到妥善安置,发挥其潜能并预防不良影响的产生。发现流浪儿童的技巧包括:一看,观察儿童的衣着、表情、行为特点;二听,通过和儿童交流,发现其语言表达的特点和内容;三说,学会和流浪儿童打招呼,才能进行有效沟通,获得儿童的信任;四感,要能感同身受儿童所遭遇的困难和痛苦,才能为服务对象所接受。(2)机构服务①思想转化社会工作者要多了解流浪人群的心理特征,运用有效倾听和沟通的方法,通过个案辅导或者小组活动转变其不正确的思想观念。②行为矫正——运用专业方法纠正他们的行为。③继续教育——根据流浪人员的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法制、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④技能培训——技能培训主要是面向流浪成年人以及年龄较大的儿童,以培训职业技能为主,以促进就业为目的。救助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可以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职业培训。76讲:家庭社会工作概述:1.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家庭社会工作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帮助家庭解决面临的困难,使其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以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发展和情感需要的专业服务活动。需注意三点:①家庭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②家庭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③家庭社会工作关注整个家庭成员的需要。2.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概念(1)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①家庭成员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②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③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的失调能够有效解决。家庭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家庭系统,家庭核心概念的核心要素包括:①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②家庭系统努力维持改变和稳定之间的平衡③家庭系统中一位成员的改变影响所有其他家庭成员;④家庭成员的行为遵循相互影响的循环因果的原则;⑤每个家庭系统既包含很多次系统,又归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⑥家庭系统依据已经建立的规则运行。(2)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家庭成员的互动交流关系以及需要会随着家庭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每一个家庭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需要家庭成员去面对,让家庭成员感受一定的压力和挑战。根据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面临的任务,可以把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八个阶段,具体如下。①家庭组成阶段:脱离原生家庭;组成新的家庭;形成夫妻的角色分工和规则;②学前子女家庭阶段:学习父亲和母亲的角色;调整夫妻的角色;③学龄子女家庭阶段: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对学校等新的机构和社会成员保持更大的开放性;接纳家庭角色的变化④青少年家庭阶段:调整家庭界限满足青少年的独立要求;适应家庭成员对个人自主性的新的要求;⑤子女独立家庭阶段:为子女独立生活做准备;接纳和促进子女的自立要求;⑥家庭调整阶段:重新调整夫妻的角色;学习把子女最为成人对待;⑦中年夫妇家庭阶段:适应新的、不以子女为中心的角色要求⑧老年家庭阶段八个阶段:学习与成人子女以及孙子女的沟通交流;应对衰老带来的困难;维持生活的尊严、意义和独立。(3)生态系统理论把家庭放在关系复杂的多重系统中来考察。生态系统理论假设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可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部系统及宏观系统四个系统。这四个系统环环相扣形成影响家庭以及家庭成员发展的完整的系统。①微观系统——是指个体直接面对面接触和交往而组成的系统,它对个体的影响最直接、最频繁,构成个体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庭就是这样的微观系统,是家庭成员成长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活场所。②中观系统——是个体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③外部系统——是指对个体有影响但个体并不直接参与的系统。④宏观系统——是指影响个体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文化价值系统。它通过生态系统中的微观、中观和外部系统影响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反映社会的道德标准。77讲:家庭社会的主要内容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对象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那么它的内容有哪些呢?1.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家庭社会工作包括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和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两类基本内容。改善亲子关系服务的重点是关注家庭生活中的纵向关系,而改善夫妻关系服务的重点则是关注家庭生活中的横向关系。(1)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是以父母亲和子女关系的改善为服务焦点,并且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家庭社会功能为目标开展的各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常见的有家庭行为学习、家庭照顾技巧训练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等。①家庭行为学习——是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的原理,对家庭中的年轻女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的服务。②家庭照顾技巧训练——也是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的原理设计的,不过它不是针对家庭中的年轻子女,而是针对家庭中的父母亲,尤其那些在与孩子沟通交流中感到困难的家长。③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将家庭教育、技能训练和社会支持等方式综合为一体的服务活动,它最初运用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后来扩展到涉及其他健康问题的家庭,如肺结核疾病患者的家庭、学习情绪控制与管理的家庭等。(2)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包括婚姻辅导、家庭暴力的干预等服务活动。①婚姻辅导——是针对夫妻的婚姻状况而开展的服务活动,涉及夫妻角色的界定、扮演以及相互之间沟通交流方式的改善等。②家庭暴力的干预——是针对家庭中的暴力现象而开展的服务活动,通常涉及妇女和儿童权益的保护,还包括对家庭施暴者的心理辅导等内容。2.我国开展的家庭服务(1)家庭的救助和帮扶是以整个家庭作为帮助的对象,其目的是保障整个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因生活变故或者意外灾害引发的特殊困难,政府也会向困难家庭发放救济金,提高困难家庭应对生活困境的能力,保障困难家庭基本的生活水平。(2)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常见的有家庭生活教育、有关家庭的主题活动以及家长学校等服务活动。这些家庭服务活动以预防和发展为主,目的是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促进社区的和谐。(3)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有婚姻调解和婚姻学校等形式,其目的是解决夫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改善夫妻之间的沟通交流,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①婚姻调解——是对婚姻关系出现紧张和冲突的夫妻进行调查、劝说和协商,以化解双方的矛盾,改善双方关系,使双方达成谅解,避免家庭解体。②婚姻学校——包括新婚夫妇学校和离婚夫妇学校等,其目的是增加人们有关婚姻的知识,学习处理婚姻关系出现的矛盾和冲突,改善人们的婚姻状况和家庭生活状况。78、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1)家庭处境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