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综合练习考点归纳1、荒漠化的含义。2、分析区域荒漠化问题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⑴了解荒漠化过程的主要表现,世界及我国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⑵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分析产生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⑶联系实际,说出荒漠化的危害,提出荒漠化防治的对策、措施。3、分析区域森林开发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⑴了解世界森林开发与利用状况,原始森林的主要分布地区。⑵了解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理解雨林的脆弱性。⑶以亚马孙河流域为例,分析区域雨林破坏的原因和危害,联系实际提出雨林保护的措施。一、选择题1.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读西北地区部分地图,回答2~4题。2.结合图可以看出()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3.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湿地萎缩4.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第2页共8页A.过度放牧B.过度农垦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读下图,回答5~7题。5.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6.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7.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表,读表回答8~9题。年份(年)1955196519751985199520002005荒漠化面积(万公顷)67697189197.26257.8262.28.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③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①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均实行退耕还林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第3页共8页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据此完成10~11题。10.为深入研究沙尘暴发生机制,我国在沙尘暴多发地区和必经之地,建立了一系列沙尘暴观测研究站,这些站点大多位于()A.西北和华北B.华北和东北C.华北和华东D.华北和中南11.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退耕还草读下表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12题。地区超载起止年份(年)超载持续时间(年)年平均超载率(%)西藏牧区1964~20003747青海牧区1970~20003118甘肃牧区1973~20002820四川牧区1982~2000191012.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①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②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③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④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第4页共8页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回答14~15题。14.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A.干旱的气候条件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C.人口激增D.过度放牧15.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B.人类活动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D.气候变异16.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人为因素是()A.过度放牧B.过度开垦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17.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C.裸岩D.次生盐渍化18.下列有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压力所迫和管理失误,本区荒漠化趋于严重B.从总体上看,特别是旱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C.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D.宁夏沙坡头采用方格状沙障固沙,是为了保护兰新铁路被腾格里沙漠的侵袭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回答19~20题。19.下列自然带中,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的是()A.亚寒带针叶林带B.热带季雨林带第5页共8页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0.下列不属于原始森林免遭大规模破坏的原因的是()A.地广人稀B.自然条件严酷C.难以通行D.技术条件落后21.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位于()A.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B.南亚、南美洲、欧洲C.北美洲、非洲、南美洲D.南亚、非洲、南美洲22.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C.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D.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23~25题。23.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4.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25.对于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是()A.一边开发,一边保护B.首先开发,再作保护C.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D.不能开发,禁止人类在林区任何活动26.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认识到热带雨林保护的意义,对热带雨林破坏不应再负任何责任B.亚马孙雨林的保护只对这一地区的国家有利C.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是一对矛盾,不可调和D.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们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第6页共8页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新华社巴西利亚2009年9月17日电,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巴西政府17日宣布,拟立法严禁增加甘蔗种植面积,以保护亚马孙雨林免遭进一步砍伐。据此回答27~30题。27.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广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8.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①迁移农业②迁都巴西利亚③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④商业性伐木⑤采矿、修路、城镇建设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29.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D.开辟大型农牧场30.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第7页共8页二、综合题3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这个地区荒漠化现象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2)A地沙漠的名称是,B地沙漠所在省区是。(3)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是(4)华北地区哪种天气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5)针对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主要采取了哪些生态环境的治理工程?32.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巴西北部为什么人口很少?(2)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为什么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3)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第8页共8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DCBBC6-10ACBCA11-15BDBAB16-20ADCAD21-25ADDCC26-30DBBBB二、综合题31.(1)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垦殖、水资源利用不当(2)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自治区(3)该地区西部、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在强大的西北季风作用下,向东、向南扩展(4)经常出现的沙尘天气(5)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32(1)北部是茂密的雨林,开发历史较晚;北部是湿热的亚马孙平原,不适合人类居住。(2)亚马孙流域周围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不高,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生活在其中的印地安人生产方式落后,人口少,对自然索取不多。(3)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场和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