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先秦历史散文除《尚书》外,重要的还有《___春秋__》、《____左传____》和《____国语____》。2、《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汇集在《内外储说》、《说林上下》等篇中。3、荀子是___儒家_______学派的学者,庄子是___道家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4、《史记·屈原列传》认为:“《离骚》者,犹____离忧_______也。”5、汉代骚体赋的代表作有《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等。6、《诗经•小雅•采薇》第六章中情景交融的诗句是:“___昔我往矣__、_____杨柳依依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雨雪霏霏“。7、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以晋干宝的《___搜神记__》为代表;志人小说以南朝宋___刘义庆___的《_____世说新语_____》为代表。6、屈原的《九歌》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7、汉乐府民歌的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28、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一部总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乐府乐府的原义是指音乐机构官署。后其转义变指由此而产生的一种诗体。一般情况,汉人把从民间采来的诗篇叫“歌诗”,如“吴楚汝南歌诗”,而把贵族文人之作叫做歌,如刘邦的《楚歌》,司马相如的《郊祀歌》。后来为区分入乐与否,便把在乐府机关里编采和演唱的诗叫“乐府”,把未曾入乐的诗叫“诗”或“徒诗”。到了六朝,六朝人把合过乐曲,或能够合乐的,具有音乐特色的诗篇,统称为“乐府”。由于诗之唱法与乐谱的散失亡佚,入乐演唱的歌诗变为只可吟诵的案头诗歌。唐人用乐府旧题作诗,把这类诗称之“古乐府”或“古题乐府”。此外,还有一些“即事名篇,无复依傍”之作(如杜甫、白居易),即不仅不依旧谱,而且连乐府旧题也取消不用,只重于内容。当然诗中又顾及到音乐的特点,多能为人口耳相传,唐人谓之“新乐府”或“新题乐府。”宋代,人们把“词”叫作乐府,如《东坡乐府》,元以后,又称散曲为乐府,含义大变,只因它们还跟音乐有一定关系而名之。2、建安七子“七子”之称,始见于曹丕《典论·论文》。《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七人就是:孔融、王粲、陈琳、徐干、刘桢、应瑒、阮瑀。“七子”之中孔融年辈较长(年纪长曹操二岁),文学成就最高的是王粲。七子中孔融是曹操的反对派,被曹操所杀,其余六人都是依附于曹氏集团的文人。3、赋、比、兴《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诗经》以至中国诗歌艺术手法的基本特征。最早提出赋、比、兴概念的是《周礼·春官·太师》,其中说道:“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毛诗序》把“六诗”叫做“六义”。汉代的郑众、郑玄,六朝的刘勰等人,对赋、比、兴都进行了阐释。对赋、比、兴的解释,历来不尽相同,现多取朱熹说:3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抒写或铺叙,直陈描述。比:“以彼物比比物也”。即打比喻,对事物进行形象具体的比况。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或发端,借用其他事物以引出所歌咏的对象。4、竹林七贤正始时,有一文人团体,叫做“竹林七贤”。嵇康寓居河南山阳时,与阮籍、山涛、向秀、阮咸(阮籍兄子)、王戎、刘伶等相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这些人都饮酒,放纵,蔑视礼法。“七贤”当以阮、嵇为代表。他们的作品以隐蔽的手法表现苦闷的心情,表露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但虚无成分仍很重,这种诗风,后人称为正始体。其中如向秀的《思旧赋》、刘伶的《酒德颂》,历来为人传诵。向秀的《思旧赋》为思念故友嵇康、吕安,向曾与嵇锻铁,又曾与吕安灌园。嵇、吕被杀,向摄于司马氏威势,被迫赴洛阳应郡举,应举归来,过山阳嵇康旧居,有感而作此赋。鲁迅说,此赋几乎是刚开始便结束了,原因是当时政治的极端黑暗和恐怖。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秦风•蒹葭》一诗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的?试加以分析。《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好的作品,可以达到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如《秦风·蒹葭》就是这样的一首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全诗可说是起兴而后再用赋法,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写景来发端,描绘出一幅秋苇青苍、露重霜浓的清秋景色,这样的景色,触动了诗人思念“伊人”之情,三章起兴之句以景物的细微变化,即“为霜”、“未晞”、“未已”,点出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间地点,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晨河滨的图景,由此烘托了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想对方(“伊人”)的心情。在铺叙之中,诗人反复咏叹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4的凄凉伤感的心情。“宛在”二字,说明只是想象中的情景,但说明前面的跋涉同样是想象之词,这正好说明怀想之切。诗中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2、简述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所谓“诸子”,就是指先秦诸多的思想家。因人非一人,书非一种,所以称“诸子”。“诸子散文”从性质上看属于论辩性的哲理散文,所以也称哲学散文。先秦诸子包括不同的学术派别和政治观点。据《汉书·艺文志》载,诸子各家,包括儒、道、阴阳、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从时序上常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论语》和《墨子》;第二阶段是《孟子》和《庄子》;第三阶段是《荀子》和《韩非子》。3、为什么说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表面是咏史,实际是咏怀?以《咏史》为题,最早起于班固,后来曹操、曹植等人,也有一些咏叹古事之作。(曹操《短歌行》第二首及《善哉行》第一首,曹植《三良诗》等。)到了左思,则是把咏史、咏怀二者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写成规模宏大的组诗,开拓了“咏史”的艺术领域。概括起来说八首诗的主要思想内容是借历史人物作为比拟,以抒发怀才不遇和憎恶丑恶现实的郁勃之感。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1、试分析《离骚》的浪漫主义特征。《离骚》中对上下求索的描写,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特征。诗中的后半部完全采用幻想的形式,虚构的境界,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理想追求。诗人写了几次远逝。第一次远逝经历了多处神界,最后受阻于帝阍。第二次远逝由于眷恋故国而不忍离去。在这两次的远逝中,诗人写到三次飞行,“即发轫于苍梧”、“朝济于白水”和“发轫于天津”,场景都十分壮观。试看下面的描写: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弥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5上下。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诗人的笔端,羲和(日神)、望舒(月神)、飞廉(风伯)、丰隆(雷师)以至凤皇、飞龙都供他自由驱使;县圃、崦嵫、咸池、天津、不周(都是神话中的地名),都成了诗人遨游之地。其想象之大胆、丰富,古今罕见。诗人大量运用神话故事,但又不被神话故事所约束,而是将神话故事当作表达自己理想和感情的工具,结撰成新的情节,使作者表达理想和幻想时更加自由。2、举例论析《古诗十九首》的抒情特征。《古诗十九首》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它的艺术特色首先是长于抒情。它善于运用优美而单纯的语言,通过回环复沓,反复咏叹的表现手法来制造气氛,所谓“从容涵泳,自然生其气象”。如前面所举的《行行重行行》,从开头都体现了这一特色。其中一些复沓的句子,如“行行重行行”,“相去万余里”,“道路阻且长”,“相去日已远”等,反复抒发一个相近似的意思来逐层加深其所表现的情感,起到一唱三叹之功效。而且善于用融情入景、寓情于景的手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如《迢迢牵牛星》抒写男女离别之情,通篇写景,而情在其中,诗中“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几句,把织女的形象和景物结合起来,虽只觉得好象是泛泛写景,而织女的愁思却不知不觉的点出来了。《古诗十九首》是文人创作,是抒情诗,但又是文人学习乐府民歌的产物。乐府民歌的特点是叙事性。如何看待这二者的区别?乐府民歌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事是客观现象,“哀乐”是主观感受,是情感,二者本不可分割。由于文化素养的不同,民间创作只是把社会生活经历、事件叙述出来,便成了叙事诗。文人虽向乐府民歌学习,但并不停止在简单的记录生活事件与经历,而是重在抒发自己心中的感受,把生活中的愁苦骚动、人世间的离欢悲合,际遇中的忧思悲愤,经过个人的情感过滤的升华,贯注在诗歌之中,因此产生了抒情佳作。当然,文人创作也吸收了乐府民歌的某些抒情技巧,保持了民歌朴素自然、平易流畅的特色。文人制作,语言锤炼得更为精粹,熔事于情,概括凝结为人生的咏叹,于是出现了“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的抒情短诗。63、《东坡诗话》云:“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请解释论析这句话。陶诗的最大特点是自然平淡,语言质朴,含义深远。平淡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朱子语类》云:“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沧浪诗话》云:“渊明之诗质而自然。”都指出其自然平淡的特点。元好问《论诗绝句》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陶渊明《与子俨等疏》云:“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羲皇上人,伏羲以上时代人,即淳朴天真,无忧无虑之人。晋代诗虽有建安遗风,但风云气少,儿女情多,而陶诗以自然平淡见长,和谐优美的意境,独树一帜,与时风迥异,因此并不妨碍他是晋人。)也概括出陶诗的风格真髓与时代精神。这里举苏轼《东坡诗话》的评价,可更具体说明陶诗的风格,《东坡诗话》云: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质而实绮”,是说外表质朴而实际却很美丽,“癯而实腴”,是说外表乾枯而实际很丰满。内容平淡自然而含意深远,语言平淡自然而精炼高洁,“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平凡之中见出不平凡,这就是陶诗的艺术境界。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说:陶诗艺术境界的特出地方,就在它把平凡的生活中所蕴含的美极为自然质朴地写了出来,同时把它与玄学、佛学所要解决的人生解脱问题联系起来,因而使得这种艺术境界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意味,这就是陶诗的“平淡”的特色所在。这是从审美的角度来揭示陶诗的特色,也揭示了陶诗把景、情、理三者巧妙结合,达到浑融浓厚的艺术境界的特点。我们看《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是田园诗,咏怀诗、哲理诗?都难以确定,三者兼而有之。诗中景、情、理三者水乳交融,互相渗透,互相衬托,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能领会不同的奇趣,让读者沉入无穷的联想和美的感受。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7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诗经》在先秦时被称为《诗》或《诗三百》,汉武帝时始称《诗经》。2、《左传》的思想倾向,最主要的有民本思想、崇礼思想和崇霸思想。3、《论语》一书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是语录体散文,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4、汉代散体大赋的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扬雄的《甘泉赋》、班固的《两都赋》。5、乐府民歌《孔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