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2秋《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练习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秋《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练习题一、填空题1、王统照在1923年6月,把文学散文称为纯散文。2、鲁迅早期的杂文,主要收在《热风》和《坟》里。1.胡梦华在1926年3月发表的《絮语散文》一文中,着重介绍了欧美的FamiliarEssay。2.鲁迅最早的散文诗是一组题名《自言自语》的作品。3.林语堂在《语丝》时期的杂文收在《剪拂集》。4.在“左联”时期,唐弢曾与徐懋庸并称杂坛“双璧”。5.朱自清在《闻一多全集》的序中,把闻一多的一生划分为“诗人”时期、“学者”时期和斗士时期。6.1932年12月,黎烈文主编《自由谈》副刊,使之成为继《新青年》和《语丝》之后最重要的杂文阵地。7.沈从文最初的散文作品收入在《鸭子》集中。8.在中国现代杂文史上,周木斋的杂文是以思辨性著称的。9.从1945年春起,唐弢在《万象》等报刊发表了独创一格的书话上百篇。10.复兴散文年标志着中国大陆当代散文审美层次的第一次升华和飞跃。11.1960年10月13日至1961年3月3日,阿英在《人民日报》开设了“读书札记”专栏。12.邓拓从1961年3月19日起在《北京晚报》副刊上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13.张洁从1978年5月开始,创作了一系列总名为“大雁系列”的散文,追忆美好的童年生活。14.《蔚蓝色天空的黄金——当代中国60年代出生代表性作家展示·散文卷》的编者是苇岸。15.曹明华的意义在于,她使散文界不能不正视一个充满青春气息、毫无传统负累的新生代散文群体的崛起。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台静农认为洪炎秋的杂文随笔接近于周作人的风格。17.1961年,李敖和《文星》杂志发动了一场中西文化论战论战。18.1990年8月林燿德主编的《浪迹都市》的出版,是台湾“都市散文”的一次大集合。19.香港作家__周文珊____的作品《音乐之旅》等,以音乐家的眼光和感觉来抒发旅游感受,被誉为“游记文学的一朵奇葩”。20.陶里的实验性散文收在《静寂的延续》一书里。21.“五四”时期,周作人以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精神去革新传统的文学观念,出“人的文学”的著名命题。22.、记游之作,开中国现代散文之先声。23.1920年起,散文成了冰心最喜爱的文学形式。24.林语堂早期的杂文风格接近于钱玄同,慷慨激昂,悍泼放恣。25.李素伯在《小品文研究》中称道缪崇群“以清新的形式与笔调”写下的散文,“很可注意的”。26.刘大任于1995年出版的《强悍而美丽》一书,描写了运动员“强悍而美丽”的求胜斗志和运动生命。27.郁达夫早期的许多散文,如果套用他的文章题目,可以称之为零余者的感伤之歌。28.钱钟书的杂文集是《写在人生边上》。29.吴晗写得最多、最有特色的是历史小品式的杂文,史论性的杂文,即历史杂文。30.王力自己认为他的小品文是、血泪写成的软性文章。31.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文坛曾出现过一个“复兴散文”的运动。32.刘白羽散文新的审美观是诗意与政论融合的“激流勇进之美”。33.邓拓、吴晗、廖沫沙合作于1961年10月至1964年7月,在《前线》杂志开辟杂文专栏。“三家村札记”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月开始,丰子恺悄悄创作《往事琐忆》系列随笔,最后定编时改名为《缘缘堂随笔》。35.钟鸣于1998年推出的三卷本《旁观者》,通过“自由的文体展示出自由的精神”,呈现了“一次飘逸而精致的文本解放”。36.琦君是台湾当代女散文家中最负盛名的二三健笔之一,她写得最出色的是怀旧文。37.李英豪的游记《走到世界尽头》以旅途随笔的形式记述在斯里兰卡之游的美好追忆。38.陈冠学的《田园之秋》以日记体记录田园中的动植物等生态景观在一年四季中的变迁。39.龙应台1985年12月出版的《野火集》,曾获台湾“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书”称号。40.沙蒙的散文《鸟人》,是一篇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散文。41.何凡从1953年12月1日开始在台湾《联合报》副刊重新撰写“玻璃垫上”专栏,持续到1984年7月12日,创下台湾报纸定期专栏时间最长的纪录。42.丁玲的报告文学《田保霖》,曾得到毛泽东的赞扬。二、单项选择题1、20世纪40年代持续最久、影响最大的杂文刊物是(②《野草》)2、20世纪80年代,林燿德在台湾文坛标举(①都市文学)旗号。1.《中华日报》的副刊《动向》的主编是(①聂绀弩)。2.“孤岛”时期创作杂文数量最多的作家是(○3王任叔)3.《平凡的道理——略谈个人崇拜》(1973年)的作者是(○2恽逸群)4.台湾学者夏元瑜,六十岁后才开始创作(○4幽默散文),不料反应极佳,于是一发不可收,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另一片新天地。5.1983年6月30日,《澳门日报》的纯文学副刊(○1“镜海”)出刊,这是澳门报纸出现的第一个纯文艺副刊。6.20世纪30年代散文创作趋于活跃,“小品文年”是指(○41933年)7.“孤岛”时期《文汇报·世纪风》的主编是(①柯灵)。8.与余光中相类似,台湾另一位“众体兼擅”的散文全才是(○3王鼎钧)。9.笔名味橄的散文家是(○2钱歌川)10.澳门出版的第一套纯文学丛书,包括东亚大学中文系学生的散文集(○1《三弦》)等5种。11.20世纪30年代散文创作趋于活跃,“小品文年”是指(○41933年)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抗战初期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呼吸》的作者是(○2曹白)13.何其芳1936年获得《大公报》文艺奖的散文集是(○2《画梦录》)14.台湾20世纪50年代的“软性散文”是指(○3闺秀散文)15.杂文名篇《况钟的笔》的作者是(○1巴人)三、名词解释1.“小说家的散文”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小说家的散文”,参见教材P6。要点提示:20世纪30年代,平津一带文坛新崛起一批年青作家,何其芳、李广田、方敬等人,他们专注于叙事抒情散文的创作,力图把散文作为“一种纯粹的独立的创作”。这种有意追求散文艺术性的倾向,其中之一表现在“小说家的散文”中,它吸收了小说“比较客观,刻画完整”的长处,融化短篇小说的某些观照方式和表现手法,使记叙性散文带有小说化倾向,如李广田的《银狐集》、方敬的《风尘集》等。2.“东北作家群”散文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东北作家群”散文,参见参见教材P6。要点提示:东北沦陷后,一批原来在东北从事新文学运动的作家陆续逃亡到关内,加上流亡学生中崛起的一批文学新人,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有萧军、萧红、李辉英、白朗、罗烽等。他们最先尝到失土流离的惨痛,因而最先喊出抗日救亡的呼声。“东北作家群”的散文创作以反映东北沦陷区人民的生活斗争和自身的逃难经历为主要内容,充满着血泪的控诉、悲愤的呼号和对白山黑水、父老同胞的刻骨镂心的思念,开了抗战文学的先声。3.学者散文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学者散文,参见教材P29-30。要点提示:学者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一个主要门类,在当代台港和大陆新时期以来的散文界也蔚为大观。这类散文以学识、才情为基础,表现对社会、文化、人生深刻的思考和领悟,用余光中的话说,就是“融合情趣、智慧和学问的文章”,“反映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心灵”。4.余光中的“现代散文”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余光中的“现代散文”。要点提示:余光中为了消除“五四”散文的负面影响,在写于1963年的《剪掉散文的辫子》一文中,提出了他心目中理想的散文--一种“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的“现代散文”。余光中的“现代散文”理论与创作实践,是台湾当代散文发展史上一次颇具创新意味的“革命”,奠定了台湾散文的新构架。5.孤岛“鲁迅风”杂文流派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孤岛“鲁迅风”杂文流派,参见教材P8。要点提示:上海“孤岛”时期,起始于1937年11月12日,截止于1941年12月8日,历时4年又1个月。在此期间,王任叔等七人自觉继承和发展鲁迅杂文的战斗传统,创办《鲁迅风》杂志,并结集出版了《边鼓集》、《横眉集》,在中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文艺史册上,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写下了光荣的一页。6.新生代散文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新生代散文,参见教材P34。要点提示:“新生代”原是一个地质学术语。在新时期文学中借用这个称谓,通常是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八十年代中期走上文坛的作家群。自从老愚在1990年把1985年以后出现的青年散文作者命名为“散文新生代”,并选编出版《上升——当代中国大陆新生代散文选》后,新生代散文逐渐引起文坛的关注。7.山林散文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山林散文,参见教材P40。要点提示:20世纪80年代,由于台湾工业的畸形发展、环境污染,自然生态受破坏日益严重。针对这一现状,生态环保散文风行一时。与之相类似,陈冠学、孟东篱等人的山林散文,以隐逸的心态面对大自然,侧重于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和谐。代表作有陈冠学的《田园之秋》等。1、“诗人的散文”:20世纪平津一带文坛新崛起一批年青作家,如何其芳、丽尼、李广田等人,他们专注于叙事抒情散文的创作,力图把散文作为“一种纯粹的独立的创作”。这种有意追求散文艺术性的倾向,其中之一表现在“诗人的散文”,它追求“诗意”,经营意象,想象丰富,结构短小圆满,在散文创作中倾注了诗艺,丰富和扩张了散文表现生活实感和内心世界的能力,如何其芳的《画梦录》等。2、“太白派”:所谓“太白派”,指的是团结在《太白》杂志周围,以左翼作家为骨干,包括鲁迅、茅盾等人。他们支持创办了《涛声》、《新语林》、《太白》等刊物,积极提倡反映现实生活斗争的“新的小品文”,促进了30年代散文写实精神的发展和深化。3、“散文年”:20世纪60年代初,正是在散文创作开始逐步回归自身艺术规律之时,《人民日报》从1961年1月28日至6月5日,开辟“笔谈散文”专栏,先后发表了老舍、李健吾、柯灵等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推动了当时散文创作的发展。当代散文继1956年之后出现了第二次全面发展的短暂时期,以意境隽永、文体优美为特征的“诗化”抒情散文大量涌现,如杨朔的《雪浪花》、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秦牧的《土地》等。1961年因此被称为“散文年”。4、“框框杂文”: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香港经济呈多元化发展,报刊由专人执笔的杂文栏目逐渐发展壮大和多元化起来。这些框框杂文,每篇短则二百字,长则千字,无所不谈,充分表现香港这个自由开放社会的精神。到今天,打开香港报章,由固定作者占据一框一栏的局面比比皆是,而多彩多姿的杂文专栏也是每张报纸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5、“论语派”:1932年9月,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提倡“幽默小品”和“趣味小品”;继而创办《人间世》(1934年4月),打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旗号;后来还创办了《宇宙风》,从而形成了以林语堂、周作人为代表的“论语派”。他们在趣味、游戏、幽默、闲适中改变了20年代散文“问世”的径路,从意兴湍扬的激扬文字走向了沉潜适世的生命关怀与日常人生的吟味咀嚼。《七星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女性散文在澳门文坛崛起,它的标志是《七星篇》的出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版。“七星篇”原是澳门八位女性作家林蕙、林中英等人联合在《澳门日报》上开设的散文专栏,1991年星光出版社推出《七星篇》,第一次集中地展示了澳门女性在散文创作方面的实力和个性。6、“风华杂文征文”:1988年7月11日至9月30日《人民日报》为繁荣杂文创作,高扬鲁迅精神而举办了“风华杂文征文”,共收到7000多篇稿件,其数量之巨,声势之壮阔,接触面之广,作者面之普及,形式之多样都是空前的。尤其是征文连续发表了一批新品种、新样式的杂文,如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