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人才强省建设,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背景“十一五”时期是我省人才大发展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人才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制定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等重大人才规划,人才强省战略布局基本形成,党管人才工作格局逐步完善。出台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大学生“村官”选聘等政策意见,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不断健全,人才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组织实施省特级专家制度、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151人才工程、重点创新团队推进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大力培育引进人才科技创新载体,不断改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为培养凝聚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平台。2009年底,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55万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才22.8万人,高技能人才100万人。“十一五”期间引进各类人才15.8万人。人才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持,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但是,当前我省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仍存在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与一些先进省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是: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还没有完全确立,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人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短缺,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尤其紧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高层次人才发展平台较少,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有待改善;企业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人才国际化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等等。“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力推动人才发展,抓紧培养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我们必须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坚持把人才作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创新之源,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第一要素和第一推动力的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坚持“人才优先、服务发展,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统筹推进,优化环境、开放聚才”原则,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重大人才工程、重大人才发展平台为抓手,以人才政策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人才强省,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上传者知盟网(二)主要目标。今后五年人才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面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重大人才工程和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才政策创新取得较大突破,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增长、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更趋合理,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人才发展总体水平和人才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到2015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70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5.2%,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63人年;人力资本投资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4.1%,人才贡献率达到36.5%。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经济等重点领域人才比重明显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大幅增加,人才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建成一批区域性人才高地和人才集聚区,农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得到加强。统筹推进六支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全省党政人才为28.5万人左右;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87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410万人,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4∶54∶32;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6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4%;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05万人;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2015年人才发展主要指标(略)(三)总体要求。全面把握人才工作目标,结合浙江特点,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有序推进、高效发展。一是坚持人才投资优先,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科学配置政府人才投入资源,加快形成人力资本优先积累局面。二是突出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开发,突出重点领域产业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开发,突出企业人才开发,以人才优先开发推动产业升级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是加快建设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的各类创新创业平台,提升中心城市和产业集聚区的人才集聚和辐射功能,吸引国内外各类优秀人才到浙江创新创业。四是破除影响人才成长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构建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创造智慧和创业激情。五是充分发挥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作用,实行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精心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狠抓落实,重点突破,带动各领域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三、人才队伍建设重点(一)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围绕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重点培养造就一批能冲击国际科技前沿、处于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家队伍,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大批敢于创业、善于创新的优秀青年人才。各地、各部门和行业实施相应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优秀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形成衔接有序、分层分类、梯次配备的全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省特级专家评选和资助服务工作。组织实施省151人才工程、重点创新团队推进计划、百千万科技创新工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工程、企业研发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工程、钱江高级人才引进计划等人才培养工程。支持我省专家学者和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国家级人才计划(工程)。加大对青年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重视发挥老专家、老教授和各类离退休高层次人才的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重视发挥企业引才用才的主体作用,引导支持企业与高校、地方政府共建各类创新创业载体。积极开展与国内大院名校的科技人才战略合作,共建科技、人才基地。进一步加强国内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继续办好北京、上海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吸引国内高层次人才来浙江创新创业。(二)加快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围绕我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深入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培养引进一批企业紧缺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基本解决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问题,使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高职院校、技工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加快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重点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高职院校、重点技师学院,建设一批特色专业、新兴专业和骨干专业。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校企合作,加强综合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畅通高技能人才引进渠道,全方位贯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鼓励吸纳高校毕业生进入高技能人才队伍,扩大高技能人才规模,大幅度增加高级工总量,提升高技能人才素质。建立完善多元化高技能人才投入保障机制。(三)大力开发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大力开发现代农业领域的紧缺人才。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重点培养引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质能技术、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生物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和致富带头人,加快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创新与突破。大力开发工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的紧缺人才。围绕汽车产业、船舶产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有色金属产业、轻工产业、纺织产业、建材产业、医药产业等转型升级重点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现代管理创新,重点培养引进一大批高水平科技研发人才、战略统筹人才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大力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紧缺人才。围绕培育发展生物产业、物联网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核电关联产业,以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为导向,重点培养引进同步掌握国际先进技术、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紧缺人才。围绕现代商贸、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旅游、文化服务、房地产、社区服务、服务外包等服务业重点行业,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大力开发海洋经济专门人才。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重点培养引进海洋高新技术、基础学科、海洋环保、港航物流等现代海洋产业人才。大力开发社会转型发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着眼于有序推进社会转型、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开发教育、政法、宣传思想文化、人文社会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工作、社区建设、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领域的专门人才。加强产业、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和分析研究,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探索建立人才紧缺指数发布制度。加强党政人才培训,完善干部培养教育体系,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每五年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素质。调整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开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加快构筑特色产业人才密集区,打造现代产业人才高地。引导科研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整合继续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网络和远程教育,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开放式的继续教育培训网络。大力倡导校企合作的双元培养模式,加快推进实习基地、见习基地和实训基地等载体建设和企业访问工程师(实习工程师)项目,注重依托项目、工程培养人才,建立培训机构、人才、用人单位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人才支撑计划、社会工作人才培育计划、文化人才工程,加快培养各领域专门人才。建立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重点领域人才开发协调机制,提高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效率和水平。加强区域人才开发合作,推动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构建人才资源开发共享和联动机制。(四)加快打造国际化人才队伍。坚持开放聚才,构建开放灵活的引才聚才用才机制,加快人才国际化步伐,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人才高地。创新人才开发政策和服务体系。开展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建设人才特区,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开发机制和环境。深入实施“千人计划”,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拓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加强与国外政府组织、人才机构、大院名所等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定期组织企事业用人单位赴国(境)外举办招才引智专场活动。加快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实施引进国外智力工程,积极开展国际人才智力项目合作交流活动,到2015年,累计聘请国(境)外专家12.5万人次。开展慰问招揽留学人员活动。加快建设海外人才引进联络站。依托高校、科研机构探索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驿站。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平台,加强浙江海外人才网、国外智力信息库建设。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工程,扩大境外学习培训规模,建立一批境外培训基地,选拔优秀人才参加国际科研计划、学术交流访问,培养推荐优秀人才到各类国际组织工作。“十二五”期间,选派各类人才出国(境)培训1万名以上。积极吸引外籍人才、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来浙学习和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海外人才为浙服务。四、重大人才工程(一)151人才工程。目标任务: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为目标,到2015年,培养100名左右在国内学术和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第一层次高级专家;500名左右能代表我省学科优势和学术、技术水平的第二层次高级专家;1000名左右年轻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举措:一是制订《浙江省151人才工程(2011-2020年)实施意见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