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年级地理学科第九次联考卷一、选择题(本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1.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2.读下面“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此图所反映了()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的气候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读图回答3-4题。3.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4.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下图为甲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25.图中地层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6.与1980年代相比,图示区域2000年代()A.河流含沙量增大B.坡面径流量增加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D.坡面下渗量增加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做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步骤一: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步骤二:将黄豆、绿豆和小米的混合颗粒物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步骤三:观察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读图回答7-8题。7.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是()A.冲积扇B.陡崖C.沙丘D.峡谷8.该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沉积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风力沉积作用读全球气温变化资料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9-11题。9.图中反映的大气环境问题是()A.臭氧层被破坏B.温室气体增加C.酸雨D.水旱灾害10.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结果可能是()A.全球降水将普遍增加B.海平面将上升C.全球物种将大量增加D.高纬度地区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将缩小11.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右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以下各图与泰山的形成原因相吻合的是()313.下列各天气系统示意图中,能表示暖锋大气运动状况的是()ABCD14.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2016年元旦,杭州迎来了今年第一个霾黄色预警,灰色的天空让杭城的“颜值”大打折扣。读我国某时段雾霾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题。15.图示雾霾的分布特征为()A.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B.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带C.西部地区无重霾分布D.地势越低,雾霾越严重16.重霾天,人们期盼冷空气来临,是因为()A.降温能消霾B.大风能消霾C.高压能消霾D.干冷能消霾读“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问题。17.下列序号所代表的环节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⑥⑦18.关于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能影响地表径流B.促使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C.“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水”是指地表径流环节4D.城市化不会影响局部地区的水循环19.下列洋流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中低纬的环流是()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下图为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读图回答20-21题。20.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相似性D.复杂性21.该区域最可能为我国的()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东南丘陵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江西北部的庐山进行山地考察,庐山大部分山峰海拔为1200~1500米,下图为庐山地质剖面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2-23各题。22.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A.断裂上升B.褶皱弯曲C.冰川堆积D.风力侵蚀23.同学们在山麓看到的自然带是()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读兰州市略图,回答24~25题。24.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布局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B.社会经济的发展C.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25.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出兰州城区主要交通干道的走向是()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环形——放射状D.环形26.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举行,下列全5球变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使全球降水增加,各地区农作物增产②可能导致旱涝、严寒等极端天气的频发③海水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④动植物分布范围向高纬、高山延伸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27.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的原因是()①特殊的地理位置②多山的地貌③强烈的地壳活动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下表为某发达国家不同年份人口增长变化比较表,完成28-29下题。28.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表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年份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③、②、①D.③、①、②、④29.目前该国()A.外迁人口增多B.老龄化趋势减缓C.社保负担减轻D.少年儿童比重降低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30-31问题。30.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数据()A.①B.②C.③D.④31.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图甲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乙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32-34题。32.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33.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6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C.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34.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十年内不会对以下各项中产生较明显影响的是()A.劳动力的规模B.人口老龄化速度C.婴幼儿用品消费市场及相关产业D.人口自然增长率35.下图为某地人口迁入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人口年龄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婚姻家庭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30分)36.(10分)材料一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11月29日至30日赴法国巴黎出席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活动,12月1日至3日对津巴布韦和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于12月4日至5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材料二.图1和图2分别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1)自然带①的名称是▲,自然带⑤的植被类型是▲。(2)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属于▲分异规律,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条件的差异。(3)图中③和⑦自然带的景观均以荒漠为主,其中③自然带所处地区由于终年受__▲_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而降水少。③自然带在该洲南部西海岸呈条带状向低纬延伸主要原因是▲。⑦荒漠形成的原因是▲。(4)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要议题是达成关于2020年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协作。下列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有▲(多选)(2分)A.北半球自然带北移B.农业生产稳定性提高C.多地高山雪线上升D.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7E.海平面下降F.全球多地火山喷发G.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H.低纬地区生活所需能源增加37.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此时d地的盛行风向是▲,该地风向呈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2)此时d正处于__▲____季,该季节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3)①洋流按性质分属于▲,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作用。(4)②海域位于板块与板块的▲(消亡、生长)地带,宽度将不断▲(缩小、扩大)。(5)澳大利亚的植被从a→b→c为荒漠到草原到森林的变化,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这个分异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是▲。38.读“长江中下游地区图”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长江和塔里木河分别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2)上海、新疆两地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是▲;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的是▲。(3)福建、江西两省山区聚落分布相对▲(分散或集中);塔里木盆地周围的聚落呈串珠状分布在盆地边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4)塔里木盆地的沙土肥力较低是因为土壤含有的▲少;浙江地区的水稻土肥力较高主要是由于▲对当地土壤的改造。(5)近20年来,江西与浙江之间存在大量农村人口迁移,两省间的迁移方向是▲,其属于▲(国际或国内)迁移。国界沙漠高原、山地河流、湖泊84°80°76°40°塔里木河38题图长江上海浙江福建江西8高一年级地理学科第九次联考试卷答案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5.BABDB6-10.DABBB11-15.CCBAA16-20.BCDBA21-25.DABDA26-30.CDDDA31-35.CBCAB二、非选择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36.(1)热带雨林带(1分)温带落叶阔叶林(1分)(2)纬度地带(1分)热量(1分)(3)副热带高气压带(1分)东北信风带(1分)沿岸为本格拉寒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1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1分)(4)ACGH(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共2分)37.(每空1分,共10分)(1)西(偏)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冬季低温少雨(3)寒流降温减湿(4)生长扩大(5)从沿海到内陆水分38.(每空1分,共10分)(1)海陆间循环陆地循环(2)新疆上海(3)分散地形(水源)(4)有机质人类活动(5)江西迁往浙江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