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拳谱】王宗岳太极拳论原文注解修炼太极拳者,多熟知《王宗岳太极拳论》,在太极门中开宗立派者,更是引用拳论之语,为其宗派技法之理论基础。王宗岳相传为明朝万历年间人,更有民间传说他的太极功夫为张三丰亲传。但据河南省博爱县地名办公室魏美智先生考证,《王宗岳太极拳论》实为其师李鹤林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二月二日在唐村讲武堂所作的一篇训论。由于李家有“未成功器,勿名师门”之严训,王宗岳先生没有注明老师李鹤林的姓名。太极拳是否张三丰所创,张三丰所创之太极拳架式、套路是什么样式,今天已无法考实,而《王宗岳太极拳论》与其他有关著述,则白纸黑字留传至今,成为毋庸置疑的经典,因此,王宗岳(或其师李鹤林)实是可考的太极拳的创始人,以后各派各式,具出诸门下,万变不离其宗,也要用拳论之语,来考量其是否正宗。犹如道教,尊原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上三清”为最高神,实际的创始人可以说是春秋时的老聃。一部《老子》,是文本意义上的道教的原始经典,《太极拳论》亦复如是。但以我四十多年学研太极推手的体会,这三百六十三字(不计标点符号)的太极拳论,语辞通俗,意义深奥,真正登堂入室者恐千万人中无一二。现在的环境,修习太极拳者比之五六十年前已大大减少,学太极拳也为了养生锻炼,学太极推手不过是提高学拳兴趣的辅助手段,太极推手比赛规则也离此项技击运动的特点(也是其优越性)远矣,一般来说,参加这项运动的基础人群少了,提高就更困难了,太极拳论所说:“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并非杞人之忧。但从另一方面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日益被公众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太极拳中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从太极拳术比较直感的角度,也有利于形象地领会中华文化的真谛,或者也是太极拳精义重新显发于世,或至少能于后世传承不绝的大好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故此不揣浅陋,作此夹注心解,以期抛砖引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太极功夫更要面授机宜,亲身体验,勤加修炼,但有正确的理论引导,或可以少走歪路,也不至于买椟还珠。总之是为太极拳道发扬光大,造福人类,有益身心,此吾愿矣。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机”者,发端也,机弩之谓。阴阳之母也。“母”者,本体也。此句意为,“太极”由“无极”生,而生“动静”、“阴阳”。以“太极”为拳名,说明此拳理即是“动静”、“阴阳”之理。“动静”是对“用”而言,“阴阳”是对体而言。“阴”之“用”则为“静”,“阳”之“用”则为“动”;“动”之“体”则为“阳”,“静”之“体”则为“阴”。“动静”、“阴阳”,“同出而异名”,以其论说对象而异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此就对抗双方而言,以动态观之,有彼此之分,以静态观之,则双方“合”为一体。太极拳理,研究的就是如何在不断的打破平衡与取得平衡的过程中建立优势。所以,与其它拳术唯追求此方增强实力(如追求力能举鼎,追求一记重拳多少磅数),与闪避对方锋芒不同,太极拳研究的是双方交手(动)接劲(静)后的变化。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过”则为“顶”,硬撑住,“不及”为“丢”,逃避掉。“无过不及”,就是“不顶不丢”。“曲”则“柔”,“伸”则“刚”,“随曲就伸”,就是“以柔克刚”,以柔和的方式(随曲)达到刚强的目的(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走”,又谓之“走化”,就是在运动中使对方刚劲失去进一步打击的着力点,刹那间使对方来力的速度为零。注意,不是“逃”“避”,不要脱离接触。“走”是若即若离,有条不紊,没有一点慌忙紧张。“粘”,又谓之“粘随”,就像粘上去的一张纸一样跟着对方动。这一点非常重要。理解“人刚我柔谓之走”的还有人,理解“我顺人背谓之粘”的则凤毛麟角。“我顺人背”,就是我方得机得势,处于进攻状态,太极拳理的高明之处,就是指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方在与彼方的接触点上也不能加力加速,而要像一张纸那样粘着。你若加力加速,对方就可能在一刹那间得到一个支撑点,恢复平衡。如果不加力加速,仅仅是粘随,对方就会像落水的人,找不到可以凭借的用力点,乱动只有更加失衡,加快沉没。所以,我说太极劲是水一样的劲,作用原理是流体力学的原理。从固体力学角度,是无法领会“我顺人背谓之粘”的意思与重要性的。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这句话是针对“手慢让(不敌)手快”的世俗之见而言的。指出,动作无所谓快慢,以对方的动作速度为依据,不急不缓。对方动急而缓应,就是“顶”,对方动缓而急随,就是“丢”。太极拳的制胜之道就在“不顶不丢”。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力的三要素,力点,力的方向与力的速度。力点是双方力结合的结果,不是一方的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所以,太极拳理很少研究力点。其它拳术,也有研究力点的,如擒拿与点穴术,但在太极拳理看来,根据“以柔克刚”的原理,对方作用于我方的力点,意念一动,一刹那间就可以化为乌有,所以没有研究的必要。换言之,太极拳理研究的是任意力点上的力的方向与速度的变化。所以,变化虽万端,理却唯一贯。这一贯之理,就是不顶不丢,柔能克刚。由著熟而渐悟懂劲,“著熟”是由老师言传身教,自己反复练习后所得,为“知其然”。“懂劲”为“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太极拳有“懂劲”的要求?因为太极劲与其它拳的劲力根本的不同,是一种柔弱如水的劲,从固体力学、杠杆原理,瞬间爆发力、加速度角度去理解太极劲,就是不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懂劲”还只是理会,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还要不断实践,才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这就是“神明”。阴阳不测谓之神,见微知著谓之明。“神”乃变化莫测之用,“明”即举一反三之智。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用力”者,用心力也,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思考,终究会产生质的飞跃,对各家之说、各种观念、各类经验,都能融会贯通,看到本质上的一致,层次上的差别。虚领顶劲,就像头上顶着一个碗。头顶是太极拳所谓“力达四梢”之上梢,虚领顶劲,就是取得高屋建瓴之优势,就像一个浪头拔高,然后乘着一股势砸下来就是。这是对应向上的来力的,就是后面说是“仰之则弥高”。气沉丹田,与虚领顶劲形成一个对拔劲,动态的保持中正。,具体做气沉丹田,师傅教我是提肛,把意念放在尾闾,尾闾是四梢之下梢,好比船的舵。气沉丹田,是对应向下或向前的来力的,一沉则一升,可以使对方起根,产生被兜底抄起的感觉。不偏不倚,忽隐忽现。“不偏不倚”就是中正,这容易理解。重要的是“忽隐忽现”。什么“忽隐忽现”?就是己方之力给对方的感觉忽隐忽现,从势上说,“显”、“有”,有一股很强大的东西压迫过来,冲激过来;从接触点上说,“隐”、“无”,感觉不到哪一点上受到了力。因此,理解“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一定要注意是“虚”与“气”,不是有形的实力。有把“气沉丹田”理解为重心下移,下桩稳固,十趾抓地,犹如石礅,可以产生很强的抵抗力,这是未得要领。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左重”与“右重”是指对方加于我方之力,应之是“左虚”与“右杳”,就是让其重力落空。这就是“引进落空”。但须注意是“引进”,也就是诱敌深入。所以交手后一定不能逃避,要“粘”“走”,这样对方才能放心使力,落空失重了还不知道是由接触点上失去凭依,用力方向偏转,导致重心不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仰之”者对方,“弥高”者己方,对方用力往上,我比之还要高。同理,可以理解“俯之”、“进之”、“退之”。为什么说“退之则愈促”?因为“退”一般是受到惊吓,一个突然反应,很快,而我方之力还是随势而进,一涌而入,使对方来不及调整重心,就被冲垮,感觉上比后退的力还要快。这就是所谓的“后发先至”。实际上不是速度更快,而是水之乘虚而入、无孔不入之效果。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是形容水之反应。一片羽毛落到水里,也不会纹丝不动,也要沾湿,也要被水波漂出些许。蝇虫也不能在水面上站稳脚跟。这句话乍看上去很神奇,其实,知道了这是水的自然(无心)反应,才能说对太极拳的真谛有所领会。我提出太极推手的第四境界也即最高境界是“来往皆善”,只要想到对方不是来打击我,而是来为我按摩的,即能做到“不顶不丢”,即能做到“舍己从人”,即能做到“引进落空”,这三句话其实是一个意思。因为人的意念决定人的身体反应,想到“按摩”,就不会顶(绷紧肌肉),也不会丢(逃避来力)。但对方来力很轻,或对方停住不动了,怎么办?我就想到了这句话,再轻,静止不动,如片羽、蝇虫之份量总还是有的,只要想到对方仍在给我按摩,身体就依旧有反应。这反应也许有些放大,就像人怕呵痒的身体反应,但还是舍己从人的,还是顺着对方来力方向走的,不是主观的乱动。这样一想,一反应,对方猝不及防,失重更加明显。由此我知道,太极劲不是把人“发”出去的,而是叫人失重后,自然漂出去的。或者说,发劲还是太极拳与其它拳种所共有的,粘劲才是太极拳所独有的。还有,《老子》说:“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与此句说的是一个意思。为何“无死地”?因为被施加强硬的外力,一定要本身有个硬点,如果柔弱如水,没有硬点,强力就无法起作用。这是从应对强力、大力角度说的。“一羽不能加”,是从应对静力、微力角度说的。要做到对刀兵、羽毛应付裕如,遵循的是一个道理,破我执。无我则无畏,无畏则放松,放松则自然,自然则神明。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人不知我”因我柔,“我独知人”因我粘。我柔则人不知我可着力点,我粘则人之动作我无有不知,皆从随之。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此”者为柔,非为刚也。柔弱胜刚强,乃中国式英雄也,真英雄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指明非太极劲的二种特性,反过来说,只有“柔克刚”(“无力胜有力”),“慢制快”(“手慢缚手快”)才是太极劲。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有几个现代标点本,“是”前面用逗号,这样容易使人认为此“是”(这)指的是“壮欺弱”、“慢让快”。从上下文来看,显然并非如此,“是”指的是正宗的太极功夫。王壮弘先生就由此句悟到太极劲是本来具有,与生俱来,不是学得的。可惜天不假日,在理论上还来不及进一步详加阐发。此一悟得,与他之前总结的“点”“线”“面”等经验,有“道”与“术”的层次差别。所以,我注解太极拳论,也有完成王壮弘先生未竟事业之心在。察四两拔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枰凖,活似车轮,偏沈则随,双重则滞。“立如枰凖”,保持中正;“活似车轮”,腰为主宰,灵活转动,容易理解。后两句误解就严重了,特别是对“双重”的理解。现在一般理解的双重,是指两腿不分虚实,重心在两腿之间,这样举步动足就不灵活了。这是对步法的要求。殊不知如今教拳,动步前先要把重心放在一条腿上,然后另一条腿虚起,跨出,是一种画蛇添足的教条,此教条就来自对“双重”的误解。其实,动步只要想着尾闾朝欲往的方向平移,人的先天本能自会圆满完成,不劳意识去具体指挥。意识指挥只会使两腿分外紧张,动不了几步就酸胀莫名。我是吃过这种苦头的,当年还为自己肯下苦功而自豪,现在看来,就像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代印度外道的苦修,也有苦劳功德,但究非正道。到底什么是“双重”?“双重”是对“偏沉”而言,“偏沉则随”,从前文“随曲就伸”,“动缓则缓随”可知,“随”是双方交手后的反应,有对方,才有“随”。所以,“偏沉”是交手情况下的一种状态,“偏沉”,就是一头沉下去了,失重了,“随”,就是顺水推舟,用四两之微力,使对方失重状态加剧,千斤之体重变成倾倒之惯性。之所以能使对方“偏沉”,就因为我方的虚无、轻灵。而“双重”,则是双方都执著于自己的立足点,寸土不让,都撑住了,顶牛了,成为胶着状态,就“滞”了。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抱着我执不放,拼命站稳自己的立场,就是把自己送给人家去制服。“率皆自为人制”,处世之理亦复如是。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阴阳”也是双方构成的“阴阳”,即是“刚柔”,即是“动静”,即是“顺背”,即是“进退”,即是“走粘”,总之是反复的打破平衡与取得平衡的过程。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