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人们的不合理开采利用资源,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各种环境问题也越发激化;加上各种自然因素,环境迅速瓦解。为生态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关部门制定解决措施的同时,也需要全民做到保护环境,把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把环保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关键词:环境问题解决措施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1地理区位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省全省陆地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本岛面积3.39万平方公里。2012年末常住人口886.55万人,比上年增加9.17万人。全省人口出生率14.66‰,死亡率5.81‰,自然增长率8.85‰。2013年海南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55.3亿元,是2007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达到5147美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09.4亿元,是2007年的3.8倍,年均增长30.5%;固定资产投资2145.4亿元,是2007年的4.2倍,年均增长35.1%。2环境问题的若干特点2.1从地理环境看,海南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环境问题有相对独立性一方面,海南省周围拥有较大的海洋空间和大气空间,大气循环主要受到南海大气环境的影响,对大气污染具有较强的稀释能力。另一方而,海南省是一个孤岛,地形中高周低,河流短促,雨水易冲涌入海,这决定了海南省的水循环有自己相对独立的途径,很难通过其他的途径取得补偿,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是海南环境保护的重大课题。2.2从环境现状看,海南省局部地区己出现了生态失调现象,但全岛的自然环境并未恶化,五十多年来,由于过度开垦滥砍乱伐,海南天然林而积大幅度减少,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加重,一些河流枯水期流量减少甚至断流,江河含沙量增大,从而导致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2.3从发展趋势看,海南的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矛盾,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很重,海南今后的经济发展重点仍然是热带高效农业、工矿业和旅游业,而热带大农业中的种植业、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业发展,要求有较好的陆地自然生态环境和海洋自然生态环境,特别是国际旅游业岛发展,要求为旅客提供清闲、舒适和优美的环境。如果日前这种环境遭到破坏,就等于毁了热带大农业、水产业和旅游业,海南的自然资源不仅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而且有可能转化为劣势。此外,海南今后要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也必须保持一个优美的环境。显而易见,海南省未来发展对环境的要求是很高的。但是,随着海南今后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如果处理不当则有可能导致环境恶化。热带大农业的开发,不可避免地要扩大种植面积,导致盲目毁林开荒、滥垦乱伐或对土地进行掠夺式地开发,造成森林而积日益缩小.大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和局部气候变异,引起生态失调等问题;随着工矿业的开发。“三废”的排放总量必然大量增加.如果工业大局不当,管理不善、处理不利,则往往会引起严重污染,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健康造成危害;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发展,也必然带来大量的环境问题。3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3.1关于江河水质下降和水污染防治问题海南省江河水质面临着工业污染依然严重,生活污水污染日益加剧和农业面源污染口益突出的严峻形势。据2006年1月结束的海南省入河排污CI普查,全省有52.65%的废、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总量为25727.08万吨,其中生活类占78.92%k,工业类占15.84%。三条江河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年接纳工业废水1029.1万吨,化学需氧量4210.3吨。此外,江河水质还遭受农业面源污染的威胁,处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叠加、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的态势。2004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省江河湖库水质总体较2003年有所下降,部分中小河流水质恶化,水污染己经呈现出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地向海洋发展的趋势,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水污染防治有待加强。为此建议:在工业废水治理方面,所有的工业企业都要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同时加强污水日常监测,保证达标排放。污染大户要限期整治,否则依法责令停业、关闭、搬迁。新建工业企业必须严格进行“9评”依法、依标准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并有效运行。在生活污水治理方面,要分期分批整治,先抓好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沿岸城镇的污水整治。优先考虑建设龙塘、定城、金江、加积的污水处理厂。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一是所有的畜禽养殖场都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大型养猪场要并入工业污染范围监管;二是要教育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三是禁止使用高毒、剧毒农药。在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方面,要按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加快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规划,落实保护措施,加强水源监管和水质监控,保证饮用水质安全。此外,要加强中部地区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确保水资源总量保持稳定,使江河湖库保持一定的自净能力。3.2关于近岸海域污染和破坏问题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恶化趋势明显,赤潮现象时有发生。海洋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污染,一是近海生产经营活动如海水养殖、沿海高位池养虾、采钦等对近岸海域造成了严重污染;二是生活污水的污染,城乡生活污水和一些沿海饭店、宾馆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水;三是工业污染,一些企业不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规定向海洋排放超标废水,也是造成海洋污染的重要原因。此外,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珊瑚礁、红树林资源遭破坏的现象也偶有发生。虽然近海破坏珊瑚礁的行为有所遏制,但到远海如西沙群岛海域开采的现象仍有发生,炸鱼毒鱼以及偷采、贩运、买卖、加工珊瑚礁的违法行为破坏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平衡。由于建省前后一些沿海地区育目从事挖塘养殖、无序经济开发等活动,红树林遭受大规模破坏。1982年全省红树林有72639亩,至1998年减少约59000多亩,遭受毁坏近13000亩。《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出台后,破坏红树林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全省红树林面积58950亩。防治海洋污染,要抓住两点,一是控制海上污染,二是控制陆源污染。从目前来说,控制陆源污染是主要环节。1要加强对近岸海域使用功能的统一规划,科学合理布局产业结构;2强化近岸海域的环境管理,坚决把住建设项目的坏境影响评价”,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总量;3要加人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海洋环境违法违规事件;4要对重点海洋开发区如海日湾、三亚湾、陵水新村港、万宁东澳小海等进行综合整治,治理海洋污染,防治赤潮灾害;5沿岸城市和旅游点,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做到达标排放;6要重视防治旅游污染,加强旅游业的环境管理。保护珊瑚礁资源,要认真贯彻《海南省珊瑚礁保护规定》,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有关市县、有关部门保护珊瑚礁的责任机制,加大力度打击破坏珊瑚礁资源的各种违法行为。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减少保护区内的经济活动,加强珊瑚礁旅游观光活动的科学监控与管理。建议抓紧研究设立西沙群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加强对西沙群岛等珊瑚礁核心区的保护与管理,维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稳定。3.3关于森林生态功能退化和森林质量总量提高问题我省的生态公益林破坏较为严重,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不断下降,原始林覆盖率从1950年的35%下降到1987年的7.2%,现在仅有4%左右,天然林面积现存将近60万公顷,覆盖率19%,58%的天然林郁闭度从50年代的0.8下降到现在的0.4-0.5;海防林带遭受破坏,曾出现200多公里长的缺口,目前虽有好转,但仍有大量断带,有些地段虽未出现断带,但质最较差,目前,破坏天然林、海防林、红树林和水源林的违法行为仍在禁止不断,在中部山区,破坏天然林开垦种植的现象时有发生;沿海各地毁林搞旅游开发、毁林采钦、毁林挖塘养殖等开发活动致使海防林和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江河流域沿岸,毁林开垦破坏水源林的势头没有得到完全遏.止,生态公益林不断遭受破坏,致使森林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下降.因此,必须加人保护力度,提高天然林、海防林、红树林和水源林的总量,切实改善我省森林的结构和质量。为此建议:第一,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天然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以最高的责任感、最大的代价、最有力的措施加以保护.要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推进天然林保护和封山育林工程的实施,加强以保护天然林及其生物群落为主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严格禁止采阀,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的违法行为。第二,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加强海防林和红树林的保护和建设,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管理,使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活动依法、规范、有序进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协调。要严格执行海防林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严禁在国家特殊保护林带内进行毁林开垦、采钦和挖塘养殖等开发活动,对己造成破坏的,要实行强制退塘还林、退耕还林,做好缺口、断带的造林工作,实现我省沿海防护林带的合拢.在国家特殊保护林带以外的海防林带内进行开发活动的,要符合有关管理规定,要认真执行《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切实加强红树林的保护,对己在红树林内开挖的养殖塘,要坚决填塘复林,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红树林疏林地的抚育和造林力度,争取适宜红树林生长的沿海滩涂全部造上红树林.第三,强化水源林保护力度,认真执行森林法的有关规定.要重耕还林工程,提高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的能力,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有关森林保护的规定,坚决禁止在25度以上的坡地毁林开垦。凡是己在25度坡度以上山体毁林开垦的,要立即禁止,实行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25度以下的,如需开垦、砍伐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此外海南现存在的环境问题还有关于发展林业产业问题,关于矿产资源开发监管问题,关于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问题。为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应做到保护水资源,因为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维护人类生命、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先决条件之一;加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搞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控制工业污染;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光靠依靠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同时运用法律手段,才能更有成效,所以要加强环境立法。根据海南的实际情况,海南今后应集中力量加强环境区域规划与研究、环境监测和分析技术研究、森林动态环境研究、热带农业生态环境研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等,把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把环保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参考文献[1]罗时祥,海南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海南人大,2006.10[2]吴贻春,海南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科技广场,2007.6[3]海南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海南红树林保护规定,2011.9[4]省人大常委会,海南珊瑚礁保护规定,2009.7[5]金美佳,海南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协调性分析,海南大学,2013.5[6]陈文辉,试析海南环境问题及环境法制建设,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4[7]杨华健,论环境协同治理,南京农业大学,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