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下垫面的性质海洋下垫面的性质是不均一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冷、暖洋流上。洋流的形成有许多原因,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定向风的推动。世界各大洋的主要洋流分布与风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洋流流动的方向和风向一致,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热带、副热带地区,北半球的洋流基本上是围绕副热带高气压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作逆时针方向流动。在热带由于信风把表层海水向西吹,形成了赤道洋流。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遇到大陆,便向南北分流,向高纬度流去的洋流为暖流,向低纬度流去的洋流为寒流。洋流是地球上热量转运的一个重要动力。据卫星观测资料,在20°N地带,洋流由低纬向高纬传输的热量约占地-气系统总热量传输的74%,在30°~35°N间洋流传输的热量约占总传输量的47%。洋流调节了南北气温差别,在沿海地带等温线往往与海岸线平行就是这个缘故。暖流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换时,失热降温,洋面和它上空的大气得热增湿。我们以墨西哥湾暖流为例,湾流每年供给北欧海岸的能量,大约相当于在每厘米长的海岸线上得到600吨煤燃烧的能量。这就使得欧洲的西部和北部的平均温度比其它同纬度地区高出16~20℃,甚至北极圈内的海港冬季也不结冰。苏联的摩尔曼斯克就是北冰洋沿岸的重要海港,那里因受北大西洋暖流的恩泽,港湾终年不冻,成为苏联北洋舰队和渔业、海运基地。再如,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气候影响重大的黑潮,是北太平洋中的一股巨大的、较活跃的暖性洋流。它在流经东海的一段时,夏季表层水温常达30℃左右,比同纬度相邻的海域高出2~6℃,比我国东部同纬度的陆地亦偏高2℃左右。黑潮不但给我国的沿海地区带来了温度,还为我国的夏季风增添了大量的水汽。根据观测资料进行的计算和不同区域的比较都充分说明:气温相对低而且气压高的北太平洋海面吹向我国的夏季风,只有经过“黑潮”的增温加湿作用以后,才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了丰沛的夏季降水和热量,才导致了我国东部地区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形成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而寒流在与周围环境进行热量交换时,得热增温,使洋面和它上空的大气失热减湿。例如,北美洲的拉布拉多海岸,由于受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一年要封冻9个月之久。寒流经过的区域,大气比较稳定,降水稀少。象秘鲁西海岸、澳大利亚西部和撒哈拉沙漠的西部,就是由于沿岸有寒流经过,致使那里的气候更加干燥少雨,形成沙漠。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团活动而发生的间接影响。因为洋流是它上空气团的下垫面,它能使气团下部发生变性,气团运动时便把这些特性带到所经过的地区,使气候发生变化。一般说,有暖洋流经过的沿岸,气候比同纬度各地温暖;有冷洋流经过的沿岸,气候比同纬度各地寒冷。正因为有洋流的运动,南来北往,川流不息,对高低纬度间海洋热能的输送与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调节了地球上的气候。书名:海洋气象学参考文献[1]冯士筰,李凤岐等.海洋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陈月娟.大气-海洋学概论.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3]任建业主编,海洋底构造导论.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4]吕炳全编著,海洋地质学概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从大陆基的基部向外,便是大洋底。大洋底主要由大洋中脊和洋盆两个地貌单元组成。板块理论认为洋底主要位于海洋板块之上。洋脊形成于海洋板块彼此分裂的边界上,而洋盆则位于洋脊与大陆边缘之间的海洋板块上。在洋脊和洋盆之上,还有次一级的地貌单元。1.大洋中脊(或称洋脊)。洋脊是一条纵贯世界各大洋的洋底山系,全长约达65000千米。洋脊顶部高于大洋底部约2000米左右,个别的高点耸立在海平面之上,如大西洋北部的冰岛等。洋脊宽度达1000千米以上,甚至可达到1500千米。可见洋脊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山脉,比陆上的任何山脉规模都大。洋脊两侧坡度平缓,与大洋盆地没有明显界线。洋脊虽称为大洋中脊,但是只有不超过60%的洋脊位于大洋的中部,如东太平洋的洋脊就位于大洋东侧。大洋中脊顶部是一条顺洋脊走向延伸的狭长槽谷,宽仅几十公里,相对深度可达2000米,是地壳拉张作用的产物,伴有频繁的浅源地震,称之为洋脊裂谷。洋脊裂谷两侧为由张力断裂形成的裂隙山,洋脊的走向也不是完全连续的,它是被许多直交的转换断层错开成不连续的段落,由转换断层形成的凹凸不平的区域称为破裂带。因此,洋脊的地形是极为崎岖不平的。洋脊形成于海洋板块彼此分离的部位。当海洋板块彼此移开时,分离(扩张)带下面地幔的压力降低,使地幔的熔融温度降低,引起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其结果是玄武岩岩浆大量上升,不断充填扩张分离板块之间的裂缝,形成新的洋壳。这种新的、热的岩石圈的生长,是洋脊峰处的离散带为什么会高高隆起在比较古老的洋底之上的主要原因。由于洋脊轴部新洋壳的出现,两侧老洋壳相随向外侧运动,离中部裂谷愈远,洋壳和上覆的深海沉积层也愈老。板块扩张的张力作用,使沿洋脊峰顶分离中心两侧新形成的洋壳地块断裂上升,分离中心便成为槽谷状的洋脊裂谷。这些断裂和洋脊轴线上的平移断层是扩张中心两侧频繁的浅源地震的原因。热点与海底火山:热点是地壳下上地幔提供炽热岩浆的固定源地。目前还不知道热点为何可以固定在某个地点的原因。热点可以发生在扩张洋脊下,也可以发生在离扩张洋脊很远的地方。热点的岩浆和热量,使其上的洋壳变得脆弱,导致岩浆上涌而形成火山。由于海洋板块是在不断地扩张的,热点上的火山要慢慢地远离热点,最终失去岩浆供应而变成死火山,热点上的洋壳又形成新的火山。这样,随着板块的移动,板块经过热点的地方都会不断地形成火山,进而在洋底上就会留下一列由老到新依次排列的火山链。火山链也因此记录下板块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海底火山随板块移动变成死火山后,失去了岩浆供应,高度不再增加。如果这时的火山高度已接近海面或高于海面,海浪的侵蚀作用就会把火山的顶部削平。如果这样的火山随海洋板块的移动而下沉,就会形成海底平顶山。如果原来的火山达不到海浪作用的基面就变成死火山而不再增高,它的顶部就不会被削平,这样的死火山称为海山或海岭。例如,著名的火山海岭是太平洋的夏威夷海岭和天皇海岭。它从夏威夷群岛一直延伸到堪察加半岛,全长达4000千米。这条巨大的火山海岭上面,除了东南端夏威夷群岛的基拉韦厄火山和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205米,高出海底9000米多)是活火山外,其余都是死火山。珊瑚礁地貌中的环礁的形成也与这种火山的形成和消亡过程有关。2.大洋盆地。大洋盆地位于大洋中脊外侧,向外与大陆边缘相接。盆地与洋脊呈逐渐过渡的形式,大洋盆地是洋脊向外迁移过程中形成的,它位于单一的海洋板块之内,所以这里缺少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微弱。但与大陆边缘连接处地形却有多种的变化,而且地壳的物质也明显不同。大洋盆地内部主要由深海丘陵和比较单调的深海平原组成。(1)深海平原和深海丘陵。深海平原是大洋盆地中被海岭分割开的低地,大多水深达5~6千米。深海平原表面地形平坦,坡度极小(<1/1000,甚至<1/10000),是地球表面最平坦的地方。这样的地貌特征是由于深海平原底部高低不平的原始地形上覆盖了巨厚的沉积物所致。深海平原上沉积层厚度不少于300米,经常超过1000米。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大陆和大陆架浅海的陆源碎屑沉积。以靠近稳定大陆边缘、与大陆基相接的深海平原最为典型。在靠近洋脊边界附近的深海平原,其沉积物厚度不足以完全填平海洋地壳的原始地形,一些海底死火山和熔岩喷出物便突出深海平原之上,成为高度(<200米)不大的海底丘陵。海底丘陵可以单独或成群出现在海底平原上,有时则在洋脊两翼附近平行于洋脊成线状分布。深海平原和深海丘陵占据了差不多所有除洋脊系统以外的深海海底区域。(2)海沟和岛孤。海沟:海沟是地球表面最低的地方,成狭长槽状洼地,长约1000千米,宽40~70千米,一般深度为5~8千米,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22米。海沟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围与大陆边缘相接地方。典型的海沟是弧形的,凸面向着毗邻的大洋盆。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大洋壳的最终结局是在板块边界的汇聚处遭到消亡作用,然后下潜返回到地幔,很多活动板块边界的汇聚位置就往往出现海沟。在这里洋底一侧的洋壳以一定角度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返回到地幔,在俯冲带的位置上形成了海沟。海沟是地球上地质活动最剧烈的区域,很多的大地震和海啸就产生于海沟。海沟靠大洋一侧坡度较缓和,一般为3°~8°,靠大陆边缘的一侧坡度很陡,一般大于10°。海沟向陆一侧的地貌结构有二种类型,一是与海沟相伴生,并与之平行的火山岛弧,岛弧之后是边缘海(弧后盆地),然后才是大陆,如千岛海沟—千岛群岛弧—鄂霍次克海—亚洲大陆。二是与海沟相伴并且相平行的沿岸山脉,如秘鲁—智利海沟—安底斯山山脉。1:杨景春,《地貌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2:严钦尚,《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4:O.K.杰昂杰夫等著,《普通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5:北京大学等,《地貌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6:高抒,《现代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