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知识要点1、水以各种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内,海洋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状态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固态形式存在,少量水是以液态和气形式存在的。4、水与生命:⑴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⑵生物体的生命运动里不开水,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种子的发芽等。⑶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如沙漠中的骆驼和仙人掌)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5、水的循环: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6、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下渗(地下径流)7、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8、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9、分析下面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1)分别写出A、B、C、D所表达的水循环中的各环节名称:ABCD(2)目前人类对这个环节可以施加一定影响。1、水的电解(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少(正负极气体体积比1:2)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多(正负极气体体积比1:2)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2、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第一章第1节水在那里第一章第2节水的组成1、浮力的存在: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一切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产生的浮力。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3、浮力的测量方法:称量法(弹簧秤测出物体在空气和浸在液体中的读数差)F浮=G物-G浸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F浮=G排液=ρ液gv排注意:(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即只跟排开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3)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5、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①F浮G下沉②F浮G上浮③F浮=G悬浮此时V排=V物④F浮=G漂浮此时V排V物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物(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物)6、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①当ρ液ρ物时,上浮(最终漂浮)②当ρ液ρ物时,下沉③当ρ液=ρ物时,悬浮7、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①因为漂浮时,F浮=G,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②根据F浮=ρ液g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排减小,所以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3)密度计:因为F浮=ρ液gv排,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刻度上小下大)(4)热气球:通过改变自身体积来上升和下降。第一章第3节水的浮力1、溶液:(1)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如水、酒精等物质)(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固、液、气体均可)(3)溶液: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4)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2、悬浊液、乳浊液:名称特征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形成过程固、液气溶解在液体里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稳定性稳定、久置不分层不稳定、久置分层不稳定、久置分层长期放置均一、稳定下沉上浮举例糖水、汽水、饮料等石灰水、泥水、血液等牛奶、肥皂水3、混合物: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4、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却能溶解在其他溶剂里。常用的溶剂:水、酒精、汽油、丙酮等。5.给下列混合物归类: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色拉油溶于水,⑧色拉油溶于汽油。属于溶液的是,属于乳浊液的是。6.有10%的食盐水100亳升,其密度为1.03克/厘米3.现从中取出食盐水10亳升,那么这些食盐水的质量分数为,密度为千克/米3。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注意:(1)两个前提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否则饱和不饱和溶液就没有确定的意义。(2)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如食盐,仍可溶解。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大多数物质适用)A.加溶剂B.升温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A.蒸发溶剂B.降温C.加溶质3、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较多溶质的是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的是稀溶液;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4、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注意点:(1)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3)溶解度单位为克第一章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一章第5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5、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内因:由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决定;温度固体气体外因外因:与溶剂的温度有关压强6、溶解度曲线: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①影响很大,如硝酸钾,表现为曲线陡②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曲线平缓(2)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7、溶解度的计算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S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S=或=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100克饱和溶液的质量100克+S8、溶质的质量分数(1)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常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它是个比值,没有单位)(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3)溶液的稀释或计算时,要抓住要点: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B、称量(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如图:(1)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像(填物质名称)和c一样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下降;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2)在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3)在t℃时a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水资源:人类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2、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供人们使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3、一个地区的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从全球范围来看,在赤道附近地区和距海比较近的地区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4、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有: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尤其是在北纬40度的海河流域和华北地区,供水严重不足;分布从时间上看,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从空间上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5、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1)沉淀法自然沉淀法加入凝固剂,如明矾、活性碳等(2)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第一章第6,7节物质的分离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第二章第三章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3)蒸馏法――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原理:利用液体里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蒸馏装置组成:蒸馏烧瓶、温度计、铁架台、冷凝管、接受器、锥形瓶冷凝管的使用注意事项:水流下进上出6、粗盐提纯为精盐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溶解、过滤、结晶。7.节用用水的主要方法: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水的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