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专业(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科技哲学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掌握科技哲学坚实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3.具有健康的体格。二、研究方向1.科技与社会2.科学方法论3.科学思想史4.生态环境哲学5.自然科学哲学问题6.科学文化学三、学习年限与学分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总学分为34学分。课程学习70周;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42周;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8周。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即可毕业。四、课程设置(一)学位课程(本专业各方向硕士生公共必修课,计20学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任课教师0001马列经典著作选读(哲学)5431林剑0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210003第一外国语(含专业外语)24061.20301自然辩证法原理研究5431桂质亮0302科学技术史研究5431卢翼翔0303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5432桂质亮等0304科学社会学5431张祖林(二)指定选修课程(按研究方向设置)研究方向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时间任课教师科技与社会0305科学技术观研究5432卢翼翔0306科技道德与科技法3624桂质亮0307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3623刘仁忠科学方法论0106科学方法论5432张大松0308归纳与演绎方法研究3623张大松0105数理逻辑3622桂质亮科学思想史0309科学思想史研究3623张祖林0310现代科学哲学研究5434张祖林0311中国科技政策与体制研究3624刘鹤玲生态环境哲学0312生态环境哲学5432刘仁忠0313环境管理哲学3633桂质亮0314生态哲学3624卢翼翔科学文化学0301科学文化学5432卢翼翔0106科学方法论3623张大松0309科学思想史3623张祖林自然科学哲学0303自然科学哲学问题5431刘鹤玲0316生物科学哲学3622刘鹤玲0309科学思想史3623张祖林(三)任意选修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任课教师0317科技哲学史3624卢翼翔0318科技经济学3624高杨帆0319科学创造心理学3623卢翼翔0320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3624张大松宋荣0321中国科学思想史3623刘鹤玲0322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3624刘仁忠0323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3624张祖林五、教学实践本专业硕士生必须参加教学实践,时间为4周。讲授本科相应课程若干章节或专题,并协作主讲教师进行教学辅导答疑。至少完成8个课时的讲授工作。成绩合格计2学分。六、调查研究本学科的硕士生要完成调查研究的任务,时间为4周。调研的形式采取实地考察,或收集资料,或科技咨询与开发,或参加学术会议等。调研工作结束,硕士生要写出调研报告,并由导师评定成绩。七、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5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其中应至少有1篇论文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2.本专业硕士生至迟应在第4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3.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1)论文选题要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要充分占有研究资料,进行可行性研究。(2)密切关注本专业的学术动态,并能对一些主要的学术观点进行综述和评析。(3)论文要有自己的新见解、新内容或新方法。语言文字要精练、文章结构要合理、逻辑思维清晰、理论观点要明确。八、培养方式与方法采取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研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内外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方法。要加强研究生的理论基础,拓宽其知识面,着力培养其科研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鼓励他们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九、其它1.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均须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3门。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不计学分。2.本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必须定期检查硕士生的阅读笔记,并根据其笔记评定成绩。3.本专业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参加1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4.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必须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华中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考核及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执行。5.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组长审定后报院、系、所和研究生处备案。6.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作为是审定本专业硕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序号著作(书刊)名称作者、出版单位、时间1自然辩证法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89年2历史上的科学贝尔纳,科学出版社,1980年3科学的社会功能贝尔纳,商务印书馆,1982年4科学与近代世界怀特海,商务印书馆,1989年5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年6科学发现的逻辑波珀,沈阳出版社,1999年7论逻辑经验主义洪谦,商务印书馆,1999年8科学的结构内格尔,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9科学思想史林德宏,江苏科技出版社,1985年10《科学思想的概论基础》瓦托夫斯基础,求实出版社,1982年11科学思想概论何兆清,商务印书馆,1945年12科学技术历史导论洛西,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13《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默顿,商务印书馆,2000年14创造力与直觉汤川秀树,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15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里查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6科学的哲学弗兰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7科学的历史研究萨顿,科学出版社,1988年18科学的价值彭加勒,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19感觉的分析马赫,商务印书馆,1986年20自然哲学概论奥斯特瓦尔德,华夏出版社,2000年注:硕士生分方向阅读书目,其它要求由导师另行指定。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生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301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原理研究总学时:54学分:3开课学期:I开课单位:政法学院任课教师:桂质亮内容概要:自然辩证法的形成和发展,自然辩证法是与唯物辩证法、自然哲学、科学哲学、科学学的关系;自然辩证法范畴体系、人工自然问题;自然科学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与社会文明的关系;自然科学方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自然科学方法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关系;辩证方法与系统方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李达顺、李以章主编:《自然辩证法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参考书:舒炜光主编:《自然辩证法原理》;吉林人民出版社;黄顺基等主编:《自然辩证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学方式:讲授、自学、讨论、写作相结合预修课程:科技史课程编号:0302课程名称:科学技术史研究总学时:54学分:3开课学期:I开课单位:政法学院任课教师:卢翼翔内容概要:科学技术的起源、中国古代的科技、古希腊的科学、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一波、第一次技术革命、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二波、第二次技术革命。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理论科技史》(卢翼翔等合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历史上的科学》(贝尔纳著,科学出版社)3.《综合科学史》(友松芳郎主编,求实出版社)4.《科技史简论》(全林编著,科学出版社)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结合预修课程:世界文化史、科学技术史课程编号:0303课程名称: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总学时:54学分:3开课学期:II开课单位:政法学院任课教师:桂质亮、高杨帆、刘鹤龄内容概要:数学中的哲学问题、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化学中的哲学问题、天文学中的哲学问题地学中的哲学问题、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自编讲义:《数学哲学》、《天文学哲学》、《物理学哲学》、《地学哲学》、《化学哲学》、《生物学哲学》。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结合预修课程: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生物学史课程编号:0304课程名称:科学社会学总学时:54学分:3开课学期:III开课单位:理论课部任课教师:张祖林内容概要:科学社会学是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主要研究科学总体发展的规律性,研究它在社会发展历史中的发展规律及它与社会其他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为:科学的社会结构、行为、关系、方式;科学与其它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几种主要的科学社会学流派的评价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美.K.默顿著)2.《科学的社会功能》(英.J.D.贝尔纳著)3.《科学与社会秩序》(美.巴伯著)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读书报告预修课程:科技史课程编号:0305课程名称:科学技术观研究总学时:36学分:2开课学期:II开课单位:政法学院任课教师:卢翼翔内容概要:科学技术的本质、科学技术的结构、科技技术的价值、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技术发展观、科学技术生态观、科学研究战略。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小科学、大科学》(普赖斯)2.《大科学观》(赵红州)3.《后现代科学》(格里芬)4.《科学的社会建构》(赵万里)5.《对技术的追问》(海德格尔)6.H.Poser,Wissenschaftstheorie-EinePhieosophischeEinfuhrnng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预修课程:科技技术史课程编号:0307课程名称: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总学时:36学分:3开课学期:III开课单位:政法学院任课教师:刘仁忠内容概要: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的理论为指导,从现代科技与当代社会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入手,概括地介绍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水平、主要科技领域的基本理论突破和重大技术成果,广泛分析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已达到新水平和新高度,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的重大改变,特别是人们对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的认识飞跃所带来的社会准则、管理手段和整个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并探讨科技进步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吴光宗主编;《现代科技革命与对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李以章、刘仁忠、雷毅主编;《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东北师大出版社,许志峰、王梦立等主编。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为主课程编号:0308课程名称:归纳与演绎方法研究总学时:36学分:2开课学期:III开课单位:政法学院任课教师:张大松内容概要:本课程主要探讨演译方法与归纳方法的实质、特征、演进规律及应用价值,重点研究归纳方法的现代形态及其科学认识与科学方法论的价值。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肖尔森:《简明逻辑史》威廉·涅尔《逻辑发展史》江天骥《西方逻辑史研究》Cohenl.J.,ApplicationofInductionLogic.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预修课程:普通逻辑、数理逻辑课程编号:0309课程名称:科学思想史研究总学时:36学分:2开课学期:IV开课单位:理论课部任课教师:张祖林内容概要:科学思想的历史演进,主要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古代科学思想,近代科学思想,现代科学思想。并注重科学与文化、宗教、哲学的关系。关注近来科学思想史研究的最新成就以及讨论的热点。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梅森:《自然科学史》;丹皮尔:《科学史》;林德宏:《科学思想史》;杜布斯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汉金斯著:《科学与启蒙运动》。教学方式:讲授、讨论预修课程: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课程编号:0310课程名称:现代科学哲学研究总学时:36学分:2开课学期:IV开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