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工作报告(20100224)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蔬菜产业绿色保障体系建设及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考核验收工作报告安徽省和县人民政府二O一O年二月2“蔬菜产业绿色保障体系建设及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工作报告安徽省和县《蔬菜产业绿色保障体系建设及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是2006年被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批准实施的“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项目执行期为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三年来,在安徽省科技厅、巢湖市科技局及技术依托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作为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科技支撑产业和富民强县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推进各项目实施单位围绕项目所确定的任务指标,落实项目实施方案,认真扎实开展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促进了蔬菜产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一、项目目标任务“蔬菜产业绿色保障体系建设及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主要任务是:(一)蔬菜绿色保障体系建设及关键技术示范推广1、蔬菜清洁高效生产技术引进与示范2、蔬菜清洁高效生产基地建设3、蔬菜产品安全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4、蔬菜清洁高效生产技术培训与信息服务网络建设3(二)蔬菜贮运加工与物流配送等产业化建设重点加强蔬菜贮运加工和物流配送系统建设。(三)蔬菜清洁高效生产的农药新品种筛选与产业化推广筛选出适合和县蔬菜清洁高效生产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并进行产业化生产。二、项目任务实施情况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本项目总体完成了目标任务,部分任务超额完成。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下:序号技术内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1蔬菜清洁高效生产技术引进与示范引进蔬菜清洁高效生产核心技术5项,配套技术8项,新品种40个,新材料3种。引进蔬菜清洁高效生产核心技术5项,配套技术8项,新品种45个,新材料12种。超额完成。2蔬菜清洁高效生产基地建设建立100亩技术核心区;5000亩综合科技示范区;30000亩产业化示范基地;推广清洁高效蔬菜面积40万亩。建立120亩蔬菜核心区;5000亩综合科技示范区;30000亩产业化示范基地;推广清洁高效蔬菜面积48万亩。完成。3蔬菜产品质量与检测建设县级蔬菜检测中心1个,乡镇检测站1个,村级农残快速检测室2个,实施30个蔬菜主栽品种实施清洁高效生产,认定10种蔬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建成省级蔬菜质量检测中心1个,建立镇级检测站3个,村级农残检测室2个,实施32种主要蔬菜高效模式化栽培,认定6个蔬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另有4个正在认定中。完成。44蔬菜清洁高效生产技术培训与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改建农技培训学校1所,村级图书室5个,培训20000余人次;建设县级蔬菜信息系统。改建农技培训学校1所,村级农村书屋5个,举办技术培训280期,培训技术骨干及农民2.2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0000余份;建立县科技信息网与县蔬菜信息网,兴建了数据交换管理系统、33平方米LED大型户外电子显示屏及触摸屏信息发布系统。完成。5蔬菜贮运加工与物流配送等产业化建设形成10万吨以上的年加工、销售能力新建年加工2万吨净菜的蔬菜加工配送中心,带动10多家蔬菜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形成年加工、销售能力12万吨。超额完成。6蔬菜清洁高效生产的新型农药新品种筛选与示范推广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2个。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2个(苯氧菌酯原药、草甘膦),相继在2008年建成投产。完成。具体实施情况如下:(一)蔬菜清洁高效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情况1、蔬菜核心区建设以县蔬菜科技示范园为主体建立了120亩的蔬菜核心区,新建、改造了100亩钢架大棚,新建了连栋大棚3座、长江中下游地区实用性大棚5座,采购棚室专用旋耕机3台,频振杀虫灯20台,推广应用微滴灌、无纺布、高性能农膜、防虫网均达100亩,实施了蔬菜清洁高效生产,现正探索有机蔬菜生产和伏缺蔬菜生产相关技术和栽培模式。52、综合科技示范区建设以历阳镇城南社区为主体,包括城南、太平、沈家山等村,建立了5000亩蔬菜综合科技示范区(全部为钢架大棚),设置大棚特早熟番茄高效生产示范片、大棚秋延椒高效生产示范片、大棚彩椒高效生产示范片。开挖田头窖800多个,引进大棚专用旋耕机565台,频振杀虫灯50台,推广应用微滴灌面积3800亩、高性能农膜3350亩、防虫网2100亩、无纺布2680亩、设施育苗基质70吨。建立了村级农村书室1个,配备了蔬菜清洁高效生产相关图书资料1000多份。建立了以镇农技站、农业专家为主体,以村两委干部、农民技术员为分支,村民组长、科技示范户、“十户联保”组长为支点的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构建了38名农业科技人员带领205名科技示范户开展科技推广示范服务活动,实现了蔬菜清洁高效生产。3、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以历阳镇城南、城北社区和姥桥镇联合社区为主体,包括历阳镇大荣、东河、黄墩、沈家山四村和姥桥镇红光、三板桥、陶李、蒲田等村。建立了30000亩产业化示范基地,推广使用钢架大棚25000亩,形成了大棚早冬瓜生产基地、萝卜生产基地、毛豆生产基地、露地越夏辣椒生产基地。开挖田头窖2000多个,安装大棚微滴灌9800亩,推广高性能农膜8550亩、无纺布3220亩、防虫网3000亩,推广棚室6专用旋耕机850台。建立了以镇农技站为主,以村、社区科技服务组为分支,自然村“十户联保”组长为基点的三级农技推广体系,构建了56名农业科技人员带领816名科技示范户开展科技推广示范服务活动,基本实现了蔬菜清洁高效生产。(二)蔬菜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情况1、蔬菜安全检测中心建设省级蔬菜质量检测中心已于2008年11月建成,2009年6月正式运行,拥有检测办公用房2000m2,配备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70多台套样品前处理和检测设备。先后在安农大、安工大招聘了5名食品、化工专业的本科生,充实在检测一线。具备蔬菜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添加剂、微生物以及肥料养分含量等22项安全卫生指标的定量分析能力,可对蔬菜生产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监测,有效提高蔬菜质量检测检验能力水平。2、蔬菜检测站(室)建设皖江蔬菜批发市场、历阳镇、姥桥镇建立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3个,历阳镇太平村、姥桥镇红光村建立了蔬菜农残检测点2个,均配备了专(兼)职检测人员,建立健全了检测相关规章制度,检测室设施齐全,可开展各类上市蔬菜产品农残快速检测。7(三)蔬菜信息服务平台、贮运加工与物流配送等产业化建设情况1、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皖江蔬菜批发市场配备了2台服务器,兴建了数据交换管理系统、33平方米LED大型户外电子显示屏及触摸屏信息发布系统、16路监控摄像系统和市场门户网站信息发布系统,构建了“信息基础平台”、“信息采集发布平台”和“市场业务运行平台”三大平台。还与北京、武汉、长沙等一些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实行“场场对接”,建立友好市场,设有销售网点,实行信息共享,市场的销售网络已形成,进一步加强了我县蔬菜产业化程度。新建了县蔬菜信息网、县科技信息网,搭建了县级蔬菜信息服务系统,并与农业部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安徽省城乡市场信息监测直报系统、松际农网、安徽农网及央视七套等信息联网,及时发布和县蔬菜及全国各地农产品价格信息,为客商和农户提供快速便捷的第一手信息资料。2、贮运加工与物流配皖江蔬菜批发市场新建了年加工2万吨净菜的蔬菜加工配送中心,包括仓储配送厂房、冷库、冷藏运输车、蔬菜包装机等加工设备,应用了安徽农业大学的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实施蔬菜采收、整修、清洗、分级、包装等标准化蔬菜保鲜方法和技术规程,实现了蔬菜贮—运—销一体化处8理,并在上海家乐福、易初莲花等大型超市设有14个蔬菜销售专柜。同时,皖江蔬菜批发市场于2007年启动实施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2008年4月份建成投产,生产杏胞菇、金针菇等中高档食用菌,丰富了全县蔬菜品种。上海最大的蔬菜配送公司济洪蔬菜配送公司在项目区建立了蔬菜生产基地,并在市场驻点收购,统一包装后配送到上海。(四)蔬菜清洁高效生产的农药新品种筛选与产业化建设情况项目实施以来,安徽华星化工股份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及与沈阳化工研究所等相关高校院所通力合作,在5个农药新品种的基础上,筛选出草甘膦和苯氧菌酯2个适合蔬菜清洁高效生产的农药作为项目农药新品种。分别在2006年启动实施,在2008年相继投产,产品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经检测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2009年,农药新品种产业化建设情况如下表:农药新品种投资额(万元)产值(万元)销售收入(万元)出口创汇(万美元)税金(万元)苯氧菌酯128561325012343881711草甘膦11240108709101147147717001合计240961219591134901565277129三、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效(一)项目覆盖面广,农民增收突出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直接参与蔬菜清洁高效生产的农民达30000人,辐射区参与农民近80000人。2009年项目区实现蔬菜产值2.1亿元,较2006年新增产值6500万元,增长44.8%。其中:项目科技示范区2009年实现蔬菜产值4500万元,较2006年新增产值1500万元,增长50%;产业化基地2009年实现蔬菜产值1.65亿元,较2006年新增产值5000万元,增长43.5%。同时,据测算,项目对周边地区辐射增产率在10%左右,2009年亩均增收300—500元。项目区3年来蔬菜产值及人均蔬菜收入如下表:2006年蔬菜产值2007年度2008年度2009年度蔬菜产值增长率(%)蔬菜产值增长率(%)蔬菜产值增长率(%)科技示范区(万元)3000335011.7395017.9450013.9产业化基地(万元)115001270010.41480016.51650011.5项目区人均蔬菜收入(元)1530195827.9272539.2320017.4备注:项目区全部实现蔬菜无公害化生产,部分项目区实现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并以“皖江”牌蔬菜对外销售,平均价格比一般蔬菜增加0.6-0.8元/公斤,同时实施蔬菜清洁高效生产,亩均增产约100公斤,扣除实施清洁高效生产所增加的成本,亩均增效1500多元。10(二)龙头企业迅速壮大,财政增收明显通过项目实施,加速了华星化工新型农药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2009年苯氧菌酯和草甘膦两个新型农药相继投产,实现新增产值121959万元,新增税收7712万元,出口创汇15652万美元,并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挤入全国农药行业前三强。皖江蔬菜批发市场新建了年加工2万吨净菜配送中心,实施中高档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开设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销售专柜,2009年配送“皖江”牌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4000吨,配送额达1000多万元,实现年销售各类蔬菜45万吨,销售额近5亿元,较2006年分别增加20%和25%,新增税收500万元。同时,通过项目实施,壮大了经纪人队伍,直接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纪人增加200多人,促进了济洪蔬菜等10多家蔬菜产业化企业发展,新增就业1000多人,实现年加工销售蔬菜产品12万吨,新增税收800万元。此外,进一步促进项目区就业、商贸、流通、深加工等配套产业发展。2009年,直接和间接实现财政增收9000多万元,有力地达到了强县的效果。(三)蔬菜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升级加速通过项目实施,打造了2个蔬菜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县蔬菜科技示范园和华星化工新型农药技术研发中心),培11养了一大批蔬菜生产和农药化工的专业技术人才,取得发明专利2项(苯氧菌酯水分散粒剂、水悬浮剂与基于醚菌酯的复配杀菌组合物),获得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项,开发出“秋延辣椒在田活体保鲜技术”、“夏季高温闷棚改良土壤技术”及“新型棚型优化”等技术成果8项,先后有5项成果获省、市、县科技奖,其中省科技进步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1项,县科技进步奖3项,先后在省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本项目的实施,推进了我县蔬菜产业加速升级。截至2009年底,全县瓜菜总播面积达50万亩,较2006年增加5.5万亩,其中大棚高效栽培面积为22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