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Page2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Page3(一)胃肠道1.食管连接咽和胃的通道,全长约25cm。食管的功能是把食物和唾液等运送到胃内。食管壁由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组成,没有浆膜层,故食管病变易扩散至纵隔。食管下括约肌可阻止胃内容物逆流人食管,其功能失调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和贲门失弛缓症。Page42.胃胃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四部分。上端与食管相接处为贲门,下端与十二指肠相接处为幽门。胃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Page5外分泌腺:贲门腺、泌酸腺和幽门腺壁C→盐酸和内因子主C→胃蛋白酶原黏液C→碱性黏液Page6胃的主要功能为暂时贮存食物。蛋白质物质的化学性消化在胃内开始。幽门括约肌的功能是控制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速度,并能阻止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一餐含有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混合性食物从胃排空约需4—6h。Page7(一)胃肠道3.小肠构成: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十二指肠的结构小肠内有十二指肠腺和肠腺两种腺体。小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Page84.大肠包括盲肠及阑尾、结肠、直肠回盲括约肌:主要功能在于使回肠内容物间歇进人结肠;活办样作用大肠腺的分泌液富含黏液和碳酸氢盐,呈碱性,其主要作用在于其中的黏液蛋白能保护肠黏膜和润滑粪便。Page9大肠的主要功能吸收水分和盐类食物残渣提供暂时的贮存场所大肠内的细菌分解食物残渣的酶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肠腔内的菌群粪便Page10(二)肝胆肝脏是机体代谢的枢纽肝脏的主要功能:物质代谢:清蛋白、凝血因子、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解毒作用:毒素、细菌、血氨及化学药物雌激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生成胆汁: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门V--提供营养肝A--提供氧气Page11[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胰腺胰管与胆总管合并/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胰腺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种功能:①外分泌:由胰的腺泡细胞和小的导管管壁细胞组成,胰液,含碳酸氢盐和消化酶②内分泌: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Page12【护理评估】病史患病、检查和治疗经过目前病情与一般状况心理-社会状况生活史个人史生活方式饮食方式:计算乙醇摄入量饮酒ml×0.79×酒精度数=乙醇克数Page13【护理评估】身体评估皮肤粘膜腹部检查一般状态:生命体征、意识、营养Page14【护理评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脏器功能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活组织检查和脱落细胞检查化验检查:作粪便隐血实验应素食3天后留取粪便标本Page15影像学检查(1)腹部平片腹腔内游离气体、钙化影、肠曲内气体和液体(2)钡餐/钡灌肠检查禁忌症:胃肠道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大出血(2w内)食道吞钡检查--无需任何准备钡餐---检查前12h禁食钡灌肠--检查前2d少渣半流质饮食检查前1d服泻剂,多饮水1500ml左右检查当日早晨禁食检查前2小时1000-1500ml生理盐水清洁灌肠Page16影像学检查(3)胆囊及胆道碘剂造影检查前作碘过敏实验,检查前12h禁食,准备脂肪餐1份(4)腹部CT检查前1w开始不作胃肠道造影,不服用含金属的药物检查前2d开始少吃水果、蔬菜、肉类检查前4h禁食Page17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恶心与呕吐(有体液不足的危险)腹痛(疼痛:腹痛)腹泻(腹泻)便秘(便秘)吞咽困难(吞咽障碍)反酸嗳气食欲不振(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腹胀呕血与黑便(组织灌注量改变)Page18概述1护理评估2护理诊断3护理目标4护理措施5护理评价6恶心与呕吐一Page19恶心呕吐二者均为复杂的反射动作,可单独发生,但多数病人先有恶心,继而呕吐。概述1Page20病因①胃炎、消化性溃疡并发幽门梗阻、胃癌;②肝、胆囊、胆管、胰、腹膜的急性炎症;③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心理性呕吐。分类反射性呕吐中枢性呕吐肠源性呕吐神经性呕吐病因分类Page21鉴别点胃肠源性呕吐中枢性呕吐病因胃肠疾病颅内疾病与进食关系有关无关恶心有无呕吐状态常缓慢呕出喷射状呕后感觉吐后轻松感呕后不感轻松持续时间吐后可暂缓解顽固性伴随症状常伴腹痛、腹泻常伴头痛Page22呕吐出现的时间、频度、呕吐物的量与性状因病种而异。消化性溃疡并发幽门梗阻时呕吐常在餐后发生,呕吐量大,呕吐物含酸性发酵宿食Page23护理评估2身体评估(1)病史:发生的时间、频率、原因或诱因、与进食的关系、伴随症状;呕吐物的性质、量;病人的精神状态(2)护理体检全身情况、生命体征、神志、营养状况等。腹部体征、腹胀、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Page24护理诊断3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大量呕吐导致的失水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呕吐导致失水、电解质丢失有关3、焦虑:与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有关。Page25护理措施5一般护理病情观察:1、呕吐的特点、量、气味等2、生命体征3、记24小时出入量准确测量和记录每天的出入量、尿比重、体重。4、实验室结果血清电解质、酸碱平衡状态5、病人有无失水征象依失水程度不同,病人可出现软弱无力、口渴、皮肤黏膜干燥和弹性减低,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并可有烦躁、神志不清以至昏迷等表现。Page26对症护理: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非禁食者口服补液时,应少量多次饮用,以免引起恶心呕吐。如口服补液未能达到所需补液量时,需静脉输液以恢复机体的液体平衡状态。剧烈呕吐不能进食或严重水电解质失衡时,则主要通过静脉输液给予纠正。2、生活护理协助病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病人呕吐时应帮助其坐起或侧卧,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吐毕给予漱口,更换污染衣物被褥,开窗通风以去除异味。3、安全护理告知病人突然起身可能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指导病人坐起时动作缓慢,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Page27心理护理:1、焦虑时进行心理疏导2、应用放松技术Page28概述1护理评估2护理诊断3护理目标4护理措施5腹痛二Page29腹痛分类:急性腹痛、慢性腹痛。原因1、急性腹痛:(1)腹腔脏器的急性炎症、扭转或破裂(2)空腔脏器梗阻或扩张(3)腹腔内血管阻塞概述1Page302、慢性腹痛:(1)腹腔脏器的慢性炎症(2)腹腔脏器包膜的张力增加(3)消化性溃疡(4)胃肠神经功能紊乱(5)肿瘤压迫及浸润Page31临床表现1、胃、十二指肠疾病腹痛多为中上腹部隐痛、灼痛或不适感,伴畏食、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2、小肠疾病多呈脐周疼痛,并有腹泻、腹胀等;3、大肠病变腹痛为腹部一侧或双侧疼痛;4、急性胰腺炎上腹部剧烈疼痛,为持续性钝痛、钻痛或绞痛,并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5、急性腹膜炎疼痛弥漫全腹,腹肌紧张,有压痛、反跳痛;Page32身体评估(1)症状评估:腹痛发生部位、性质和程度、病因或诱因、时间、加重缓解的因素、伴随状况等。(2)护理体检:生命体征、神态、神志、营养状况。腹肌紧张度、压痛、反跳痛、胃肠型、蠕动波,肠鸣音等。护理评估2Page33护理诊断31、疼痛:腹痛与腹腔脏器或腹外脏器的炎症、缺血、梗阻、溃疡、肿瘤或功能性疾病有关。2、焦虑与剧烈腹痛、反复或持续腹痛不易缓解有关。Page34对症护理病情监测1、了解病人腹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发作时间及伴随症状如疼痛性质突然发生改变,且经一般处理疼痛不能减轻,反而加重,需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如溃疡穿孔,弥漫性腹膜炎等,应立即报告医师。Page35护理措施5教会病人非药物性缓解疼痛的方法1、指导式想象。2、合理饮食。3、局部热疗法:对疼痛局部可应用热水袋进行热敷,但急腹症时不能热敷。4、可选择针灸、气功、转移注意力及放松等方法缓解疼痛。Page36用药护理遵医嘱合理应用镇痛药。急性剧烈腹痛诊断不明时,不可随意使用镇痛药物,以免掩盖症状,延误病情。Page37生活护理急性剧烈腹痛病人应卧床休息,要加强巡视,随时了解和满足病人所需,做好生活护理。应协助病人取适当的体位,以减轻疼痛感并有利于休息,从而减少疲劳感和体力消耗。烦躁不安者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Page38腹泻:排便次数多于平日习惯的规律,粪便稀薄小肠病变腹泻:粪便呈糊状或水样,含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成分,大量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大肠病变腹泻:粪便呈脓、血、黏液,病变累及直肠时可出现里急后重。腹泻三Page391、腹泻与肠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有关。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大量腹泻引起失水有关。护理诊断3Page401、病情观察2、饮食3、肛周皮肤护理4、活动和休息5、心理护理6、用药护理护理措施5腹泻Page411、病情观察:包括排便情况、伴随症状等。2、饮食饮食以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生冷、多纤维、味道浓烈的刺激性食物。急性腹泻应根据病情和医嘱,给予禁食、流质、半流质或软食。Page423、肛周皮肤护理排便频繁时,因粪便的刺激,可使肛周皮肤损伤,引起糜烂及感染。排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清洁干燥,涂无菌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以保护肛周皮肤,促进损伤处愈合。Page434、活动和休息急性起病、全身症状明显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腹部保暖。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以减弱肠道运动,减少排便次数,并有利于腹痛等症状的减轻。Page445、用药护理腹泻的治疗以病因治疗为主。应用止泻药时注意观察病人排便情况,腹泻得到控制应及时停药。应用解痉止痛剂如阿托品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口干、视力模糊、心动过速等。Page456、心理护理慢性腹泻治疗效果不明显时,病人往往对预后感到担忧,结肠镜等检查有一定痛苦,某些腹泻如肠易激综合征与精神因素有关,故应注意病人心理状况的评估和护理,鼓励病人配合检查和治疗,稳定病人情绪。Page461、动态观察液体平衡状态2、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护理措施5有体液不足的危险Page471、动态观察液体平衡状态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的变化;有无口渴、口唇干燥、皮肤弹性下降、尿量减少、神志淡漠等脱水表现;有无肌肉无力、腹胀、肠鸣音减弱、心律失常等低钾血症的表现;监测血生化指标的变化。2、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一般可经口服补液,严重腹泻、伴恶心与呕吐、禁食或全身症状显著者经静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注意输液速度的调节。老年病人尤其应及时补液并注意输液速度,因老年人易因腹泻发生脱水,也易因输液速度过快引起循环衰竭。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Page49概述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tis)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慢性胃炎根据病变程度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胃粘膜腺体的萎缩根据病变部位分为慢性胃窦胃炎慢性胃体胃炎Page50致病因素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长期饮浓茶、烈性酒、咖啡,过热过冷和过于粗糙的食物,吸烟等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锌及利血平、糖皮质激素等也可损伤胃粘膜慢性口咽喉部炎症,肝、胆及胰腺疾病等也与慢性胃炎的发生有关Page51临床表现症状:慢性胃炎进展缓慢,病程迁延,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部分病人有进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无规律性的上腹隐痛、嗳气、反酸、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的表现个别病人可有少量上消化道出血体征:慢性胃炎的体征常缺乏特异性,可有上腹轻压痛此外,慢性胃体胃炎可出现明显的畏食和体重减轻,还可伴有贫血Page52辅助检查纤维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目前诊断慢性胃炎最可靠的方法,检查时护士可配合医生取活检组织检查进一步证实为何种类型的胃炎查看Hp检测结果是否为阳性胃液分析血清学检查自身免疫性胃炎的病人血清促胃液素水平增高,抗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呈阳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血清促胃液素下降,抗壁细胞抗体多呈阴性Page53护理问题疼痛:腹痛与胃粘膜炎性病变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畏食、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有关知识缺乏缺乏对慢性胃炎病因和预防知识的了解Page54护理措施(病情观察)观察有无腹痛不适、食欲不振、饱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表现,及这些症状与进食或食物的种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