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设计(论文)题目:涤纶织物抗静电剂的制备与性能学生姓名:张琦纬学号:0964171035分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班级:高分子化学与工程091指导教师:黄亦军职称:副教授填表日期:2012年12月30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教学部制1一、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目录,所查阅的中外文献资料理工科专业至少10篇,文科类专业至少15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含作者、书名或论文题目、出版社或刊名、出版年月或期号及页码等,未经本人查阅的文献资料目录不得列上)【1】Toshikazu,K.;Barbara,A.W.;Akio,T.;Hirokuni,O.PolymEngSci2008,48,2247.【2】Toshikazu,K.;Barbara,A.W.;Akio,T.;Hirokuni,O.JElectro-stat2006,64,377.【3】GuojianWang;BingXueSynthesisandCharacterizationofPoly(ether-block-amide)andApplicationasPermanentAntistaticAgent2010,10,1002.【4】周向东,罗穆水,仇莎,陈百喜.涤纶织物的聚乙二醇耐久性亲水整理.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2000,22(4):7-10.【5】陈振洲,陈慕英,陶在荣.耐久性抗静电针织产品的研究与开发[J].上海纺织科技.2002,30(5):53-54.【6】李晓春.针织物柒整工艺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306-309.【7】刘涛.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技术.化纤与纺织技术.2008,09(3):20-23.【8】陈伟,郭静.抗静电涤纶的研究与发展.大连轻工业学院化工与材料院.2007,20(2):5-7.【9】赵国梁,减已,董纪震.三元共混抗静电聚醋的制备及其纤维性能的研究[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1990,10(2):8-15.【10】王僧山.有机抗静电剂的应用和发展现状[J].塑料制造,2006,227(3):15-20.【11】倪玉婷.纺丝品的抗静电技术[J].天津纺织科技,2007,45(2):17-20.【12】李燕云,尹振晏,朱严瑾.抗静电剂综述[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3(01):20-25.【13】郭银海.涤纶织物亲水抗静电剂的应用工艺研究.“润禾杯”第八届全国印染后整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08(3):100-107.【14】王艺霈,李俊劳,继红.涤纶织物阳离子抗静电剂整理研究及性能评价.《中原工学院学报》,2010,21(4):41-45.2【15】夏鹏.脂肪酸酯类抗静电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2,09(5):12-17.【16】姜海涛,陈月,何维华.聚烯烃用抗静电剂发展状况.《中国化工贸易》.2012,9(2):209-209.【17】夏鹏,倪忠斌,东为富,陈明清.脂肪酸酯类抗静电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中国塑料》.2012,1(5):82-86.二、文献综述(含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主要成果、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等内容,字数不少于2000字,力求内容切题,具有综合归纳性)高绝缘是聚合物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其特征也带来了静电危害。因此高分子材料的抗静电能效在当今社会引起广泛关注。一些低分子量组成的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主要为常用于降低聚合物的电阻率。然而表面活性剂的抗静电效果的存在主要是由平衡水分吸附在表面活性剂。此外,由于来回摩擦或洗涤,会造成表面活性剂的流失,导致了抗静电效果消失。因此,在最近一年两亲嵌段共聚物也应用于抗静电剂,以克服传统的抗静电剂的缺点。大分子抗静电剂对湿度依赖减少,而且很难转移。因此,他们有持续的抗静电能力。聚酯纤维(PET)俗称涤纶,因其具有机械强度高、耐磨、耐酸碱、不易霉蛀、化学稳定性良好等特点,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产量已居合成纤维的首位。但因其大分子一共价键结合,极性基团较少,而且晶区结构紧密,导致吸湿性差,公定回潮率只有0.4%。这就造成涤纶织物导电性能差、易积聚电荷,经摩擦易产生静电,且难以逸散。目前,消除涤纶静电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表面处理,即在纤维极其织物表面涂复抗静电剂;二是基础改性,即添加抗静电剂在聚酯内部以赋予其抗静电性能。传统的抗静电整理是在纤维或织物表面进行的,利用表面活性剂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减低纤维的摩擦系数,减少静电的产生;同时增强纤维的表面吸湿性,减低纤维表面的比电阻,使已经产生的静电易于逸散,缩短电荷的半衰期,从而达到抗静电的作用。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大多通过减少或防止静电产生和导去积累的电荷来实现。根据抗静电效力的时间长短划分为非耐久性和耐久性抗静电整理。非耐久性抗静电整理主要采用表面活性剂对织物进行处理,使纤维表面亲水性加强。当空气的相对湿度提高时,纤维表面形成水的吸附层,比电阻降低。一般用于合成纤维的纺丝、纺纱、织造。非耐久性(暂时性)抗静电剂主要有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磷酸酯类化合物用于涤纶纤维纺丝油剂,无论对长丝或短纤维,都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抗静电剂P就是烷基磷酸酯和二乙醇胺的缩合物。②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该类抗静电剂一般是季铵盐类,活性离子带有正电荷,对纤维的吸附能力较强,具有优良的柔软性、平滑性、抗静电性及一定的耐洗性。在较低的相对湿度下,季铵盐抗静电剂就是具有相对较高的保水能力,因此抗静电效果很好。例如国产抗静电剂TM和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季铵硝酸盐(抗静电剂SN)。③两性表面活性剂:甜菜碱羧酸型和磺酸型3两性活性剂的吸附性能强、摩擦系数低、抗静电性能强、耐热性能较好。如α-吡咯烷酮-5羧酸钠的吸湿性很强,当相对湿度为58%时,其吸湿率为61%。用他处理的涤纶织物给人柔软舒适的感觉。以上所举的表面活性剂的抗静电性能,从全面性能来考虑,以阳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最好。此外,还有混合型、有机硅、有机氟、硅氟表面活性剂以及高分子类抗静电剂可用于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整理。耐久性(永久性)抗静电整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整理加工方法。所谓耐久性抗静电整理是指洗涤多次后抗静电效力还不减低的处理。耐久性抗静电剂是指能在纤维表面生成具有耐久性抗静电效果的薄膜,或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性基团,能和纤维的官能团发生反应而与纤维键合,或能与合成纤维的纺丝原液混合进行纺丝,使纺出的纤维本身具有耐久性抗静电性能。耐久性抗静电剂采用的多是含有离子型和吸湿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或者通过交联作用在纤维表面形成不溶性聚合物的导电层。这类抗静电整理几乎都属于树脂整理。耐久性(永久性)抗静电剂主要有:①阴离子耐久性抗静电剂:阴离子耐久性抗静电剂多为羧酸类、酯类、碳酸类、磷酸类等。如以聚丙烯酸处理纤维,加热至100℃后,再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十八烷基三甲基或十八烷基二甲基季铵盐)处理可获得抗静电效果。还有一部分具有磺酸基聚乙烯及其共聚物,可用其可控性盐溶液处理织物,再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此类不溶性高聚物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且耐洗牢度也好。②阳离子耐久性抗静电剂:属于这类耐久性抗静电剂最多。主要类别有丙烯酸酯类衍生物、丙烯酰胺衍生物、乙烯醚衍生物、含氨乙稀衍生物、聚胺树脂等。③非离子耐久性抗静电剂:此类抗静电剂是由丙烯酸的聚乙二醇酯,经热处理后失去其水溶性,成为耐久性抗静电剂。属于这类的还有聚乙二醇与甲基丙烯酸及环氧丙烷化合物、聚氧乙稀与苯乙烯共聚物(以二异氰酸为交联剂)等。聚醚醋型整理剂是一种具有耐洗性的涤纶用抗静电剂,国内外曾有研究人员对此进行过研究,但多数集中于将聚醚醋与涤纶纺丝液共混来制取。抗静电纤维将聚醚酯作为外用抗静电整理剂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整理剂施加法是通过将抗静电剂涂覆到织物上,以获得抗静电效果的整理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且对整理剂的要求不高,是目前主要的整理方法。采用抗静电整理剂,通过浸轧、浸渍等后整理方法获得抗静电效果的整理技术,应用于织物整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效果不能持久,耐水洗牢度不高。虽然抗静电效果和耐久性尚不尽如人意,但比从聚合开始的化学改性和从纺丝开始的共混改性的方式具有简单、灵活等优点。目前,研究耐久性抗静电剂,或兼具其他性能的抗静电整理剂是最为重要的一项课题。对于永久性抗静电整理技术,虽然满足了抗静电性能的要求,但是其价格昂贵,添加量比较大,一般都要10%以上,故严重阻碍了永久性抗静电剂的推广。所以对于永久性抗静电剂研究的重点仍然在于成本的降低及加工条件的选择和完善。对于嵌入导电丝(纤维)或抗静电纱线的织物存在的问题是织物的染色。由于导电丝(纤维)大多数为深色,有的导电成分呈黑色或灰色,虽然用量很少,但仍会影响产品的外观。有研究将导电成分包覆在纤维内部座位芯或岛,虽然可以解决白度问题,但4却会影响纤维的机械性能和纺纱性能,甚至百分之几含量的抗静电剂的加入就会影响纤维原有的机械性能,从而影响到针织物的服用性能。学生签名:(可添页)年月日三、指导教师审阅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