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烧碱、盐酸船舶运输事故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本市水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范应急响应程序,强化预防、预警、预测机制,迅速有效地实施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水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及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损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企业正常生产活动,维护社会、政治、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编制本预案。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结合淮安市水上危险化学品运输特点制定本预案。1.3编制原则本预案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分级管理、快速反应、依法规范、依靠科技的原则。1.4适用范围本预案所称的液体烧碱、盐酸船舶运输泄露事故是指载运液体烧碱、盐酸的船舶在水上航行、靠泊和作业过程中发生泄漏等,造成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和周边水域生态环境污染的事故。本预案适用于淮安市水上搜救中心搜救区域内发生的液体烧碱、盐酸船舶运输泄漏事故。2组织体系2.1领导机构淮安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作为水上突发公共事件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水上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援的协调、指挥工作。淮安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下设“淮安市水上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水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的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地点设在淮安市地方海事局。2.2应急响应部门各联动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水上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应急响应。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安监局)是市政府主管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职能部门,也是应急管理的工作机构之一。在水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中负责相关资源的调配、技术指导,做好应急抢险相关工作,并参与事故调查和评估工作。市交通局负责协调调动交通和港口方面的应急资源和设施,确保水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公安局负责危险区域警戒、维护治安秩序和人员疏散等工作。消防部门负责水上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并在安监局的指导下参与其他水上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市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市环保局)负责内河水域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及邻近水域空气、水体相关污染因子的监测工作。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医疗救护人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事发地区政府应服从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参与水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的应急保障和善后处理工作。负责消防事故影响,安抚受灾群众,保证社会稳定。社会应急力量在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参与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专家组负责提供决策建议和技术支持,并参与事故调查、评估工作。2.3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总指挥由市领导担任,成员由市交通局、市安监局、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卫生局、淮安市地方海事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其职责为:(1)在市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应急救援的组织实施。协调、调动应急救援力量,部署应急信息的发布、交通管制、隔离区域警戒和现场监视等工作;(2)协调事发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公安、医疗、环保等)和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组织做好应急救援的保障工作;(3)掌握现场应急救援情况,下达应急救援指令,协调现场应急救援行动;(4)评估应急救援效果,适时调整方案;下达是否需要开展进一步的应急救援以及是否解除应急救援行动的命令。(5)召集应急响应部门和专家评估事故等级,采取相应对策;(6)提供信息发布内容;(7)当事故对周边地区构成威胁时,及时通知周边的省(市)政府。2.4现场指挥部根据水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特点和事故等级,由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授权成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在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具体实施现场处置。现场指挥的职责:(1)按照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的决策,具体组织实施水上化学品事故现场应急救援行动;(2)根据事故特点组成临时应急救援行动组。应急救援行动组通常包括疏散警戒与交通管制组、监视与监测组、人员救护组、火灾控制组、泄漏控制组、污染消防组、事故调查处理组和通讯与后勤保障组等;(3)协调、组织各应急救援行动组的救援行动;(4)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各种保障;(5)评估应急救援效果,及时向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并提供建议;(6)协调、组织肇事船舶的应急救援行动;(7)做好应急救援工作记录。3预警预报3.1预警级别根据液本烧碱、盐酸泄露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性、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本市水上危险化学品事故预警级别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3.2预警级别调整根据水上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展态势和处置情况,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须对预警级别作出调整。3.3预警信息发布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对预报预警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对可能发生的水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及时进行预警。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按照发布程序和渠道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等方式进行发布。3.4预警行动进入预警期后,各相关联动部门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并及时向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报告相关情况。4信息处理4.1品住处的接收市水上应急指挥中心负责24小时值守接收水上危险化学品事故报警信息。事故报警电话:电话:12395传真:4.2报告与通报市水上应急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报警信息后,应迅速核实情况,开展初始评估并立即向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报告。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应及时市应急办报告,并向市安监局、市交通局等相关部门通报情况。5、应急响应5.1先期处置事故发生后,事故船舶应立即启动本单位预案,积极开展救助和处置工作,并及时向市水上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同时向应急救援相关部门求球。应急救援相关部门接报后,应立即启动本单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向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报告。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接报告应立即对信息进行分析,提出救援行动方案。信息分析主要包括:——事件的类型、原因、现状,已经造成的损害和可能的事故等级;——发生事故船舶的详细资料,所载烧碱、盐酸的详细资料;——已经采取的措施和正在实施的救援行动及其效果;——事故区域气象、水况现状及趋势;——事故的危险性分析,包括影响范围与危险程度及其发展变化的预测;——事故可能引发的灾害性后果,及可能对公共安全、环境造成的最大危害程度;——应优先保护的目标和优化采取的措施;——应急救援所需要的救援资源等。5.2应急响应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应及时根据事故分析结果启动预案,并根据事故特点制定应急救援行动方案报市应急办批准,指定现场指挥,组建现场指挥部,按照应急救援行动方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协调调动有关应急救援力量赴事故现场,在现场指挥的统一指挥下参与应急救援行动。各应急救援力量在接到调动通知后,应尽快赶到指定地点,听从现场指挥部的调度。事故发生地的应急救援力量由现场指挥部直接召集调用。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应及时将水上液体烧碱、盐酸泄露事故情况和救援情况报告市应急办。水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响应等级分为四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应对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危险化学品事故。水上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警级别与处置级别密切相关,可随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当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在敏感地域、敏感时间或敏感人群时预警和处置级别应相应调高。5.3扩大响应现场指挥部应不断对事故现场情况和应急救援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并及时向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报告。如果事态进一步扩大,现场应急救援力量不足以有效控制事故,现场指挥部应尽快报告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请求调动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进行扩大应急救援行动。市水上应急专项指挥部应根据现场指挥部报告的情况,迅速调动救援力量采取进一步的救援行动。需要调动周边地区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由市政府向应急办报告,请求支援。发生特别重大、重大水上液体烧碱、盐酸泄露事故时,由市应急办报请市应急委员会批准,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6烧碱、盐酸运输船舶泄漏事故的处置方法发生烧碱、盐酸泄漏事故时,在保证抢险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应优先考虑堵漏转驳,控制污染源。同时对水中和陆地上的污染物进行回收和处置。6.1.烧碱理化特性及事故措施6.1.1中文名:氢氧化钠;烧碱分子式:NaOH化学类别:无机碱6.1.2烧碱危险性概述:(1)危险性类别:第8类,编号82001,碱性腐蚀品(不燃)。(2)危险性综述: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对水体可造成污染。(3)侵入途径:吸入、食入。(4)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防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6.1.3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立即脱污染的衣服,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至少15分钟后就医。(2)眼睛接触:立即提出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后就医。(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护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4)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6.1.4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体强腐蚀性。灭火方法:用水或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1)暴露控制/个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和手套,戴安全防护眼镜,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2)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6.2盐酸理化特性及事故措施;6.2.1盐酸中文名:氯化氢、盐酸分子式:HCL化学类别:非金属氢化物6.2.2盐酸危险性概述:(1)危险性类别:第8类、编号81013,不燃液体。(2)危险性综述:本品不燃,具强刺激性,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3)侵入途径:吸入。(4)健康危害:本品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昏、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张。眼角膜可见溃疡或混浊。皮肤直接接触可出现大量粟粒样红色小丘疹而呈潮红痛热。慢性影响:长期较高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能障碍及牙齿酸蚀症。6.2.3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报,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后就医。(2)眼睛接触:立即提出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后就医。(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护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6.2.4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无水氯化氢无腐蚀性,但遇水时有强腐蚀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灭火方法:本品不燃。6.2.5暴露控制/个体防护:(1)穿橡胶耐酸碱服和手套,戴安全防护眼镜,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2)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6.3烧碱、盐酸化学品泄漏到水中,通过对生物的影响及在水体环境中相互作用,可能破坏生物栖息地,造成生物资源的损害,并最终损害人类健康。6.4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包括养殖业、水域沿岸景区的旅游业、宾馆饭店、水源依赖性企业的污染损失和船舶、陆地设备的燃烧、爆炸损失等。7应急救援行动主要包括为7.1疏散警戒与交通管制根据事故情况,建立警戒区域,迅速撤离警戒区内无关船舶及人员,对事故现场附近海域及陆地发布警戒,实行交通管制。应注意以下事项:——水上警戒区域要定时发布航行警告,陆地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求标志,并有专人警戒;——除应急救援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区域内应严禁火种;——需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指定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